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今年刚过完年,汉王祝成钧就被派去了南边。
随行的自然还有他的几个死党,卫英和陆临川等人,他们都是当初邕州城一战立了大功,也对越国的君臣有极大的震慑作用,他们一去,倒是免了祝烽头疼。
只不过,南烟又有些头疼了。
那一年祝烽的生日之后,只过了半年,陆临川便迎娶了若水,南烟赔了大大的一笔嫁妆,心疼得跟嫁女儿似得,还特地把自己在京中置下的一处宅子送了他们,若水原本还要拒绝,倒是陆临川干脆利落的谢了恩,从那之后,他跟在汉王身边更加的卖力,这一次南下,因为有他在,南烟还稍稍的放心了一些。
可是,毕竟是儿子身在千里之外,南烟三不五时的还是要担心一下。
那小太监陪笑道:“娘娘放心,汉王殿下那边并没有什么事。”
南烟听了,倒是松了口气。
但又说道:“那又有什么大事,让皇上连饭都顾不上吃?”
那小太监迟疑了一下,抬头看了一眼太子妃——虽然他们都很清楚,皇帝陛下与贵妃娘娘之间并没有什么顾忌,两个人甚至经常一道在御书房内议事,但太子妃毕竟不是这宫里的人,当着她的面说政事,难免传出去给人闲话。
顾期青倒是也明白,抱着长佾往旁边走了两步,让他去洗手。
南烟看了他们一眼,再看向那小太监,心里也隐隐感觉到,他要说的事应该也不简单,否则不至于要背着太子妃。
于是道:“到底是什么事?”
那小太监轻声说道:“娘娘,南边倒是没出事,但好像,北边出事了。”
“北边?”
南烟一听到这两个字,眉头一下子拧了起来。
那小太监道:“奴婢不敢多问,但今天上午,有密折从北边传过来,皇上立刻传召了几位西川那边进京述职的官员问话。如今正说着。”
“……”
南烟皱着眉头想了好一会儿,才抬手摆了摆:“你下去吧。”
那小太监俯身行了个礼,退了出去。
这时,太子妃才带着小世子回来,祝长佾洗干净了,高举起两只白白的小手伸到南烟的跟前:“贵妃娘娘看!”
南烟低头看了他一眼,立刻浮起满脸的笑容,道:“真个干净的小伙子。”
太子妃走过来,试探的轻声说道:“娘娘若还有事,我们就先回去了。”
南烟立刻说道:“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再大的事还能大过跟我们小长佾一道吃饭吗?”
祝长佾立刻高兴的笑了起来。
太子妃看了她一眼,虽然心里知道能让这位贵妃娘娘变脸的必然不是什么小事,但她既然不多说,她自然也不多问,便留下来吃了一餐饭,眼看着时候不早,就带着祝长佾出宫了。
第3611章 鬼鬼祟祟
等到他们离开,南烟稍事修整了一下,便立刻带着彤云和得禄往御书房走去。
不过,刚走上御书房外那条小径,就看见大门外有个人影鬼鬼祟祟的,南烟眉头一皱,立刻说道:“你在那儿干什么?”
一听到她的声音,那个身影哆嗦了一下,急忙转过头来。
阳光下,一张俏丽的,雪白的脸庞上闪过了一丝惊惶的神情,但立刻又镇定下来,笑着走过来向她行礼:“母妃。”
是心平公主。
自从从邕州回京之后,这位被皇帝陛下捧在手心里的大公主就像是一夜之间长大了一般,再没有了过去的任性妄为,每日都是留在房中读书写字,或是针织纺线,闲时与父皇母妃同游,也再无逾矩之举。她这样的转变,不说皇帝与贵妃有多开心,至少身边跟着人都松了口气,不再担心这位公主殿下又搞出什么事来,连累身边的人遭罪了。
不过,今天看见她出现在御书房外,倒是让南烟有些诧异。
但再抬头看向不远处门窗紧闭的御书房,南烟好像也明白了什么,她微眯着眼睛看着女儿,说道:“你父皇忙得连饭都还没吃,你知道吗?”
心平愣了一下,轻声道:“是,是吗?”
