但执行,又是另一项繁重又复杂的任务了。
等到这些事情大体忙下来,已经过了清明。
这一天,祝烽坐在御书房中,面前站着太常寺卿徐青山,他问道:“朕之前吩咐的,去大慈恩寺祭奠高皇帝和皇后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徐青山道:“皇上放心,祭奠一切都照常进行,也圆满结束。”
祝烽点了点头。
又问道:“没出什么意外吗?”
徐青山道:“并没有。”
“那就好,你下去吧。”
“微臣告退。”
徐青山离开之后,祝烽又批阅了几分奏折,这时,小顺子从外面走进来,轻声说道:“皇上,贵妃娘娘来了。”
“哦?”
祝烽一听,从奏疏里抬起头来,道:“让她进来。”
小顺子立刻出去传话,不一会儿,就看见南烟亲自捧着一个小盅走了进来,毕恭毕敬的对着祝烽叩拜道:“拜见皇上。”
“起来吧。”
祝烽一看到她,脸上原本因为几天的劳累而透出的倦怠之意都褪去了一些,浮起了一点微笑,说道:“你怎么过来了?”
南烟起身,将手中的小盅放到一旁的桌上。
轻声说道:“妾听说这几天皇上都一直忙于政务,没好好休息,也没好好用膳,所以特地炖了补品过来。”
祝烽道:“又是何首乌炖鸡?”
“哪有?皇上以为妾的小厨房就不会做其他的了吗?”
“那还差不多。是什么?”
南烟立刻那小碗盛了一些端上来,原来是炖得白白的鱼汤,滋味不厚,却清香诱人,祝烽闻着,眼睛也亮了一下。
南烟道:“这些日子,鱼儿正肥,这尾鱼下锅的时候还折腾了半天,汤可鲜了。”
祝烽接过来碗来,一口便喝了大半碗。
点头道:“嗯,果然不错。”
南烟道:“御膳房这几天新进了一些鳜鱼,晚些皇上若是得空,就到永和宫来用些吧。”
祝烽迟疑了一下,道:“朕已经传话,今晚去看顺妃了。”
“啊,哦。”
“她这几天有点不太舒服,朕想过去看看她。”
“妾知道了。”
祝烽看了她一眼,道:“没有不高兴吧?”
南烟立刻笑道:“皇上这是什么话?”
“……”
“也是妾想得不够周到,皇上平日里都是到永和宫用膳的,也该去陪陪宫中其他的姐妹。而且,妾昨天也去看了顺妃姐姐,太医说她感染了风寒,妾已经让汪白芷过去跟着了。”
祝烽道:“这就好。”
南烟接过他手中的碗:“那,皇上再喝一点?”
“嗯,再来半碗。”
南烟便走过去为他盛汤,刚刚盛了半碗,就听见外面小顺子进来禀报:“皇上,太常寺少卿李默觐见。”
听到这话,南烟立刻回头看了祝烽一眼。
祝烽对着她点了点头,示意不必避讳,然后说道:“让他进来。”
不一会儿,一个年轻的官员走了进来,大概三十出头,长得十分周正,给人一种温厚端正的感觉,他一走进来,看见祝烽坐在前方,贵妃侍立在一旁,急忙跪拜叩拜:“微臣拜见皇上,拜见贵妃娘娘。”
“平身吧。”
“谢皇上。”
李默站起身来,头也一直埋着。
祝烽说道:“这一次,是你负责待人前往金陵大慈恩寺祭奠高皇帝和皇后?”
“是。”
“祭奠的仪式顺利吗?”
“皇上放心,祭奠仪式非常的顺利,没有任何一点差池。”
祝烽闻言,轻轻的点了点头。
那李默又接着说道:“不过——”
“嗯?”
祝烽抬眼看了他一眼,道:“不过什么?”
李默说道:“倒是与祭奠无关,只是,微臣这一次在返回京城的路上,遇到不少失去田产的百姓。他们说,他们是地仙会的人。”
“嗯?”
祝烽一听,微微蹙了一下眉头。
“地仙会的人?你遇到他们在干什么?”
“这些人都往京城来了。”
“到京城来?来做什么?”
