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烟这才回过神来,自己只顾着问,都忘了让他起来。
他这样的老人,的确是不能再长时间的跪在地上回事了。
于是南烟急忙道:“玉公公,你快平身。听福,赐座。”
玉公公颤颤巍巍的站起身来,听福立刻搬了把椅子过来扶着他坐下,玉公公笑道:“谢娘娘赐座。”
南烟问道:“玉公公,你跟本宫辞行,你是要去哪儿啊?”
看他这样子,还拿着包袱,肯定不是只出宫办事这么简单的。
玉公公轻声说道:“奴婢要为秦娘子扶棺,送回她老家去。”
“哦……”
南烟轻轻的点了点头。
这件事,祝烽交给任何人去做都不会放心的,放眼前朝后宫,大概也只有玉公公能做了。
于是南烟柔声道:“外面天气这么热,公公路上可要小心,多顾惜着自己的身子。”
“多谢娘娘。”
“什么时候走?”
“给娘娘辞行之后,马上就走。”
“那,什么时候回来呢?”
玉公公看了她一眼,轻声说道:“此一去,奴婢就不回来了。”
“什么?”
南烟一愣,睁大眼睛看着他。只见玉公公温和的笑道:“皇上已经恩准了奴婢告老还乡,这一次为秦娘子扶棺,等到安葬了她之后,奴婢就直接回老家去了。”
“……”
“这些年来多得娘娘照拂,所以临走之前,特地来跟娘娘说一声。”
南烟的心里立刻涌起了不舍的心情。
惋惜的道:“你,你就要走了呀。”
玉公公笑道:“奴婢老了,不堪重用,留在皇上和娘娘身边,也只是白吃干饭,不做工罢了。”
“公公别这么说……”
南烟一听这话,心里又感到一阵酸涩。
说起来,玉公公是在高皇帝身边侍奉的老人,劳苦功高,如今已近耄耋之年,的确是应该让他回乡去安享晚年了。
只是,一想到这样一个天天在身边都能看到,总是默默相助自己的人突然要离开,又实在舍不得。
玉公公却是非常的坦然,只微笑着说道:“如今,顺子,听福听禄他们也都得用了,奴婢走得也安心。只是临行之前有些话,想要跟娘娘唠叨唠叨。”
南烟道:“公公你说。”
她一边说这话,一边轻轻的摆了摆手,彤云姑姑他们也会意,送上了茶水之后便退出了房间,只留下他们两个人。
玉公公说道:“奴婢借这一次为秦娘子扶棺的事离开,也实在是因为,有些事就该断到这里。说起来,奴婢是看着皇上和她长大的,对他们,奴婢心里说不出的心疼。”
南烟眨了眨眼睛。
其实,对于秦若澜,她曾敌势过,曾释怀过,也曾从祝烽的口中听说过他们之间的过去,但,都只是一个笼统的样子。
还真的没有人告诉过她,秦若澜当年跟祝烽,到底是什么样的。
知道的人,也大多不在了。
幸好还有玉公公,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在临走前,跟自己辞行的时候来说这个,可南烟知道这位老人家的心意不坏,他要说,自然有他说的道理。
于是点点头,认真的听着。
看到她这样,玉公公满是皱纹的眼睛里,笑容更深了一些。
但开口说话的时候,却带着一点惋惜的口吻。
他说:“那时候,他两个是真的好,年纪相仿,兴趣相投,谁看着都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
“……”
“若没有后来那件事,这是一段金玉良缘啊。”
玉公公说着,又抬头看了南烟一眼,轻声道:“娘娘别怪奴婢的话不中听,若没有后来那件事,皇上跟秦娘子一直好好的相处着,只怕后来,是没多少人能再入皇上的眼的。”
南烟听着,在心里苦笑了一声。
但也点了点头。
除去自己的身份和心意,平心而论,祝烽和秦若澜,的确是更般配些,两个人年纪相差不大,而且,也都有出色的形貌,秦若澜也并非恃美貌而活的绣花枕头。若不是岁月的磨折,她的心性和手段,实在是不比自己差的。
唯一差的,大概是当年的变故,改变了她的心性。
也改变了她这的人生吧。
玉公公似乎也在想着这个,轻叹了一口气,道:“可俗话说的好,缘在天定,份靠人为。”
“……”
“能好好的遇见是缘,能好好的相处是份。秦娘子她……得了好良缘,却生生将这良缘,造成了孽缘。”
“……”
“倒是娘娘,”
他说着,抬头看向南烟,柔声道:“娘娘跟皇上虽然不是在最好的时候遇着的,却生生将这缘份续成了良缘。老天没帮娘娘,一切,是娘娘自己做成的。”
南烟微笑着道:“公公这么说了,本宫才明白,原来命运这么神奇。”
“……”
“在本宫之前,哪一件事发生了或是没发生,本宫的命运,大概都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玉公公轻轻的点了点头。
他又笑了笑,说道:“其实那个时候,奴婢……还有宫里的一些老人,都不看好娘娘,并不觉得娘娘能常伴在皇上身边。”
“哦?”
