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成被退亲的灾星,我成了亲王妃_步千里【完结】(838)

  左景殊心情很不错,到家后,就开始安心画画。

  她正在创作一幅山水,已经画了一多半了。

  她准备画完后,拿出去试试,看看自己的画会不会有人欣赏。

  她画得很认真,这可以说是她的第一幅作品。

  她画完了,天也快黑了。

  左景殊把画拿起来认真欣赏,她觉得很满意。

  然后她提起笔来,在画的右上角,竖着写上画的名字:

  《冬山落日图》

  取材于那天和奔雷去西山,后来站在半山腰,看着西边山衔落日的壮观美景。

  属名的时候,左景殊想到家乡,自己盖的那三个连在一起的大院子。

  站在西山远远看去,就像半个小村庄一样,就叫“半村居士”吧。

  她又提起笔,认真地竖着写上落款:

  半村居士画于大熙某年春

  写好后,她看了又看,哎呀,少了一样东西,她没有印章。

  左景殊小心地把画卷了起来,找了个画筒把画放进去。

  第二天,左景殊把画筒放进背篓,她背上背篓去了至宝斋。

  “董爷爷,我又来了。”

  “丫头来了,喝茶。”

  董琢秋正在喝茶,左景殊笑着也喝了一杯。

  “董爷爷,你珠宝行里,应该有雕刻师吧?”

  “有啊,你要刻什么啊?”

  左景殊说道:“我画了一幅画,写上名字才发现,我没有私章,我想刻一个。”

  “你会画画?”

  左景殊笑了:“正在学。”

  “带了没?拿出来我看看。”

  左景殊把画筒拿出来,打开,递给董琢秋。

  老爷子把画展开,只看了一眼,就叫了声:

  “好!”

  然后,他细细地欣赏起来。

  好半天,他问左景殊:

  “你有刻印章的材料吗?”

  “有。”

  左景殊掏出几块刻印章的材料。

  董琢秋拿起一小块方形的鸡血石:

  “这个你用倒是正好。丫头啊,你准备刻什么字啊?”

  “董爷爷,‘半村居士’。”

  董琢秋确定了是哪几个字后,就起身去多宝格里,拿出一套雕刻工具,他要亲自给左景殊雕刻印章。

  左景殊很是感激,她陪在董琢秋身边,默默坐着,不发出一点声响。

  时间慢慢过去了,董琢秋鼻尖开始冒细密的汗珠。

  左景殊也不敢有大太的动作,她慢慢起身,拿着茶壶出去了。

  她端着茶壶回来后,先给董琢秋倒上一杯,才给自己倒了一杯。

  董琢秋闻到了茶香,放下了雕刻刀,端起茶来喝了一口:

  “好茶。好像不是咱们大熙的茶吧?”

  左景殊点头:“土土亚的茶。”

  “难怪这么好喝。丫头,再给我来一杯。”

  左景殊又给他续上一杯。

  喝完茶,董琢秋一鼓作气,把剩下的部分雕完了。

  左景殊拿起来一看,刻得太漂亮了。

  这是个凤头印章,凤凰刻得简约大气,“半村居士”四字刻的是梅花篆字。

  左景殊很喜欢,拿着印章看了又看,爱不释手。

  董琢秋送了她一盒不退色不怕水的印泥,和一个装印章的小盒子。

  左景殊打开画,找到属名的地方,把印章蘸好印泥,慢慢摁了下去。

  现在,这幅画算是完整了。

  左景殊把印章装盒子里,和印泥一起都收了起来。

  她掏出一小包茶叶:“董爷爷,我看你很喜欢喝这个,送你一些。”

  “好,好。”

  董琢秋高兴地收下了。

  “丫头啊,这画你有什么打算啊?”

  “我准备卖了它。倒不是为了卖钱,我就是想看看,我这画值多少银子,现在我的画技是个什么水准。

  董爷爷,现在一幅普通的山水画多少钱?名家的画多少钱?

  咱们京城最大的画斋是哪家?”

  董琢秋向她一一做了介绍。

  左景殊豪气地一挥手:

  “名家的一幅画要五百到一千两,我这幅画,我就要它一千六百六十六两。

  我让画斋的伙计帮我记一下,看到我的画,别人都说了什么。”

  董琢秋点头,这是个不错的主意。

  去画斋的,都是行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的。

  收集起来,就是对这幅画的中肯的评价了。

  左景殊离开至宝斋,来到京城最大的画斋《墨香斋》。

  “掌柜的,有人让我帮他卖画。

  价钱已经标好了,卖画的人说,这幅画要挂在你们画斋显眼的地方,挂一天他给你们一两银子,直到这画卖出去为止。

  如果这画卖出去了,他会给你们画斋一成的费用。”

  掌柜的一听,还有这好事儿呢?不管是不是能卖出去,自己都有钱赚啊。

  他立即点头答应。

  左景殊又说:“人家可是有条件的,你们做不好,人家是不会给钱的。”

  掌柜的点头:“你说。”

  “这画只能看不能摸,不许弄脏了。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你们要听听来看画的人都说了什么,然后悄悄记下来给我。能做到吗?”

  不就是偷偷写几个字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爽文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