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愿意承认,但,他的确是自己不可或缺的智囊。
而现在,他竟然说,自己是找不到皇帝的。
甚至,自己的那个皇帝侄儿已经不在皇城内了。
真的是这样吗?如果真的是这样,自己找不到他,那今晚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叛乱,千百年后,史书对他祝烽的记载,也就是一个叛臣逆贼!
他一咬牙:“绝对不可以!”
“殿下!”
“去找,继续给本王去找,一定要把他找到!”
见他这样,鹤衣忍不住叹了口气。
而就在这时,前方突然跑过来一个护卫,气喘吁吁的说道:“殿下,找到了,找到了!”
第13章 他,真的死了吗?
祝烽的神情一凛:“什么?”
那护卫道:“殿下,就在紫宸宫那边,找到皇帝了!”
祝烽立刻回头看了鹤衣一眼,鹤衣的眉头也微微的蹙了一下,两个人这样对视了一眼,什么话都没说就立刻疾步往紫宸宫那边走去。
一路上,两个人都没有再说话,但是紧绷的气氛里却分明能感觉到急促的呼吸和心跳,走了好一会儿,终于到了最靠近皇宫北门的紫宸宫,才发现这里已经是一片废墟,还有人往里面浇水,一阵焦臭味迎面扑来。
一见祝烽过来,那些护卫纷纷上前:“殿下。”
祝烽看着那一片废墟,皱了一下眉头:“人呢?”
其中一个护卫的首领上前来,他的脸上还沾染着一些煤灰,说道:“殿下,就在里面。”
“带本王过去。”
“是。”
说完,那人便小心翼翼的在前方引路,祝烽和鹤衣慢慢的往里走,虽然大火已经扑灭,但炽热的温度未退,才走进去几步,衣角就被灼成焦黑了。
走到最里面,才发现有一具焦黑的尸体躺在地上。
祝烽的眉头一皱:“这——”
那护卫头领立刻道:“殿下,就是他了。”
“……”
祝烽没有说话,而是慢慢的走上前去,这尸体已经烧得面目全非,完全辨认不出到底是谁,可是当他走近看时,才发现,还有一点衣角,似乎是压在身下,所以没有被完全的烧焦。
而那一点衣角,是明黄色的。
这宫里,这天下,能穿明黄色的,只有一个人。
所以这,就是皇帝。
这就是皇帝?
祝烽的眉心拧成了一个疙瘩,目光灼灼的看着那具焦黑的尸体,虽然一句话也不说,却也是在心里问着自己,这,真的就是皇帝?
自己的侄儿,那个被皇考寄予重托的皇太孙,登基之后就迫不及待的削藩,想要压制这几个叔父的皇帝,做出一副大展拳脚的样子,想要缔造盛世的那个皇帝。
如今,就是这个样子了?
他慢慢的走上前去,蹲下身来仔细的辨认,周围的人连看都不敢看一眼,可他目不转睛,看着那张面目全非的脸。
这,就是皇帝?
他真的死在了这里?
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回过头去,看向站在身后,一言不发的鹤衣。
鹤衣也看了他一眼,仍旧什么话也不说。
沉默了一刻之后,祝烽站起身来,背对着那具烧焦的尸体说道:“传令下去,宫中失火,皇帝罹难,着厚殓,以国礼待之。”
“是。”
“从此刻起,封闭九门,不允许任何闲杂人等离开皇宫,若有违令者,杀无赦!”
“是!”
吩咐完这些,他便转身往前走去,一直走到了宫门口。
这个时候,前方漆黑的天幕中出现了一点淡淡的鱼肚白,天要亮了。
祝烽停下了脚步。
鹤衣也停下了脚步,站在离他不过三四步的距离,一抬头,就看到祝烽那高大的身影,在隐隐的晨光中露出了伟岸的轮廓。
他听见他低沉的声音慢慢的响起——
“鹤衣。”
“殿下。”
“他,真的死了吗?”
