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圣开已经在考虑,要打点什么样的拜师礼了。
左景恭偷偷问左景殊:
“你怎么打发栾志的?”
在左景恭的印象中,自己这个小堂妹,做事喜欢干脆利落,最大的可能,栾志是被她打跑或打服了。
左景殊淡淡地说道:
“他也许不会来读书了,就是来了,也不会找小火他们的麻烦了,你放心吧。”
左景恭相信左景殊有这能力。
左圣开来找左景殊:
“特特啊,这葛敏也不是咱左家人,他要拜师,你说用不用通知他家人一声?”
左景殊摇头:“不用,他父母就是知道了,只会更加熬煎,担心各种费用。
大伯,我为什么会支持小火交葛敏这个朋友?
因为我们这一辈兄弟中,目前小火是最小的,我哥他们虽然现在能和小火一起读书,未必就会一直在一起。
葛敏不一样,他们同岁,相处得来,以后可能就是生死兄弟,有什么事情互相也有个依靠。”
左圣开不由得想起自己曾经有过的那个孩子,如果他还在,正好和左景让年纪差不多。
每当想起那个孩子和他娘,左圣开就恨左克华恨得牙痒痒。如果不是特特,他们一家,可能还在高台县过着吃了上顿没下顿,朝不保夕的日子。
现在,自己家住上了大房子,买了地,他还做了生意,弟弟娶了媳妇。
老父亲每天乐乐呵呵地有使不完的力气,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咱们家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这是特特经常和左家人说的话,他们都坚信这一点。
想到这里,左圣开动容地说道:
“特特啊,大伯谢谢你,没有你,就不会有我们一家现在的好日子。”
左景殊笑了:“大伯,咱们一家人就不要说两家话了。”
“好,好,以后凡事关于小火的事情,你都可以全权处理。”
他相信左景殊会善待小火的。
两天后,左景殊带着穿着一新的小火和葛敏,还有左景恭四兄弟,来到蒋山长家,行拜师礼,小火左景运和葛敏,正式拜蒋山长为师父,行三叩九拜的大礼。
左景殊代表左家和葛家,送上拜师礼,蒋山长回礼,并嘱咐小火葛敏要勤奋刻苦等等。
这个拜师,和现代学生老师的关系大大不同。
有道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很多弟子要给师父养老送终的。
拜师是大事,本来左景殊想要搞得正式一些,热闹一些,请亲戚朋友吃顿饭,庆贺一下。蒋山长不喜张扬,只得作罢。
离开的时候,左景殊拜托蒋山长,多多关照自己的几个哥哥,虽然他们天赋不如小火和葛敏,好在他们知道用功,也有望榜上有名的。
蒋山长痛快地答应了。
左景殊招收的十七个女工,经过试用,最后又涮掉了四个,还剩下十三个,成为左景殊“景殊”箱包作坊的正式员工。
左景殊的箱包作坊就正式开工了。
第96章 096 你们毛家村,一向这么强买强卖的吗?
曹秀自从来到左景殊家的第一天起,左景殊就递给她一摞花样,让她每天绣半天,剩下半天时间是她自己的,直到作坊开工。
绣花的面料基本上就是绸子和缎子,左景殊的作坊走的是高端路线,不用棉布。
左景殊的大嫂二嫂,朱氏和秦氏,还有左景殊的娘楚氏,这段时间跟着曹秀学习绣花,进步很快。那些对绣技要求不是很高的花样,她们三个就可以绣了。
每天曹秀带着她们三个专门绣花,朱氏和秦氏一替一天管理那十三个女工,指点她们做些拼接缝补的工作。
“景殊”箱包作坊,目前只做女式包包,就是左景殊前世很常见的那些带背带的,手提的或肩背的多格多层包包。
包包上的背带和手提的带子,也是用相同面料做成的,上面绣花。
这些包包一旦卖火了,款式花样和绣工,都可能被模仿,就是这个拉链,是谁也模仿不来的,这就是优势了。
“景殊”箱包款式多,花样多,颜色多,格子多。格子越多,拉链的作用就越大,别人就越仿不来。
“景殊”作为箱包品牌,经左景殊和曹秀商议,决定用黑色和金色的绣线,绣在每个包包的右下角,一个小巧的圆形图案,里边是“景殊”二字。
作坊出品的包包,先全部囤起来,等她给拉链找到合理的出处,再慢慢把包包推销出去。
她还要把“景殊”做成一个系列,“景殊”包包,“景殊”鞋子,“景殊”服饰,“景殊”布艺。
这就需要大批的绣娘。
只靠买不现实,是不是能买到先不说,就算是能买到,万一买了背景复杂的或是别人安插*进来的,后悔都来不及。
左景殊决定,找个合适的机会买一批女孩子回来,让曹秀在这十年里,给自己培养一批绣娘。
为了让自己的员工有归属感,左景殊给在作坊工作的女工,一人做了一套制服,红袄灰裙,鞋子让她们自己做,她给布料。
因为左景殊家离村里有段距离,女工来上工要走好远。
这里冬天经常刮西北风,为了节省时间,也为了女工少受点罪,左景殊中午管一顿饭,就不用女工们再跑一个来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