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小顺子并不多话,接了手谕便匆匆下去了。
祝烽又转头看向崔元美,平静的说道:“你也下去吧,让下面的人都做好准备,但切忌提前将消息泄露,引起城中百姓的恐慌。”
崔元美道:“微臣明白。今天,微臣会提前一个时辰关闭城门。”
祝烽点点头,崔元美抬手行了个礼,便退下了。
等到他们都走了,祝成钧已经有些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急切的走到了祝烽的身边。他虽然已经被丢到军中历练了很长的时间,之前也不是没有亲身置身于战火之中,但,他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上过战场,而对一个知道自己迟早要上战场,甚至已经为此做好了准备的年轻人来说,渴望战斗,是一种本能。
他更想要向眼前的父皇证明,他的选择没错。
于是,祝成钧急切的说道:“父皇,儿臣是不是也要下去做准备了?卫英他们也都在等着这一天。”
祝烽坐在椅子上不动,只不紧不慢的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
半晌,道:“你真的要去?”
祝成钧愣了一下,但立刻用一副理所当然的态度道:“父皇这一次将儿臣召来,不就是为了这一战吗?”
“……”
“父皇也一直告诫儿臣,要好好的历练,早日接替父皇在军中的位置,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护母亲,还要保护姐姐,儿臣早就做好准备了。”
祝烽看了他好一会儿,才又说道:“你若真的要去,这可是你第一次上阵。”
他冷静的态度像是一桶冷水,迎头浇上了祝成钧兴奋的情绪,后者想了想,才很认真的说道:“总要有第一次的。”
“……”
“父皇第一次上阵的时候,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吧?”
祝烽冷冷的瞥了他一眼。
这句话,已经是忤逆犯上了。
但他却并不太生气,或者说,对于一个要上阵的孩子而言,过分的自信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他需要一点狂妄的情绪,让他足以勇往直前。
祝烽道:“有自信是好的,但别太自信。”
“……”
“李无伤——也就是黎不伤,曾经跟在朕身边那么多年,对于用兵之道,他可比你多习十几年。”
祝成钧这一下脸色才微微沉了下来,但他立刻说道:“可儿臣不怕他。”
“……”
“我大炎王朝才是天佑之国,他背弃父皇,背弃我们,哪怕他年岁,见识,什么都胜过儿臣,可他也胜不了我们!”
“……”
“再说了,眼看着雨季要到了,他却自己今天先调兵,这不是他自己都在往坑里跳吗?”
“……”
“这是老天在助我们,儿臣非胜不可!”
祝烽又静静的看了他好一会儿,终于,脸上露出了一点笑意。
他说道:“好。”
听他终于应允,祝成钧高兴得差一点跳起来,转身就要往外跑,可祝烽却道:“等一下。”
祝成钧只能停下来,急切的看着他,只见祝烽不紧不慢的从一旁拿出一个纸卷,封口以火漆封好,递给他道:“你回去调集人马,日落之后出城。出城后,再看。”
第3555章 进攻的鼓声!
祝成钧只能停下来,急切的看着他,只见祝烽不紧不慢的从一旁拿出一个纸卷,封口以火漆封好,递给他道:“你回去调集人马,日落之后出城。出城后,再看。”
祝成钧愣了一下,但还是立刻双手接过来。
拿在手里的时候他还有些疑惑。
这,不就跟说书先生说的那些故事里,临上战场时拿一个锦囊,遇事的时候拆开,里面会有一条妙计?
可祝烽让他出城再开,那分明是对战事的安排。
但是,他们之前不是已经把接下来应该怎么打这场仗的事都已经议定议妥了吗?现在临走的时候突然又给他一个纸卷,莫非是还有另外的安排?
不过这个时候他也来不及想那么多,下去要调集人马,要做好战前的准备,能不能赶在日落之前出城都是未知,于是他捏紧那纸卷塞进怀里,说道:“儿臣知道啦!”
说完,便转身往外跑。
可还没跑到门口,却听见祝烽沉声道:“回来!”