南烟有些好奇:“为什么?”
玉公公笑道:“因为娘娘太喜欢跟皇上硬碰硬了。要知道,皇上从来都是个说一不二的主,以前在燕王府的时候,杀人也是家常便饭的。”
“……”
“却没想到,生生给娘娘掰了回来。”
第2919章 离别
听到这句话,南烟自己也笑了起来。
一边笑,一边摇着头说道:“现在回头来看看,本宫真是太大胆了。再给本宫一次机会,本宫可不敢再那样。”
玉公公却笑道:“娘娘说笑了。”
“……”
“真到了那个时候,该说的娘娘还是会说,该做的娘娘还是会做。”
“……”
“这就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
“所以,该在一道的人,怎么着都能在一起;不该在一起的人,哪怕是老天安排了,自己也能分开。”
“……”
“有的时候说是天注定,但其实,人力能改变天意的时候,多了去了。”
南烟听着,轻轻的点了点头。
她叹息道:“秦娘子,就是公公说的,后一种吧。”
玉公公也惋惜的点了点头。
接着说道:“老天给了她,可她没修好,是怨她自己;娘娘却是修好了,如今娘娘有皇上宠爱,儿女双全,太子殿下也这么孝顺娘娘,算是功德圆满。”
“……”
“有秦娘子前车之鉴,娘娘千万要顾惜着自己,还有这段缘份。”
南烟看着玉公公那双老而浑浊,但并不迟钝的眼睛。
想了想,轻轻的点头。
“本宫,明白。”
玉公公笑着说道:“那样,奴婢就能放心的离开了。”
说完便站起身来。
南烟立刻道:“等等。”
玉公公站着不动,南烟走到一边的柜子前,她虽然对自己的银钱从来不在意,但多少也知道管家的彤云姑姑将银票和碎银子都放在这边柜子,打开之后,取了一摞银票出来。
走到玉公公面前,直接塞给了他。
道:“公公来的时候,说受了本宫的照拂,其实本宫心里知道,从本宫跟在皇上身边,到册封,到今天,公公虽然面上没有做什么,可在皇上面前,公公没少帮本宫使劲。”
玉公公笑了笑。
南烟道:“所以这些,公公千万不要推辞。若推辞,这一去山长水远,本宫一颗心是放不下的。”
听到她这么说,玉公公便也不推辞。
他伸手接过银票,也不数,直接放进了包袱里,笑道:“等到回家之后,奴婢会为皇上,为娘娘立长生牌位,日日祝祷,望你们长命百岁。”
南烟拍了拍他枯树皮一般的手背。
她想了想,又问道:“公公回了老家,要怎么过活呢?”
玉公公微笑着说道:“奴婢在老家置了一处宅子,而且,奴婢的侄儿侄女儿们还在,当年是家里吃不起饭,爹娘将奴婢卖进宫来,才养活了那么一大家人,如今,也是该他们管着奴婢的时候了。”
南烟这才点了点头。
然后说道:“公公回去,如有什么不好的,也随时跟当地的官员禀报,把消息传回来。若有难处,皇上和本宫都不会不理的。”
玉公公笑了笑。
那笑容,显得又温和,又淡然,道:“娘娘,这一去,最好是再不要有任何消息。”
“……”
听到这话,南烟一愣。
但随即,也明白过来他的意思。
若没有任何消息,就是他在老家安定,根本没有什么难处;更重要的一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