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去哪个铺子看看,提点意见,给他们送些原料。
这年的冬天姗姗来迟,腊月初九这天,大雪纷飞,北风呼啸。
皇宫传来消息,大熙国皇后袁氏--薨逝!
民间百日内禁止婚嫁和一切娱乐活动。
祁修豫因为腹部“旧疾”发作,已经卧床一个多月了。
皇后薨了,他也只得拖着“病体”,在左景殊的搀扶下,去皇宫应付三天,然后被恩准回来休养了。
左景殊虽然说是嘉亲王妃,可是她还没过门,没有封诰,也不用进宫守灵。
左景殊告诫自己农庄和各个铺子里的人,这段时间一定要低调,千万别张扬。
她又开始了每天照顾“病人”,写字画画的生活。
过年了,一切活动从简。
很快春天就到了,春暖花开,又开始种地了。
左景殊现在完全是个甩手掌柜的,她是啥也不干,啥也不管了。
农庄和地里的事情陈强管着,她很放心。
家里的铺子,左景殊也开始放手,她也不缺钱,何必操那个心。
平时和祁修豫骑马到处逛逛,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尝尝各地美食,看到好景致就画下来,它不好吗?
她把绣庄连同家里的绣娘,给了左景让。
“野味居”给了左景恭,利民食铺给了左景俭。
四芳园是给小火的,只是小火还小,暂时她管着,看看四时美景,收收里边的花儿果儿,酿酒,做果脯。
左景殊也不是完全不管事,她在管家里的哥哥弟弟们读书。
当然,大家很用功,不用她督促。
可就是因为太用功了,左景殊怕他们把身体熬坏了,这才要看着他们,按时锻炼。
同时练武,有武艺防身。
然后,再隔三差五地给他们做些好吃的好喝的,帮他们收集资料,淘弄些以前的考试题集。
打听哪里有名师,带哥哥弟弟们去拜访。
还忙中偷闲出去游历两次,让他们增长见闻。
秋天来了,左景殊的婚期到了。
左景殊早就和祁修豫说过,响应上头的号召,一切从简。
简单到什么程度?
左景殊跟着祁修豫,穿着嫁衣,进了皇宫,拜见了太后和皇上,改了口,叫“母后”和“皇兄”。
再去左家拜见左圣通夫妇,祁修豫改口叫“岳父”“岳母”。
送出他们的礼物,也收到了回礼。
然后,回家。不,回嘉亲王府。
祁修豫是等啊等,盼啊盼,总算盼到了他的秋天。
二人进了卧房,帮对方脱了衣服,再然后,一切尽在不言中……
第716章 716 皇上怎么突然想要立太子了?
三年后五月,大熙皇宫,殿试现场。
左家读书的兄弟都站在这里,等待听自己的科举考试名次。
葛敏,伍沫,祖笠也在。
因为他们跟左家兄弟一起读书,左景殊也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兄弟一样看待。
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了。
“大熙某年月日,殿试金榜名单:一甲第一名,左景运,赐状元及第。第二名……
二甲传胪第一名,葛敏。第二名……
二甲第十八名,伍沫……第三十九名,祖笠……第九十九名,左景恭……第一百四十六名,左景俭……第一百八十三名,左景让。
三甲第一名……”
唱名结束,左家兄弟里最最激动的,就是左景让了。
本来他以为,自己就是考上了,恐怕也得是同进士。
没想到,是进士。即使是最后一名,那也是进士啊,他可不想当同进士。
他哪里知道,他估算对了,他本来是同进士的,名次还没排进三甲前十。
祁修致看到左景让的名字时,知道他是左景殊的亲哥,想到左景殊这些年,以祁修豫和他这个皇上的名义,捐了无数的钱粮出来,自己给他哥一个进士出身,也是应该的。
于是,大笔一挥,左景让成了进士。
这还是后来祁修豫告诉左景殊的。
左家四兄弟金榜题名,其中最小的一个还是状元。
左家一下子出名了。
再细一打听,原来是嘉亲王妃的娘家呀,这下名气更大了。
那些有待嫁女儿的世家或官宦之家,都来打听,左家兄弟定亲没有。
一问之下都成亲了,都非常失望。
最小的一个左景运,没有定亲。
不过,左景运早就发话,左家人不到十八岁不成亲,他今年才十三岁,早着呢,不考虑。
左家一门出了四个进士,其中还有一个是状元,左家并没有大肆庆祝,只是请了一些亲朋好友,在“野味居”摆了两桌。
宴席过后,左景殊拉着祁修豫:
“哈哈,祝贺我吧,我的任务完成了,我自由了。
当家的,你快想想,现在可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咱们要去哪里玩。”
祁修豫宠溺地看着自己的小王妃:
“你想去哪里,咱们就去哪里。”
“好,等我回去规划一下。我先把这幅画,送‘墨香斋’去。”
这几年,半村居士的字画名声大震,万金难求。
左景殊不差钱,她卖画,其实就是想验证一下自己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