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烟道:“劳烦公公多照看皇上,别让他累了。”
“这是奴婢分内的。”
说完,他带着那小太监对她行了个礼,便转身走了。
看到他远去的背影,南烟的脸上浮起了一点笑容,这时,站在一旁服侍的念秋跑出来,轻声说道:“娘娘,还真的是他说的!”
“……”
“他是在帮你!”
南烟笑了一声,摇头道:“别胡说,他没有帮我。”
“可他明明把秦娘子的事告诉皇上了啊。”
“他若真要帮我,在皇上刚刚失去记忆,亲近秦若澜的时候就告诉他了,何必等到今天。”
“那他——到底帮谁?”
“他谁也不帮,他只是做他自己该做的事。”
“……”
“你没听到他说吗,在宫里侍奉,最要紧的就是不该多嘴的绝对不要多嘴;但皇帝发问了,他的职责就是回答,而且是说真话。”
“……”
“他跟鹤衣一样,都是很清醒的人。”
“鹤衣大人?”
提起这个人,念秋道:“他好像,更少帮娘娘嘛。”
南烟哑然失笑:“别跟小孩子一样,一天到晚想着别人要为自己做什么,你已经是个大姑娘了,大人想的都是自己该做好什么,明白吗?”
念秋听着她这些话,若有所思的点点头:“喔……”
“他是中书省左丞,虽然本朝不设丞相,但他做的就是丞相的事,如果说咱们大炎王朝是一艘大船,他跟皇上一样都是掌舵的人。他不可能,也不应该参与到后宫的事情来。”
“……”
“我就喜欢这样清醒的人,他跟玉公公都是如此,这样的人,不管他帮不帮我,我都敬重他。”
念秋明白了什么似得,轻轻的点头道:“原来是这样。”
这时,冉小玉也把衣裳收好了,走过来,听到南烟的话,接着说道:“鹤衣大人是办大事的人,不像那个叶诤,哪儿都有他,什么事都办不成!”
南烟哑然失笑:“他又怎么惹到你了?”
“凭他!”
冉小玉呲之以鼻,一想到最近叶诤借着当初在长清城里,自己在祝煊面前说了一句“你要动我的人”,就认死了自己中意他,天天在面前乱晃,要自己对他负责。
还一脸媳妇相的说:“你在那么多人面前这么说了,兄弟们都笑我,你要是不是要我了,我的名声就毁了。”
气得冉小玉恨不得拿砖拍他。
南烟笑道:“你啊,也不要跟他闹了。叶诤跟鹤衣大人又不一样,他是从小就在燕王府长大,跟在皇上身边,算半个自己人,否则,他又怎么能在后宫都来去自如呢?”
“我就觉得他没用!”
“你啊。”
对这一对欢喜冤家,南烟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也许,只有等他们自己想通吧,毕竟,现在年纪都还小,也还有的是时间给他们折腾。
于是摇摇头,回去翻看帝后送来的衣裳了。
玉公公离开冷宫之后,很快就回到了御书房,刚一进门,就看到祝烽手里捧着一本名册在看,鹤衣站在御案前,似乎是在等他示下。
玉公公走过去给他奉茶。
那名册一看就知道,是这一次随行的人员名单。
其实,大体的名单已经早就拟好了,只有一个,是要皇帝亲自过问的,就是护驾的锦衣卫的人选。
祝烽看了一遍,说道:“四大指挥使,派了三个?”
鹤衣急忙说道:“皇上,金陵现在的情况跟之前已经不同了,臣一直在担心,在学生的背后还有其他的各种势力在起作用,皇上这一次带着这么多的大臣,还有后宫的娘娘们远赴金陵,不能不提防有人作祟。”
“……”
祝烽沉默了一下。
这,也是实话。
他想了想,提起笔来,将“黎不伤”三个字勾了:“他,就让他留守北平吧。其他三个跟着。”
第1190章 受伤了
他想了想,提起笔来,将“黎不伤”三个字勾了:“他,就让他留守北平吧。其他三个跟着。”
“……”
鹤衣和玉公公无声的对视了一眼。
两个人都没说话。
勾完了这个名字之后,祝烽又抬头看向玉公公:“东西送过去了吗?”
“回皇上的话,已经送到贵妃娘娘那儿去了。”
“她怎么说?”
