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不伤一愣,诧异的抬起头来望着他。
祝烽一字一字的道:“她,与你何干?”
“……!”
黎不伤的面色一凝,有一种被人用刀子硬生生的捅进心脏的感觉,一瞬间,心脏剧烈的收缩,让他的呼吸都变得局促了起来。
喉咙梗了半晌,他沙哑着声音道:“是。”
祝烽又冷冷的瞪了他一眼,这才慢慢的抬起手来,揉着自己的眉心,也遮住了眼睛。
可是,那种让人窒息的压迫感,还是悬在头顶。
黎不伤站在他面前,沉默了一会儿,又说道:“皇上,微臣需不需要带领锦衣卫的人,继续在城中搜捕。”
“城中?”
祝烽冷冷道:“他们得了手,还会继续留在城中?”
“那,微臣可以立刻带领人马出城搜寻,将功补过。”
“出城?金陵城四通八达,你知道他们会去哪里?”
“……”
“还是你认为,他们会留在路上让你追捕?”
“……”
黎不伤被他问得哑口无言。
祝烽的目光透过指缝,阴沉的看着他,冷冷道:“不要以为经过了历练,成为了锦衣卫的指挥使,你就了不起了,多的是你不懂的,也多的是可以取代你的。”
“……”
“你,好自为之!”
听着他的训斥,黎不伤低着头,脸色微微的有些苍白。
“……是。”
他到底还年轻,哪怕再是沉稳的样子,在面对祝烽的训斥的时候,心情还是止不住的低落,更有一种无法宣之于口的屈辱感,可他咬着牙忍耐着,说道:“那皇上,这件事——”
“朕自会让人处理,你不必多问。”
“……”
“这些日子,也不用进宫来回话,好好回去思过!”
“是。”
他行了个礼,便准备出去,可是走到门口,又有些踌躇的回头看了一眼,祝烽一只手撑在额头上,冷冷道:“还有什么事吗?”
“没,没有。”
黎不伤刚一转身,就看到玉公公带着礼部尚书严故,还有两个侍郎走了进来。
他们对着他匆匆的一拱手,然后走进去。
“微臣拜见皇上。”
祝烽仍然保持着刚刚疲倦的动作,连手都没抬一下,冷冷的说道:“朕要册封康嫔为妃,你们下去拟旨,马上办!”
说完,便不开口了。
严故他们几个人都呆住了。
要知道,册立妃子还是一件大事,尤其是刚刚大慈恩寺的祭祀没能完成,这么短的时间内,祝烽又要册封妃子,这——
严故小心的道:“皇上,这,是否太过仓促?”
“……”
“旧皇宫这边东西都不齐备,不宜举行册封大典。”
祝烽冷冷的说道:“不必举行大典,只要有一道册书,将她册封为妃就行。”
说到这里,他像是咬了咬牙,冷哼一声道:“朕的后宫嫔妃的确凋零,才会让一些人——有恃无恐!”
第1286章 天大的恩宠
祝烽冷冷的说道:“不必举行大典,只要有一道册书,将她册封为妃就行。”
说到这里,他像是咬了咬牙,冷哼一声道:“朕的后宫嫔妃的确凋零,才会让一些人有恃无恐!”
黎不伤站在门外,听完了里面的话,转身面无表情的走了。
而一听这话,严故他们几个面面相觑,都不敢开口。
显然,这话是说贵妃。
这件事,好像也是做给贵妃看似得。
不过只这样一想,几个人又下意识的摇了摇头,将这种荒谬的想法甩开。
皇帝要册封谁为妃子,自然是因为喜欢,怎么会是做给谁看?只不过,皇帝的宠爱也就是这样,来得快去得也快,就像之前册封贵妃,力排众议谁的话都不听,现在,不也打入冷宫了吗?
于是,几个人唯唯诺诺的应了。
就在这时,玉公公来报,成国公吴应求到了。
听到这个消息,礼部的几个人都退到了一边,祝烽稍微打起一点精神,就看到吴应求消瘦的身影走了进来。
礼部的几个人对着他拱手行礼:“国公。”
不过,吴应求一进来,立刻就跪拜在祝烽的面前,磕头道:“皇上,老臣有罪,老臣有罪。”
祝烽仍旧靠坐在椅子里,只有一只手搭在桌案边沿。
“国公,何出此言?”
