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是到了国子监,但更多的,还是坚持要离开。”
“……”
“之前,在简家灵堂那一场混乱当中,我们抓了一些人,但是又不能一直关着,放回去之后,他们颇有怨言,可能也鼓动了一些人。”
祝烽的气息沉了一下。
那个时候,南烟的确跟他说了,如果没有查出明白的罪行,要尽快将这些学生放回去,避免引起更大的波澜。现在人是放了,可波澜,却似乎并没有平息。
鹤衣想了想,又说道:“不过,他们离开北平,的确是让眼下的局势缓和了不少。只是,微臣认为,对这些人也不能掉以轻心。”
祝烽道:“派一些人去盯着他们,若他们有什么举动,尽快来报。”
“是。”
鹤衣应着,又忍不住抬头看了他一眼。
祝烽道:“怎么了?”
“没,没事。微臣告退。”
鹤衣行了个礼,转身走了出去,玉公公在外面候着,两个人见面都点了点头,鹤衣说道:“公公,皇上这两天的情况,好像比之前好些。”
玉公公道:“皇上这两天,都在冷宫那边歇着的。”
“哦?”
鹤衣挑了挑眉毛,眼中透出了一点笑意:“难怪。不过,贵妃还是坚持不肯离开冷宫吗?”
“是啊,皇后娘娘只能将翊坤宫的东西都送到冷宫去。”
“还有这样的。”
鹤衣哑然失笑,道:“山不来就我,我便去就山。皇上对贵妃倒真是——”
玉公公叹道:“只希望这件事,能就这么过去了。”
鹤衣看了他一眼,笑而不语。
心想,这件事,哪有那么容易过去。
一个人对自己不记得,或者说遗忘了的过去,没有不想去探究的,更何况是祝烽这样的人,他之所以现在隐而不发,不过是因为宁王造反这件事来得太突然,现在又有那么多棘手的问题。
等到这些事情处理完,他肯定还会旧事重提。
鹤衣正打算转身离开,又朝周围看了两边,说道:“哎,最近好像没看到小顺子在皇上跟前服侍。”
第1175章 新晴的记忆
鹤衣正打算转身离开,又朝周围看了两边,说道:“哎,最近好像没看到小顺子在皇上跟前服侍。”
玉公公点头笑道:“是啊,很久没看见他了。”
“……”
鹤衣看了他一眼,便也笑了笑。
很明显,小顺子是有别的事情去做,但皇帝没有公开,玉公公是跟在他身边的人,自然不能多话,于是,鹤衣也不多问。
毕竟,最近突然“不见”的人,也不止小顺子一个。
于是,鹤衣转身离开了。
玉公公走进御书房去,正准备给祝烽手边已经空了的茶杯里续水,却见祝烽推开了面前的奏折,伸了伸懒腰。
立刻说道:“皇上要休息一会儿吗?”
“嗯,”
祝烽揉了一下眉心,道:“朕出去走走。”
说完,便直接起身往外走去。
他的身上还只穿着一身比较单薄的长衣,虽然已经入春,但最近一场倒春寒,外面还是很冷,玉公公眼看着他直接走了出去,吓得慌忙跑到另一边的衣架上去,取了一件大氅,连忙跟出去。
祝烽走到屋檐下,伸了个懒腰,正要继续往前走,一件大氅就披到了肩上。
“皇上,小心龙体。”
祝烽回头看了他一眼,倒也没说什么。
其实,他的身体健壮,什么风霜雪雨都扛过,这一点点倒春寒,对他不算什么。
玉公公跟在身后,絮絮叨叨的说道:“皇上龙体康健,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啊,最近这一场倒春寒,宫中不少人都受了风寒,病倒了呢。”
“是吗?”
“是啊。”
两个人一边说着,一边往前走,刚走过一个路口,前方一个宫女匆匆的走过来,差一点撞到祝烽身上,吓得急忙跪下:“皇上。”
祝烽低头看了一眼,这个宫女有些眼熟。
玉公公一见,忙小声的说道:“皇上,这是延禧宫服侍德嫔娘娘的宫女宜兰。”
“德嫔……”
祝烽重复了一下这两个字,忽的有些恍惚。
自从失忆之后,他似乎都忘记了德嫔了。
虽然,之后皇后将后宫的事情大体跟自己说了一遍——当然,她当时避开了“贵妃”,而自己听了那些属于自己的女人的名字和身份之后,虽然知道,只是一墙之隔,随时都可以去“享用”,却总有一种,隔着远山的感觉。
所以,他并没有在后宫流连,也没有在这些女人身上多花时间。
可是,现在听到“德嫔”两个字,心情却有些不一样。
他半侧过头,对玉公公说道:“德嫔,就是之前皇后说过,从小跟在朕身边服侍的?”