南烟又道:“你嫂嫂带着长佾进宫,你也没来看看。”
心平的脸渐渐有些发烫,低下头去:“儿臣,儿臣……”
南烟叹了口气,然后说道:“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你懂事些,不要打扰了你父皇。赶紧回去吧。”
“……”
心平纵有满腹的话,这个时候也说不出来,更何况,她本也没什么话好说,之所以走到这个地方来,好像只是为了看一眼,了却一个心愿似的,但听见南烟这么说,仔细想想,自己那一点心愿好像也实在——什么都不是。
于是轻声说道:“儿臣知道了。”
说完行了个礼,转身便要走开。
南烟摇了摇头,原本要往前走去,可刚走了两步,又听见女儿在身后叫自己,她回过头来,只见心平脸红红的,踯躅了一下才轻声说道:“母妃就不要告诉父皇,儿臣来过这里。”
南烟故意冷笑了一声,道:“你不来不是更好?”
心平一听,脸更是刷的一下红到了耳根,也不敢再说什么,转身匆匆的离开了。
南烟一直看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小径的尽头,这才叹息着摇了摇头,而彤云姑姑站在她身后,陪笑着轻声道:“娘娘也不要太责怪公主殿下,大公主已经很懂事了。”
南烟道:“本宫真要责怪她,还有她这么容易离开的?”
彤云姑姑无奈的笑了笑。
这时,守在御书房门口的小顺子也听到了这边的声音,走过来一看是贵妃来了,立刻行礼,然后说道:“娘娘怕是还要等一会儿,刘大人还没出来。”
南烟道:“不妨事,本宫本来也是要等御膳房那边。”
说完,她便走到一边的屋檐下去站着,小顺子急忙让人搬了椅子过来,又放了一盏茶在她手边,南烟喝着茶,问道:“刘越泽什么时候进京的,本宫怎么都不知道?”
小顺子轻声道:“头两天就回来了。”
“他自己回来的?”
“不,是皇上调回来的。”
“皇上调他回来?”
南烟听得眉头微微一蹙。
她怎么会不知道,当年祝烽是为了什么把刘越泽调去了西川,这些年不管他做出了再大的成绩,也不轻易让他回京,而如今大公主年纪渐长,甚至已经有人提出了她的婚姻大事,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让刘越泽进京述职——虽说他们也翻不起什么大浪来,但终究会乱那丫头的心,比如刚刚,她连太子妃带着世子进宫来都不理会,却是鬼鬼祟祟的跑到这里来。
但越是这样南烟心里越是不安。
这次这件事,一定不是件小事。
南烟心里虽然像是钉了一根刺,但脸上却不动声色,静静的坐在屋檐下看着头顶的流云慢慢的变幻着形状,不知过了多久,终于听见安静的御书房内传来了一阵脚步声,然后大门被打开了。
只见刘越泽从里面走了出来。
屋子里理应不热,但他走出来迎风一吹,也长长的舒了口气,看得出脸上全都是冷汗。
但刚松了口气,转头一看贵妃已经在一边的屋檐下坐着了,他又紧张起来,慌忙走过来对着南烟行礼:“拜见贵妃娘娘。”
南烟将手中的茶盏放下,笑眯眯的看着他,道:“刘大人,久违了。”
刘越泽如今已经位极人臣,但站在这位贵妃娘娘跟前,还是莫名有一点说不出的畏惧,这种感觉甚至比站在皇帝陛下面前更甚。他谨慎的说道:“娘娘凤体祥和。”
南烟笑道:“刘大人什么时候回来的?你也算是大公主的授业恩师,回来了也该跟这边传个话,让大公主来给大人进茶才是。”
刘越泽额头上一滴冷汗滴落下来。
他轻声说道:“娘娘言重了,微臣不过是在公主殿下童蒙之时教了殿下几个字,何以能称授业恩师,那可折煞微臣了。况且这一次回京主要是为了述职,公务繁忙,怕是没有时间与殿下见面了。”
南烟点了点头。
然后又说道:“那,刘大人住在什么地方?”
刘越泽道:“微臣住在馆驿。”
南烟笑道:“大人之前不是在京城有家的吗?怎么这一次回来反倒去住馆驿了?”
刘越泽道:“微臣受命远赴西南,自然以西南为家,京城的宅子早就已经买了,这一次回来也不过就是在馆驿歇个脚,如今皇命已复,微臣也要准备回去了。”
南烟的脸上浮起笑容来。
她说道:“既然如此,那本宫也就不叨扰刘大人了,你早些回去也好,西川可离不了大人。”
刘越泽像是松了口气,对着她行了个礼,然后转身离开了。
看着他如释重负的背影,也像是逃过了一劫,南烟淡淡的一笑,这时小顺子走过来,对她说道:“娘娘,皇上有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