第14章 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一夜,整个金陵城,或者说整个中原,整个天下,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这,也只是人眼所能看到的变化而已。
更多的变化,是在漫漫的时间长河中一点一点的显露出来的,这些变化,却已是世人所不能查。
但不管是看得见的变化也好,看不见的变化也好,南烟都一无所知。
她又一次打开墙角的柜子,里面空无一物,忍不住叹了口气,把柜门关起来,走到一边的椅子上坐下。
被那些人带到这个房间里,刚一走进来,她当然知道自己是被关起来,也不敢叫嚷,就只能在里面安分的呆着。呆不了一会儿,觉得身上没有一件贴身的衣裳还是不妥,就在这个空荡荡的房间里翻找起来。
偏偏,连一件褂子都找不到。
她依稀能够辨别这个房间是东苑的一个房间,看样子也有些年头了,只怕都被人忘了,难怪什么东西都没有。
更糟糕的是,门锁上之后,那些人都离开了,这里就像是被人遗忘了似得,周围安静得连一点声音都听不到了。
外面到底什么情况,她也完全不知道。
眼看着晨光出现,从门缝中透射在地上的光影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的移动,阳光变成了橘色,血红色,再慢慢的变暗。
大地又陷入了一片黑暗之中。
一天过去了,没有人来。
其实在这样混乱的皇城里,外面都死了那么多人,能够安稳的躲在这样的角落里没人发现当然是件好事,可对南烟来说还有一个更大的问题,就是饿。
原本在送去侍寝之前,就已经尽饿了半日,现在又是一整天水米不沾牙,她已经饿得头晕眼花。
不能再这样下去。
想到这里,她拖着虚软的步伐走到门口,用力的拍门,大声喊着:“外面有没有人,有没有在?”
“……”
“来一个人啊,我被关在这里呢?”
“……”
“有没有人啊?”
她的声音在这个寂静偏僻的小院子里回响着,而外面却只传来了风吹着落叶的沙沙声,其他的,什么都听不到。
从门缝里往外一看,小院子里其他的房间都是空的,不知道是原本就没有人住,还是人早就因乱跑出去了,外面的院门也上了铁锁,周围真的一个人都没有。
这样喊也不是办法,她只能靠坐在门口,听着外面的响动,若有人走过再喊。
可是,过了许久,外面除了风声,什么人声都没有。
饥饿慢慢的腐蚀了她的力气,更腐蚀了她的精神,司南烟靠在门口,慢慢的昏睡了过去。
第二天,一直昏睡到午时才醒,但即使醒来也已经是神志不清了,南烟甚至连开口的力气都快没了,只能用虚软的手捏成拳头,不断的敲击着大门,到最后,连手也抬不起来了,便下意识的用头靠在门板上,一点一点的撞着这扇大门。
“来一个人……”
她无意识的喃喃的念着:“救救我……救救我……”
第15章 杀尽百官,改朝换代!
哐啷一声,大门被打得震颤了起来。
祝烽坐在华盖殿的正上方,刚刚将桌案上沉重的墨砚丢了出去,砸到了大门上,发出那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
鹤衣走到门口,险些被那砚台打中,他倒并不惊怕,只看了周围一眼,便弯腰捡起了砚台,平静的走上去放到了桌案上。
“无量天尊。”
他抬手行了个礼,说道:“殿下为何发这样大的火?”
祝烽面色阴沉的坐在桌案前,狠狠的说道:“本王让文武百官进宫来商议大事,而这些人,竟然全都托病告假,一个都不肯进来!”
“……”
“哼,他们以为,本王一定要靠他们吗?”
“……”
“在北平誓师的时候本王就已经说过了,天不遂我,我就开天;地不遂我,我便辟地,文武百官若不奉我为君,我就杀尽百官,改朝换代!”
一阵风从门外吹进来。
大暑天的,鹤衣也感到了一阵寒意。
他又看了一眼燕王眉宇间的阴霾,在心里轻叹了口气,低声道:“殿下,殿下又何必为了这件事与他们生气。殿下如今已经进入金陵,大势早就在殿下的掌握之中,这些官员们,不过是没有一个敢出头,坐视观望罢了。”
“……”
“再过两天,等局势再定下来,这些人自然会来向殿下臣服的。”
祝烽看了他一眼:“你觉得,有这么简单吗?”
鹤衣的眉心一蹙,没有说话。
其实,他也觉得不简单。
燕王殿下为了这一天,已经准备了许多年,在北平的燕王府内,他小心谨慎,勤政爱民,颇有贤名,也是因为这样,小皇帝加派在北平周围监视燕王的武将才会在他起事之后相继倒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