“呃——”玉公公赔笑道:“娘娘很欢喜,虽然之前,皇后娘娘也送了衣裳过去,但那几套是皇上让送去的,贵妃娘娘自然是爱不释手。”
“嗯。”
祝烽点了点头,有几分得意的道:“皇后他们选的都是朕选剩下的,自然没有那几件颜色新鲜。不过,皇后也有心了。”
“是啊。”
他一边说,一边将名册丢给鹤衣,鹤衣低头看了一眼,说道:“那皇上,就让黎指挥使留守北平,其他三个指挥使跟着,微臣一会儿就过去下令。”
“嗯。”
其实之前黎不伤擅离职守,算是犯了大忌,但是,因为他保护了贵妃娘娘,而且后来又有护驾之功,就算他功过相抵,祝烽没有严惩,只是这些日子不管什么事,都没有再召见过他,进宫办事的大多是那三个指挥使。
果然,这一次又没有他。
祝烽又说道:“这一次,朕让你留在北平,一些小事可以处理的,你就跟他们商量着办的;若是大事不急的,就留着,等朕回来;若是急事,就让人加急送到金陵来。”
“微臣明白。”
鹤衣想了想,说道:“最近应该也没有什么急事,只有一样,就是在西北那边再打开几个通商关口的事。”
祝烽道:“之前,不是已经打开了两个了吗?”
“皇上也知道,之前一直没能跟西域通商,不管是咱们大炎王朝内部,还是西域那边,其实都是有需要的。”
“……”
“如今总的算起来已经打开了四个关口,但比起他们的需求来说,还是不够。”
“……”
“尤其是马匹、香料,这些东西格外的火热。”
“……”
“臣听说,边塞甚至还有专门的马市。过去皇上还在北平镇守的时候,因为马匹的种性不好,不是也经常派遣私商去套购吗?”
“哦……”
这些事,他们没有告诉过祝烽,所以他现在才知道,自己曾经做过这样的事。
顿时有些得意。
不得不说,自己,还是很灵活变通的。
中原的马匹的确是不如西域的马匹高大健壮,若只是达官贵人相互攀比也就罢了,但对他来说,装备骑兵,这些马匹是最重要的。
当年,倓国之所以能占领中原,纵横驰骋那么多年,就是靠他们的骑兵。
而自己能跟他们打,显然也是因为意识到了步兵对骑兵完全居于弱势,必须得训练自己的骑兵,并且,通过黑市套购了许多的良种马匹,才让他的骑兵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想了想,说道:“通商关口肯定是要开的,但也不能一下子就打开太多。要知道,打开一个,情况就复杂一倍,打开两个,情况就复杂十倍。在出现问题之前,我们要先把规矩定下来。”
“微臣明白。这一次皇上去金陵,微臣会跟中书省的人商议,将通商事宜再制定得细一些。”
“很好。”
祝烽满意的点了点头:“你下去吧。”
“微臣告退。”
等到鹤衣离开,祝烽拿起玉公公奉到手边的茶,喝了一口,然后问道:“你去冷宫那边,也碰到皇后了?”
玉公公原本在帮他整理御案上的文书,一听他问,急忙说道:“没有,奴婢过去的时候,皇后娘娘已经离开好一会儿了。倒是——”
“什么?”
“倒是遇上魏王殿下了。”
“哦?”
祝烽低头喝着茶,听到这句话,眉心微微一蹙,抬头看向他:“魏王?”
“是的。”
对于这个儿子,祝烽的感觉要比对别人都更复杂一些。
他对他的记忆不多,但是,按说父子天性,一见到自己的孩子,应该会有父爱的感觉油然而生,可是,当初他从混沌中寻回自己的神智,在皇后和鹤衣的帮助下重新认识周遭的人和事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对他并没有太多疼爱的感觉。
当然,在玉公公告诉了他当年的事之后,他也有些明白了。
且不说这孩子的品性如何,是不是自己喜欢的心性,光是想着他的来历,心里就像是有一根刺。
所以,他对他的心情,是非常复杂的。
而这些日子,皇后做的事,他也看在眼里,自从知道秦若澜将祝成轩的身世告诉了自己之后,皇后对魏王的态度就疏远了很多,而且积极的选了一些采女入宫,显然,已经在找人替代魏王的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