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南烟和宜妃便带着两个公主回去,稍事清洗了一番,两个孩子饿得直跳,一直喊着要吃饭,而这时,小顺子过来告诉他们,皇上还在休息,两位娘娘可以先过去。
宜妃小心的问南烟:“这,怕是不好吧?”
南烟笑道:“怕什么?皇上都发话了,妹妹不用如此谨慎。”
宜妃到底还是胆小,道:“这边虽然都是道士,可到底也是男人,妾是有些担心——”
南烟笑道:“上善师也不傻,今晚也就他来陪席。这个时候观里的道士们都在那边上晚课,不会让他们到这边来打扰咱们的。再说了,有本宫在呢。”
宜妃便听她的,跟着她一道过去了。
走到偏厅一看,果然就只有上善师在那里坐着,身边跟着一个不满十岁的小道童,一见两位娘娘和两位公主来了,师徒二人立刻起身对着他们行礼。
南烟笑道:“道长不必多礼。”
说完,带着宜妃走到主位两边坐下,两个公主也都各自坐在她们的身边。
两个孩子都很饿了,可规矩还是有的,皇帝没来谁也不敢动筷,就只能眼巴巴的看着桌上的菜肴,一碟热气腾腾的红烧湖鲤散发着浓浓的酱香,虽然都是些简单的家常菜,却引得人食指大动。
南烟见闲坐无聊,便打趣那上善师道:“道长也太小气了。”
上善师抬起花白的眉毛看了她一眼,低着头笑道:“娘娘这话,贫道怎么敢当?”
南烟道:“谁不知道你们这儿水货最多?这些日子就只吃鱼,吃得本宫和宜妃妹妹,还有心平永平满嘴腥气。明天就要走了,也不拿些新鲜菜蔬来给我们吃,又是一桌的鱼。”
永平听了,伸出小手在嘴前哈了两口气,一闻,然后说:“就是。”
桌上众人都笑了起来。
那上善师也笑了,然后说道:“娘娘恕罪。贫道也知道娘娘们和小殿下都金贵,该吃一些精细的粮食,只是——最近这青黄不接的,也着实没有什么细粮和新鲜的菜蔬了。”
心平在一旁问道:“什么是‘青黄不接’?”
南烟笑着揉了她一把:“你耳朵可真尖。”
一旁的上善师笑呵呵的道:“小殿下,青黄不接的意思就是每年到了这个月份上,刚刚下种发苗,地里还没能结出能吃的粮食,而去年储备的粮食已经吃得差不多了,就叫青黄不接。”
心平道:“就是要挨饿的意思?”
上善师点头笑道:“是的。”
心平想了想,又道:“是单你们这里的人要挨饿,还是外面的人也要挨饿?”
上善师道:“天下都是一样的。”
心平像是吓了一跳,睁大眼睛道:“全天下的人都要挨饿啊!”
上善师点点头,又抬头看向南烟,微笑着说道:“小殿下年纪虽小,心却不小,只听这一件事,都装着全天下的人,真是难得。”
南烟也笑着,伸手抚摸了一下心平的头发。
上善师又道:“这几年,天气一年比一年更冷,春天也来得一年比一年更晚,挨饿的时间,就更长了。”
心平原本一直在嚷饿,在听到上善师这番话之后,神情都变得凝重了起来。
这时,门外传来了祝烽的声音:“这些话,不必说来吓小孩子。”
一听到他的声音,众人立刻起身行礼,只见他换了一身稍微单薄一些的长衫,腰带也只是松松的挎在腰间,并不显得十分挺拔,反倒透着一点闲散的味道。
南烟只看了一眼,就有些移不开眼。
上善师也立刻退到一边,轻声道:“贫道知罪了。”
祝烽只瞥了他一眼,倒也没有认真论罪,走到最前方坐下来,才摆摆手示意众人都落座。
再一看桌上的菜肴,的确是吃了几天的鱼,他也有些腻了,但也并不多说什么,只对着心平和永平道:“你们不是都饿了吗?快吃吧。”
心平睁大眼睛看着他,认真的问道:“父皇,天下的人真的会饿肚子吗?”
第3398章 难保长久
心平睁大眼睛看着他,认真的问道:“父皇,天下的人真的会饿肚子吗?”