“皇上对老臣信任有加,将大慈恩寺周围的防护交给老臣,可是老臣却——老臣罪该万死!”
“……”
“请皇上赐老臣一死!”
祝烽看了他一会儿,平静的说道:“国公起来吧。”
“……”
“这件事,朕也没有告诉国公,是事先有安排的。”
“……”
“这两天,多亏了国公主持大局,才没有让前朝混乱,朕还没有嘉奖国公,如何会惩罚你呢?”
吴应求仍然跪在地上不动,祝烽对着玉公公使了个眼色,玉公公急忙过去扶他。
老人家踉跄了几步,才勉强站稳。
祝烽道:“国公当年就跟随高皇帝南征北战,创下我大炎王朝的不世基业,高皇帝无数次在朕面前提起你的忠心,朕又如何会为这一点小事惩罚你?这件事,就不要提了。”
一提起高皇帝,吴应求顿时老泪纵横,抽泣了起来。
“多谢皇上。”
“……”
“老臣,老臣,感激涕零!”
祝烽看着他,又看了一眼旁边的严故他们,突然说道:“说起来,菀儿自朕靖难起兵开始,就一直侍奉在朕的身边,这么多年了,她也受了不少的委屈。朕还打算册封她为惠妃呢。”
一听这话,吴应求喜不自胜,原本已经起身了,立刻又跪下去,重重叩拜。
“老臣,叩谢皇上。”
祝烽微笑着看着他:“谁忠心为国,朕看得一清二楚,国公起来吧。”
“谢皇上。”
两个人又说了一会儿话之后,吴应求也谢恩退下了。
他走出御书房之后,原本激动得难以自持,这个时候立刻就冷静了下来。
那双苍老而精光内敛的眼中,透出了一点复杂的情绪。
回头看了一眼那紧闭的大门,他转身离开了。
过了一会儿,礼部的人领了这两道旨意,也都退出了御书房。
两个侍郎望着严故,忧心忡忡的说道:“严大人,这——这样的册封,真的可以吗?过去册封,可不能如此草率啊。”
严故又回头看了一眼已经紧闭的大门,叹了口气。
说道:“不可以,又能怎么样?”
“……”
“幸好这一次,皇上只是要册封康嫔为宁妃,品级还不如康妃,就照着皇上的意思,办了吧。”
说完,他们也离开了。
御书房内,祝烽仍然保持着之前靠坐在圈椅里的姿势,一只手已经抵在眉心,也抚不平那里的褶皱。
他,从来没有这样的疲倦过。
这时,玉公公小心的走上前来,沏了一杯茶放在他的手边,轻声道:“皇上……”
祝烽头也不抬,阴沉的道:“朕现在,什么都不想听。”
“……”
“更不想听人为谁求情!”
玉公公顿时不敢说话。
过了好一会儿,才轻声道:“奴婢不敢,只是,大慈恩寺的祭典——已毕,不知皇上打算什么时候回京。”
之前,还在北平的时候,他们安排到金陵来的行程,祝烽就没有定下回程的时间。
那个时候,大家都不明白。
现在,出了重恩塔那件事,大家才回过神来,他这一次的大典,表面上是要向天下人昭示他身为高皇帝和先陈皇后的嫡子的身份,更深的目的,是要抓住一直在朝中,在民间,与他作对的那只黑手。
只是,功亏一篑了。
如此,就不知他接下来的打算。
祝烽沉默了一下,才说道:“这件事,晚些时候再议。把陈玄他们给朕叫来,朕要问他们的话。”
“是。”
玉公公走了出去。
等到他走出去,祝烽这才端起他放在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
碧螺春,是新进的好茶。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些茶喝在他嘴里,只品得出苦涩,一点甘甜的滋味都找不到,完全不像当初——
一想到这里,他的脸色又是一沉,一股业火从心底里腾了起来。
用力的一掼。
只听“哐啷”一声巨响,茶杯摔了个粉碎。
|
“你说什么?!”
虽然祝烽早就离开了建福宫,但因为刚刚承泽雨露,冯千雁特地又休息了许久,才去沐浴更衣,近中午的时候,才坐在梳妆台前梳洗打扮。
这时,外面传来了消息。
她猛地转过头来,连身后的宫女含香扯到她的头发了都不在意,睁大眼睛,看着跪在地上前来传话的小太监小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