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烟顺手拿起一边的衣服披上,然后走下床,问听福:“你刚刚说什么?修筑城墙的工事全塌了?”
听福站在她面前,点点头道:“是的。”
“谁说的?”
“外面跑回来传信的人说的。”
南烟皱紧了眉头。
“怎么会塌的呢?”
“这个,还不太清楚。但听说,是昨晚打雷的时候,雷电击中了城墙,所以就塌了。”
“……”
“听说,还有几个工人被埋在下面,也不知道生死。”
南烟一听,只觉得心都沉了下去。
她想了想,又急忙问道:“皇上知道了吗?”
“传信的人已经过去了,想来,应该已经知道了。”
“那,大臣们呢?”
“肯定也知道了。毕竟,有些大臣们天天都盯着那边的。”
“……”
南烟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道:“赶紧给我梳洗。”
冉小玉站在旁边,听着听福说的这个情况,虽然对大局并不完全的了解,但她也隐隐明白,他们这一次,恐怕要面临一个很大的麻烦。
于是,立刻端着热水过来,服侍南烟洗漱。
之后,又苦劝她先吃两口饭,毕竟对孕妇来说,三餐都是不能减免的,南烟也在她的劝慰下,味同嚼蜡的吃了两口。
然后,便匆匆的往祝烽的书房去了。
谁知,才走到那附近,就听见前面一阵喧闹声。
远远的抬头一看,果然,书房外,已经站满了大臣,大家都议论纷纷,脸上,不外乎都是一些焦虑沉重的神情。
当然,这种神情里,又隐隐的透着一点幸灾乐祸。
毕竟,这个工程都是他们明着反对的,现在,一道雷电就把城墙给劈了,的确是给他们省了不少的事。
更好的一点就是,可以借着这件事,大做文章。
此刻,祝烽坐在书房内的桌案后面,听着礼部尚书和钦天监的几个官员站在下面,口气沉重的说道——
“皇上,这一次天降灾变,就是一次示警!”
“是啊皇上,北平城,不能再扩建了。”
“于天于理,于国于民,皇上,营建北平城这件事都不能再进行下去了。否则,这一次是雷劈电闪,下一次,就不知道是什么了!”
……
他们越说,祝烽的眉头拧得越紧。
他沉沉的说道:“这个时候,雷雨天气本来就多,打雷劈了一堵墙,算得了什么?”
“皇上,此言差矣!”
钦天监的官员说道:“要知道,天人感应,上天会影响人事、预示灾祥,儿人的行为,也同样能感应。”
“……”
“如今,上天对皇上营建北平城这件事给出的征兆,就是不不祥之兆啊!”
“是啊!”
周围的几个官员急忙符合道:“皇上,上天对于君主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时刻有感召的。这一次营建北平城,显然,上天是不同意的。”
“所以,才会降下这样的灾祸。”
“如果皇上再一意孤行,只怕——还不知道上天会继续降下什么样的灾祸啊!”
他们一连串的话语,听得祝烽眉头紧皱。
而大门外,那些官员也都跪了下来,对着他齐声说道:“皇上,请皇上一定要停止营建北平城!”
北平燕王府,原本就比金陵皇城要小得多。
他们这样齐声呼和的声音,一下子响彻了整个燕王府。
祝烽的眉心,已经拧出了一个疙瘩。
这时,叶诤慢慢的走到了他的身边,想了很久,小声说道:“皇上……”
他从小追随在祝烽身边,当然知道,祝烽是个说一不二的人。
但这个时候,连祝烽本人,也有些说不出话来了。
毕竟,众怒难犯。
过去,祝烽虽然也因为“登基”,还有惩治宫女的事,跟官员这样对峙过,但前两件事,他都很清楚,自己是胜券在握,这些臣子们根本影响不了自己。
但这一次,不同。
自己虽然到了北平,可是,所有南方的官员都在反对,而北方的官员,又一声不吭——
他不能真的变成孤家寡人。
可是,就这么放弃,他自然也是做不到的。
就在他僵持着的时候,面前的这些官员,还有站在门外的那些大臣们一个个不停的跪拜,叩头,不停的说道:“皇上,上天降下不祥之兆,就是要警示皇上,不能再一意孤行了!”
