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两个桶从空间里拿出来:
“开伯,开门,我是特特啊。”
“来了。”
左景殊走进了院子,简单说明一下喇咕的事情。
左圣开很高兴,自己的卤味儿又多了一个品种。
左景殊看到何氏在帮忙,庄户人家,没有那么娇气,注意一些也就是了。
左景殊告诉何氏,这个喇咕应该怎么做,然后倒出一盆,让他们做着吃,剩下的,她帮忙全给蒸上了。
看着这一锅红彤彤的喇咕,左圣开笑道:
“别的不说,就这颜色,看着就喜庆。”
左景殊点头:“开伯,这个喇咕,一文钱一个,告诉他们,这可是下酒的好菜,慢慢吃,越吃越香,剥下来的壳熬汤喝,也是很鲜的。”
左圣开以为自己听错了:
“特特,你说这个喇咕怎么卖?”
“开伯,你没听错,就是一文钱一个。十个喇咕将近半斤,也就是说,这喇咕才二十文一斤,够便宜了。”
如果不是没有本钱,左景殊都要卖四五十文一斤。
其实主要吧,还是这地方太小,不富裕,如果在省城或京城,你就是一两银子一斤,只要东西好吃,估计也大把的人买。
听左景殊这么一说,左圣开也觉得卖得不贵,他的卤味儿还三十文一斤呢。
当左圣开吃了喇咕以后,也不说卖得贵了。这也太好吃了,如果不是要卖,他相信他自己就能吃一大盘子。
又喝了一碗喇咕熬的汤,太好喝了,他一脸的满足啊。
因为今天多了一大桶喇咕,怕左圣开一人儿忙不过来,左景殊回去把二哥左景良叫来帮忙。
二人赶着马车走了,左景殊因为起了个大早,回家睡回笼觉去了。
第61章 061 我能见见这个曹秀吗?
中午,左圣开和左景良卖了卤味儿回来,直接来找左景殊。
左景殊看到二人喜气洋洋的样子,就知道喇咕应该卖得不错。
左景良是第一次卖东西,特别地兴奋:
“特特啊,开伯真的是太厉害了,他站在那里一吆喝,很快就来了一帮人,但是,都是看的,没有买的。
开伯就说免费试吃,一个喇咕掰两截,一人给一截。这些试吃的人都买了,五文十文的,有人买了回家去,不够吃了又来买。
还有一个喝酒的男人,买回去喝酒,就两只喇咕,他愣是喝了一大杯。他还说,这是最好的最省钱的下酒菜了,味道好还抗吃。今天,那个喇咕比其他卤味儿卖得快。”
左景殊笑了,“二哥,你就没帮忙吗?”
“我当然帮忙了。开伯给他们拿喇咕,我负责收钱,收钱的感觉真好,一会儿工夫我就收了一小堆。特特,我发现我还挺喜欢做生意的。”
左景殊:我当然知道你喜欢了,每次看到开伯都两眼亮晶晶的,一脸的崇拜相。
“二哥,你平时在家里,没事的时候要和二嫂一起好好学习算术,多多认字,说不定哪天,我找到了别的买卖,就是你大显身手的时候了。”
左景良凑近左景殊,悄悄问道:
“特特啊,你真的还要做买卖?”
左景殊很肯定地说:“当然。如果你做不了,我只能请别人了。”
“做得了,做得了。”
左景良说完,一边加快脚步往家走一边说道:
“特特啊,我回去了,我要去找族长爷爷学算术去。”
“去吧,去吧。”
左景殊很喜欢他这种上进的态度。
看着远去的左景良,左圣开点头:
“景良锻炼锻炼,做生意会是把好手。特特啊,我有两个事儿和你说。
一个是药铺街附近有个店铺要卖,是个两小间,其实就是一大间。
因为做买卖的人没地方住,就隔出来一个小房间住人,另外大些的房间当铺子。
还有一个事儿,就是牙行里有人捎信儿给我,说是他们那里有绣娘了。”
左景殊一听,这是好事儿啊,就随同左圣开一起去县城,先看铺子。
铺子位置不错,房子也不算很旧,买下来把中间的墙壁打通,就是个很宽敞的铺子,就是价格有些贵。
左景殊和卖主谈了会儿,感觉这人有些固执,左景殊觉得,就算自己有钱,也不能当这个冤大头,你既然不肯降价,那就算了。
左景殊让左圣开先回去了,告诉他,自己明天早上还会送两桶喇咕去。
她自己就到牙行去了。
那个牙人看到左景殊眉开眼笑的:
“哎呀,看来你运气不错啊,你这刚刚想要买个绣娘,我这就来了一个。不过嘛,有些麻烦。”
左景殊觉得,只要人好,手艺好,有麻烦就解决麻烦好了。
“你说说看。”
牙人就讲了这个绣娘的事情。
“绣娘叫曹秀,云台县是她的家乡。她嫁在府城,因为她绣活儿做得极好,就一直在知府大人家做绣娘,挣了不少钱。
她男人是个买卖人,也能赚些小钱贴补家用。
曹秀成亲十几年,只生了个丫头叫真儿。
有一次曹秀回家,看到真儿一身的伤,就追问怎么回事。真儿说,看到她爹和一个女人睡在一起,她爹打她,让她不要告诉娘。
曹秀找她男人,她男人不承认有这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