宜妃都吓了一跳,立刻对着心平做出“嘘”的手势。
要知道,做皇帝的人从来都不喜欢听到“饿殍”,“饥馑”一类的词句,更何况心平竟然还直接就说出了“天下人会饿肚子”这样的话,哪怕她是皇上宠爱的大公主,只怕也会引起皇帝的怒气。
相比起她来,南烟倒是没那么紧张。
她了解祝烽,祝烽虽然也有一些好大喜功的毛病,但并不是听不得逆耳忠言,况且孩子不过是天真无知,只要好好教导她就是了,毕竟,今天皇帝才让两个孩子都去地里滚了一身的泥,还教导他们要敬畏土地。
南烟想着,祝烽一定会借此机会说一些道理给自己的女儿们听。
可是,祝烽却并没有说话。
相反,在听到心平公主的疑问之后,他的神情却意外的变得有些凝重了起来,沉默了一会儿。
这一会儿的时间让宜妃越发的不安,生怕皇帝要生气责骂心平,小心的看向南烟,眼神示意她想点办法,南烟也感到有些疑惑,但这个时候,她也没有说什么,只盯着祝烽看。
过了许久,祝烽才抬头看了自己的女儿一眼。
他平静的说道:“好了,吃饭的时候不要说话。”
“……?”
南烟愣了一下。
对面的宜妃松了一大口气,立刻按着永平的脑袋让她乖乖吃饭,心平年纪要大一些,得不到答案还想要追问,而南烟伸手按了一下她的肩膀,轻声说道:“听父皇的话,好好吃饭。”
心平噘了一下嘴,只能低头吃饭。
南烟再看了祝烽一眼,明显感觉到他好像有心事,但这个时候也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她便也不多说什么。
一顿饭心事重重的吃完了。
之后,祝烽便让南烟和宜妃带着公主们回去休息,明天要早起启程,而他留在外面,似乎是跟上善师谈什么,南烟也并不多问,便和宜妃一道回去了。
走在路上,宜妃抱着已经开始打瞌睡的永平,对心平说道:“心平啊,今后跟你父皇说话留神一些,什么饿肚子的话是不能说的。”
心平牵着南烟的手,奇怪的仰头看着她:“宜娘娘,为什么不能说饿肚子?人不是都要饿肚子吗?”
宜妃被她这样天真的模样气得哭笑不得。
一旁的南烟才笑道:“你的父皇可是皇帝,管着天下人。如果天下人都在饿肚子,那岂不是说你父皇的不是?”
心平恍然大悟:“哦,就是说父皇没有做一个好皇帝。”
“哎呀!”
宜妃吓得跺了一下脚,低声道:“你还说!”
心平立刻缩起脖子,吐了一下舌头。
南烟也说道:“你如今也大了,不能再像小时候那样,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得过过脑子。”
心平道:“儿臣知道啦。”
说完,她便乖乖的牵着南烟的手,低着头往前走,不再乱说什么。
而走了一阵之后,宜妃像是还在回想刚刚席间听到上善师说的那些话,轻声说道:“贵妃娘娘,妾小时候也听父亲哥哥他们提起过什么青黄不接,每年这个时候最是老百姓难过的时候,听说当初,高皇帝的老家每一年都有很多人逃难去各地呢。”
南烟点头道:“哪怕是如今,若头一年雨水不匀,存粮不够的,春夏之际也容易闹灾荒的。”
宜妃道:“这些年妾倒是没听说。”
南烟笑了笑,她已经是皇帝的妃子,住在深宫内院,哪里还会听说外面的事,更何况是什么饥荒的事情。也就是南烟前几年跟着祝烽四处巡游,才真正了解了一些老百姓的疾苦。
她只说道:“如今有皇上,也有太子,自然会把这些事情处理好的。”
宜妃道:“所以,倒也不必咱们瞎操心的。”
她说着,自己也笑了起来。
两个人说笑着走远了,只丢下身后一道清冷的月光。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亮,他们便起身收拾,等用过早饭之后,祝烽便带着两位妃子两位公主,并一行人等离开了皇陵观。
当他们站在渡口准备登船的时候,上善师走到了南烟的面前,微笑着对她行礼:“娘娘。”
南烟一看就知道他有话要跟自己说。
于是笑道:“道长有什么要交代的吗?”
上善师笑道:“娘娘这话,贫道怎么担得起。”
南烟笑着,低头让心平去旁边,然后对着上善师说道:“道长乃是高皇帝的同行人,对本宫和皇上来说,是长辈,道长交代什么,只要本宫能做到的,绝不懈怠。”
“娘娘言重了,”
上善师说着,又轻叹了一声,然后说道:“贫道这个岁数,大去之日难期,也不知还有没有机会跟娘娘再见面,所以有些话,想要在这一回跟娘娘说道说道。娘娘陪伴了皇帝陛下这么多年,应该知道,陛下的心中一直压着一件事,如今,这件事终还是了结了,有了一个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