“是的,皇上,”德嫔为人低调谦逊,不管外面出什么事,她总是一片云淡风轻,对下人也极宽柔,所以玉公公说话时,眉宇间也透着一点笑意:“德嫔娘娘跟着皇上可有日子了。”
祝烽点点头,低头看向宜兰:“这么慌张的做什么?”
宜兰低着头说道:“请皇上恕罪,德嫔娘娘偶感风寒,奴婢刚刚去太医院请了太医过来看诊。”
“哦?严重吗?”
“呃——,咳了两天了。”
“为什么不早说。”
“德嫔娘娘说,些许小事,不应扰了皇上。”
听到这话,祝烽倒是有些感慨似得,便说道:“起来吧,带路,朕过去看看她。”
宜兰一脸惊喜的看着他。
过去,不管再宠幸贵妃,皇上每个月还是会抽两天时间来看望德嫔娘娘,这几乎是他养成的一个习惯,但自从大祀坛那件事之后,皇上就把德嫔给忘了。
宫中的人,自然不敢多话,德嫔从来不争不抢,也不会抱怨什么。
可是,眼中的落寞,却是骗不了人的。
这一次之所以会着凉,也是因为那天,她又跟过去一样,站在廊下看着延禧宫大门,等待那个不可能会出现的身影,结果就受了风寒,却没想到,因祸得福了。
宜兰高兴的将祝烽引到了延禧宫。
走进大门的时候,先看到的是延禧宫的左殿,也就是曾经宁妃住的地方,但现在,住在里面的不是宁妃,而是秦娘子。
一点烟火气都没有。
祝烽只看了一眼,也没说什么,直接往右殿走去。
太医很快就来了,看诊之后,只说也不碍事,开了驱寒的方子交代下去,不一会儿就熬了药送上来。
在祝烽的注视下,新晴很快将药喝了下去。
然后,伸手理了一下有些发乱的鬓发,轻声说道:“是妾,失仪了。”
祝烽看着她低眉顺眼的样子,倒也不像看到其他的嫔妃那样,脸上总是浓妆艳抹,散发着强烈的脂粉香气,自己也觉得很舒服,扶着她坐起来,说道:“都病了,就不要说这样的话。”
新晴还是有些激动的看着他,眼角都发红了。
“皇上,也好久没来了。”
祝烽道:“你好好养病,朕会经常来看你。”
“是吗?”
“嗯。”
新晴笑了笑,低着头道:“其实,皇上国事繁忙,妾也不愿意扰了皇上,只要每个月能有一天时间见到皇上,妾就心满意足了。”
祝烽看了她一眼,点头道:“朕答应你。”
新晴笑得更开心了,原本因为生病而有些暗淡的眸子,这个时候都亮了一些。
看到他们这样,玉公公和宜兰也感到一丝欣慰,退到了外面去。
等他们都离开之后,祝烽又看着新晴望着自己,明亮的眸子,说道:“过去,朕每个月都会来看你一次,是吗?”
新晴有些羞赧的低下头,轻轻的点了一下。
“是。”
“这么多年,朕都是如此,那这些日子,就委屈你了。”
新晴忙说道:“皇上千万不要这么说。”
祝烽又说道:“那,你跟在朕身边,多久了?”
提到这个,倒是让新晴也露出了一丝怀念的神情,轻声说道:“算起来,也有二十多年了。”
祝烽不动声色:“也就是说,朕十岁的时候,你就已经在朕身边了?”
“是的,”新晴道:“那个时候,奴婢年幼,刚刚进宫,是高皇帝将奴婢赐给皇上的。”
祝烽道:“那,那个时候发生的事,你还记得多少?”
第1176章 秦家的女儿
祝烽道:“那,那个时候发生的事,你还记得多少?”
新晴愣了一下,抬头望着他,轻声说道:“皇上是想要知道,皇上小时候的事吗?”
“……”
祝烽想了想,说道:“朕好像记得他们说过,你从刚进宫没多久就一直跟在朕身边,是在朕身边服侍最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