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她会让哥哥们进京来,考皇家书院。
我算了一下时间,院试后,再来到京城,至少需要七八个月。”
季氏明白了:“当家的,这段时间我会尽量多教教女儿,把我的本事都教给她,让她当个好媳妇。”
“好,孩儿他娘,咱们就这么一个女儿,不希望她大富大贵,她在夫家能不受气,夫妻和和美美地过日子就行。
等左家的小子们来了,我一定要好好了解一下他们的父母是啥人。
如果婆婆太厉害,公公又糊涂的话,小子再好,也不能嫁。”
季氏刚刚嫁进董家的时候,身体还行。
她生了董彦槐以后,家里发生点变故,她着急上火月子里没保养好,落下了病根。
然后,就一直没怀孕。
直到董彦槐十三岁的时候,她才生了董依慧这个老来女。
生了女儿后,她的身体更不好了。
慢慢地女儿大了,多亏了女儿的照顾,她才能活到今天。
正因为她的病,也因为家里没人,女儿十八了还没有定亲。
老夫妻俩和董彦槐都觉得愧对董依慧,都想给她找个好女婿。
“当家的,你说得对,就这么办。
再过几天,我三嫂生辰,我领着闺女回娘家给她庆生,让闺女见见世面。
用不了多久,我二哥又要当爷爷了,我也回去看看,也带着闺女。”
董琢秋提醒季氏:“到时候,你就说领闺女出来见见娘家人。
可别让人家以为,你是带女儿出来给别人相看的,毁了女儿的名声。”
“我知道了。”
董彦槐走了进来:“爹,我找你有点事儿。”
第582章 582 怎么做?找那丫头问问不就行了。
父子两个到书房谈话。
“爹,邬先生明天就要回去了,他没找到神医。”
董琢秋点头:“神医神出鬼没的,哪是那么容易找的。”
“爹,这个邬先生在南边可是帮了我不少忙,他跟我来京城,我也帮他找了神医很久,可惜没找到。
他的儿子,怕是熬不过半年了。”
董琢秋问儿子:“你的意思是……”
董彦槐也有些犹豫:
“爹,我是这么想的,我看我娘喝了那丫头的酒,这病好了大半。
不知道这酒对邬先生的儿子是不是管用。”
“你准备和那丫头要一坛酒,送给邬先生啊?”
“是啊爹,可我又怕不对症,不但没治好邬先生儿子的病,却要了他的命,我不是好心办坏事了吗?
所以,找你商议一下。”
董琢秋也有些为难了:
“这个酒,又不是仙丹,应该不能包治百病吧?”
“爹,这个道理我也懂,这不是病急乱投医嘛。
我真的想帮帮邬先生,又不知道应该怎么做。”
“怎么做?找那丫头问问不就行了。”
左景殊被董彦槐找来:
“丫头啊,我有个朋友有个儿子,今年二十六岁了。
他从小身体就不好,瘦得只剩下一把骨头了。
他们家找了很多大夫都不中用,我朋友就跟我来京城,希望能找到神医给他看看。
我和这个朋友一起找了很久,都没有神医的消息。”
左景殊心说,牧清庐现在,没准儿已经跟着师父,带着湛无秋到天齐或别的什么地方去了,哪那么容易被找到。
“后来,我想到了你的酒。我娘喝了酒,病好得差不多了。
不知道我朋友的儿子,是不是也能喝这个酒。”
“这个朋友对你很重要?”
“我在任上,他帮了我很多。”
“他儿子看了很多郎中,郎中都怎么说的?”
“胎里不足,气血两亏。他们家里也曾给他用过人参,好像效果不太好。”
左景殊给董琢秋的药酒,确实是根据牧清庐的配方泡制的。
而且,里边用的药材,用的都是最好的。
尤其是山参,用的是百年以上的。
听了董彦槐的描述,左景殊觉得,这药酒应该能给他朋友的儿子喝。
因为,这药酒里,一共有十几味珍贵的药材,经过特殊的炮制,再用烈酒在她空间里泡了一年多,能治不少虚症,效果是非常好的。
左景殊笑了:“董叔叔,我这酒你可以拿给你的朋友,叫他给儿子喝。
至于是不是能治好他的病,就看他的运气了。
不过有一点我可以保证,假如不能治好病,病情肯定也会减轻不少,会给他赢得足够的时间找到合适的郎中。”
董彦槐一听大喜:“丫头啊,我朋友打算明天就走。
因为路太远,他不敢耽搁,就怕回家不能见儿子最后一面。
所以,我想跟你回家拿酒去。
因为我们家里这两坛酒,已经开封了,送人不太好。”
左景殊转身从带来的背篓里,拿出一坛酒:
“这是我答应董爷爷的那坛酒,你快送给你朋友吧。
你告诉他,一次别喝太多,一小勺就行。
然后,每过半个月加半勺。
等加到一次喝三小勺的时候,就不用加了,直到把酒喝光。”
董彦槐抱起酒坛子就走了。
他见到了邬先生,把左景殊的话对他说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