“微臣跟其中一些人闲谈,听说他们是为了开春之后的一个大的活动。说起来像是——地仙降下什么神旨,要将千顷良田分给虔诚的人。”
“哦……”
祝烽闻言,微微眯了一下眼睛,冷冷道:“千顷良田,倒是大手笔了。”
南烟在一旁听着,也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这些日子她因为一直没见到祝烽,也不知晓前朝的事到底如何,当然,祝烽既然说了暂时不打草惊蛇,应该是不会动这些人的。
可没想到,对方反倒搞出了一个“大手笔”。
她上前一步,下意识的要说什么,倒是祝烽立刻感觉到,侧过脸来看了她一眼,示意她不要说话。南烟这才想起后宫不能干政的训诫,而且现在,也不是自己跟祝烽单独相处的时候,立刻又将话都咽了回去。
倒是祝烽问道:“朕不是已经颁布了新的土地政策了?怎么这些人还是这么急吼吼的?”
李默轻声说道:“微臣也是刚回京城,才知道皇上为百姓的利益考虑,颁布了新的土地政策。”
“……”
“可是,这些文书只怕都还在路上。”
“……”
“文书就算到了各个州府,也还需要各级官吏一级一级的传达下去,最后让那些小吏去实施,可眼下,这些老百姓自然是不知道的。”
“……”
祝烽又皱了一下眉头。
喃喃道:“倒像是,赶在朕之前。”
李默低着头,不敢多说什么。
祝烽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道:“行了,朕知道了,你做得很好。下去吧。”
“是。”
李默又对着他们两行了个礼,然后转身退了出去。
御书房的大门一关上,南烟立刻转身对着祝烽说道:“皇上,这个地仙会又要搞什么?”
第2747章 所有的龃龉,都消失了
御书房的大门一关上,南烟立刻转身对着祝烽说道:“皇上,这个地仙会又要搞什么?”
祝烽微微眯着眼睛,喃喃道:“看起来,是想要搞一点事情。”
南烟道:“千顷良田,这可真的是大手笔啊。”
“不仅是大手笔,”
祝烽道:“而且,有一点破釜沉舟的意思。”
南烟更的疑惑:“什么?破釜沉舟?为什么?”
祝烽想了一会儿,说道:“之前,这个地仙会向外宣布的,都是地仙分给虔诚的人一些土地,但不过是几亩,十几亩罢了,而且天南海北哪里都有,加上土地已经易主,朕就算让人去查,也得要一段时间才能查证清楚。”
“……”
“可是,这一次,却是千顷良田。”
“……”
“这样的大手笔,肯定不是普通人能拿得出来的,而且只要一拿出来,这么大的土地的转移,朝廷应该很快就能查到背后的主人是谁。”
南烟睁大眼睛道:“这个幕后主使者,是冒着被发现的风险了。”
“嗯。”
“那他,他之前一直都神神秘秘的,用了那么多堂口,那么多堂主来掩藏自己的身份,这一次却冒着暴露自己的危险,他想要干什么?”
“……”
祝烽眯着眼睛想了一会儿,道:“若,这个地仙会真的是对朝廷有敌意,那就是要干一件大事。”
“……”
“才会让那么多百姓进京。”
南烟一听,心都沉了一下。
急忙问道:“那,他们到底要做什么?”
祝烽道:“不过,这也只是朕的猜测罢了,不能证实。”
“那,要不要封闭京城,暂时不让人进入?”
“这不现实,京城这么大,就算没有这些人进城,之前在京城的地仙会的人数只怕就已经不少,我们封闭城门,反倒给他们提了个醒。”
“……”
“再说,这件事,也只是李默打听到的一点消息,和朕的猜测罢了,并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
“……”
“封城,首先乱的是普通老百姓的人心。”
说到这里,祝烽看向她,认真的说道:“有的时候,哪怕真的大难临头,身居高位的人也要比任何人都沉得住,你稳住了,下面的人才会觉得你可以依靠,才会去执行你的命令。”
“……”
“若上面的乱动,哪怕是小小的动一下,下面的老百姓就该大乱了。”
南烟闻言,轻轻的点头:“妾明白了。”
“……”
“不过,这件事也不能完全不管吧。锦衣卫那边——”
“当然不能完全坐视。之前出了醉仙楼那件事,朕担心锦衣卫派去潜入地仙会的人暴露,所以让锦衣卫那边暂时不要有任何动作,若现在真的有这件大事,倒是要问问那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