祝成钧只能被迫又停下脚步,回头疑惑的看向皇帝,不知道他还要交代什么。却见祝烽一个字都不说,只坐在那里,冷冷的看着他。
被自己的父皇这么看着,虽然数步之遥的门外就是被毒日头晒得发红的地面,可祝成钧却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他突然明白怎么回事了。
刚刚,他的举动太过散漫,完全不是一个即将上阵的将士该有的样子,他这个模样,父皇自然看不惯,更不会放心将即将到来的战事交付于他。
于是,祝成钧立刻站直了身子,毕恭毕敬的行礼:“儿臣领命。”
祝烽的脸色这才稍稍的缓和了一些。
摆摆手:“去吧。”
祝成钧立刻转身走了出去。
等到他一走,祝烽也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不过,他的脸上并没有一点轻松的表情,相反,眼中的神情更加凝重了几分。
他正准备起身的时候,外面又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小太监禀报,贵妃驾到。
祝烽倒也并不意外,让她进来,只见南烟慢慢的走了进来,她显然也看到了刚刚祝成钧急匆匆离开的样子,知道事态紧急,所以并没有拦下小儿子问清楚缘由,只是进来看着祝烽的样子,突然说道:“皇上也要准备出去?”
祝烽道:“今晚城内多少会有一点影响,你好好带着心平,别让她再被吓着。”
南烟道:“皇上放心。”
其实,事态的突然变化让她也有些猝不及防,中午一家人才在一起吵吵闹闹,也欢欢喜喜的吃了一顿午饭,没想到只过了半个时辰,祝烽这边就已经准备出兵了。
但身为贵妃,她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多问,毕竟军国大事,不在她的管辖范围。
她只是认真的说道:“皇上,不论如何,皇上一定要记得,虽说虎父无犬子,可成钧今年才刚十岁,他能力有限。妾实在不想看到他第一场仗就打出什么毛病来。”
祝烽闻言,倒是没说什么。
只是慢慢起身从桌案后走了出来,一直走到南烟的面前,低头看了她许久,才伸手按在她的肩膀上,微微用力捏了一下,道:“你放心。”
南烟抿着嘴唇,轻轻的点头。
说完这句话,祝烽便转身走了出去。
随即,南烟也离开了书房,却在回到自己的房中后,立刻下令让南院关闭所有的门户,将之前安排好的护院也全都调了出来,守在南院的周围。
这样紧张的气氛,从邕州城中一个小小的南院内开始,如同一点星火,向周围蔓延开来。
连在邕州城外,看上去寂静无声的野地里,也显得危机四伏了起来。
陈文枭率领的人马沿着之前夏侯纠攻打邕州城北的时候曾经走过的那条路迅速的绕道抵达了邕州城北,此时,太阳已经渐渐西斜,被烈日暴晒了一整天的大地在此刻吐出了聚集了整整一天的热力,虽然头顶是空旷的天空,可整个天地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蒸笼一样。
越国的士兵藏身在树林之后,一个个已经汗流浃背。
可是,陈文枭却一直没有下达攻打邕州城的命令。
蹲在最前沿,时刻盯着邕州城北大门的几个士兵不停的擦拭着从额头上留下来的汗珠,不一会儿连袖口都湿透了,忍不住抱怨道:“这个时候就是最好的时机,城门还没关,城内的人也没有动静,为什么还不动手?难道,还要等到城门关起来?”
另一个人也忍不住说道:“是啊,之前夏侯将军——”
他这话刚出口,就被身边的人撞了一下,把话头给截断了,旁边的警告道:“胡说什么,你不怕被砍头啊!”
那人也惊觉自己失言,闭紧了嘴。
旁边的人只能说道:“若是等到城门关了,就跟之前那一次一样。我可是听说了,那一次攻打邕州城北,活着回来的不过千人。”
众人都在唉声叹气的时候,太阳也一点一点的向西移动。
西边两座山之间的山坳如同一张长大了的嘴,一点点的将太阳吞没了下去。
最后一缕夕照投映在邕州城北高大的城墙上,这时,门洞内突然出现了几道长长的影子,守在林中的那支小队的人立刻警醒起来,只见一队人马走到城门下,挪开两边的石墩,将高大的城门慢慢的关上。
几个人都惊了一下。
他们面面相觑,忍不住说道:“现在什么时辰了?”
“酉时。”
“酉时?可邕州城关城门的时间不是戌时吗?”
这个时候纠结什么时间已经再无意义,他们都很清楚一个事实,邕州城比平时早一个时辰的时间关闭了城门,如今,他们面对的是一座城门紧闭,需要他们去攻克的邕州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