看到他们这样,叶诤上前一步,说道:“各位大人,你们这样,难道是要对皇上——逼宫吗?!”
一听到“逼宫”二字,这些大臣们也吓了一跳。
礼部尚书严故急忙说道:“皇上,微臣等只是为了皇上着想,不想皇上再一意孤行,置上天的警示于不顾,万一再降下灾祸,我们炎国就完了!”
“求皇上收回成命吧!”
“……”
祝烽沉着脸看着他们,过了好一会儿,说道:“所以,你们是在逼朕了?”
“微臣等不敢。”
“既然不敢,就都起来!”
“……”
他们犹豫着,好不容易逮到这个机会,又不愿意半途而废,可祝烽的脾气,他们多少也知道。
生怕将他逼紧了,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要知道,活剐三千宫女的事,还没过去一年呢!
两边正有些僵持的时候,祝烽长舒了一口气,然后说道:“你们先起来。”
“……”
“这件事,朕要再考虑。”
“……”
“三天之后,朕,会给你们一个答复。”
第747章 这,才是皇后之才
南烟站在不远处,看着那些大臣们一个一个的从里面走出来。
有人喜形于色,也有人犹豫踌躇。
其中两个老臣忧心忡忡的说道:“陈老,你看皇上这一次说,给三天的时间考虑,他到底会不会——”
“这,难说啊。”
“是啊,皇上性情固执,他决定的事,很难改变。”
“不过这一次,上天已经降下了这样的凶兆,皇上如果再要一意孤行,那我们绝对不能坐视不理!”
“对,到时候,我们就都辞官,不做了!”
“是啊,反正北平城营建起来,还要我们这些南方的臣子做什么?”
……
听到他们说这样的话,一个个有些义愤填膺的离开,南烟站在花丛后,不由得皱紧了眉头。
这还是第一次——
祝烽没有用他的强硬取得大获全胜,当然,也没有服软。
而是,要考虑三天。
可是,这三天,能如何呢?
现在朝中的大局,的确大臣们占据了强势,在这种情况下,不管祝烽在战场上有多骁勇善战,可是,他不可能真的杀光百官。
难道,事情,就只能这样了吗?
她忍不住,连呼吸都变得沉重了起来。
冉小玉在身边,轻轻的说道:“娘娘,我们,要过去,还是回去?”
“……”
南烟没有说话。
一双清明的眼眸看着逐渐离去的大臣们的身影。
她从一开始就在人群中巡梭,但是,一直没有看到那个光风霁月的男子——
简若丞。
他不在。
其实,她有点想要见他。
虽然知道,自己作为妃子,是不可能去见一个外臣,她也想得到,在那封联名折子上署下自己的名字之后,简若丞,应该,也不会想见她。
但,她就是想要见一见简若丞。
她想要看看,他到底现在是什么样的,是跟这些臣子们一样,庆贺着他们的胜利,还是——
“娘娘。”
冉小玉看她半天都一动不动,有点疑惑的轻声道:“我们,还要去见皇上吗?”
“……”
南烟又看了一眼那边,门窗已经紧闭的书房。
过了好一会儿,摇了摇头。
“算了,皇上现在正心烦呢。就算我们过去见了,也不过是给皇上添烦心事。”
“……”
“让他冷静一会儿吧。”
冉小玉看着她,原本想说,其实你一过去,皇上说不定就不烦了,但还是不便插嘴,便只能扶着她,转身又回到了他们的居所。
回去之后,南烟的情绪也一直很低落,就连平时最喜欢的甜点,冉小玉给她端上来,她没都碰几口。
这时,听福从外面跑了进来。
“娘娘,有你的一封书信。”
“信?”
南烟愣了一下。
又是蒙克的飞鸽传书?
可是,听福却将手中的那封信奉到她面前,说道:“是皇后娘娘从金陵传来的。”
“皇后娘娘?”
许妙音居然给自己写信?
南烟急忙接过来,回到房间里,拆开一看,信纸上是一排排娟秀的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