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沧海浮珠_一灯人【完结】(137)

  回过头,李昭滟也同她笑:“柳姊姊,现在人简直不要太多, 我们暂时别过去。”

  范渺渺只好站住脚, 想了一会儿,她问柳令襄:“你刚才瞧见二爷没?”

  柳令襄对她的话向来信服,闻言张了张望,然而四周全是难民, 倘若混进一个衣冠整洁的人,会很显眼的, 但是没有。她疑惑道:“二叔他信道的, 怎会来此?是不是你看错人了?”

  那人影几乎是一闪而过, 兴许就是自己看错了吧, 范渺渺一笑, 就此揭过不说。

  那日古刹外始终有源源不断赶来的难民, 挤也挤不进去。柳令襄与李昭滟几人后来商议一番, 索性向古刹布施香火钱, 在佛前长点一盏灯, 为亡者们超度。

  ……

  ……

  在官府的大力安抚之下,京畿附近的县、乡接纳大量难民,安排他们从事本县、本乡的劳役工作,赚得一家温饱,大大缓解了京师的压力。新亭的货物也赶在京都入秋之前运了过来,柳家经营的店铺盘点完损失,恢复营业,一切步入正轨。

  然而,民间不知何时开始盛传一种隐秘的流言,据称百川沸腾,山崩地陷原是上天警示,乃是用兵之罪——最后这句,显然有人对王师北征不满,于暗中将舆论发酵。

  最开始,柳令襄对这些迷信还不以为意,反倒是范渺渺悒悒不乐,总是会想起那日在西郊古刹外见到的人影。按理说柳二不该现身在那才对,但那身影实在熟悉,叫她夜里辗转反侧,睡不安枕。

  后来一日,她将晏庄约出,还他木牌。

  晏庄接过木牌明显神色不对,她一向了解他。但是他没说别的,只笑笑,将木牌收好。

  本来依范渺渺的性情,他不肯说,自有他的用意,她绝不会勉强的,但是这日也是奇怪,也许是疑惑在心头萦绕太久,她偏偏就问了出来:“先生,这木牌是什么?我看上面纹样很特别,好像从没见过。”

  她问,晏庄自无不答,沉吟半刻问道:“你听说过太平社吗?”

  “太平社?”范渺渺微怔,就算她不闻世事,也偶尔听过他们的名头。尤其在蟹市秋后问斩的,多有太平社中人。据说是民间的邪教,官府对他们深恶痛绝。

  “这是太平社中大人物的木牌。”晏庄平静陈述。

  “是柳无意?”

  几乎是下意识的反应,范渺渺张口答道。

  “怎见得不会是我?”晏庄不置可否,反而有些好奇。实话说,坦然说出木牌持有者,除却不愿对她撒谎之外,还带着一点小小的试探:如果真是我的,你会对我失望吗?

  但范渺渺就是对他有种笃定的信任:“你不会为邪教做事。”

  “也说不定……不然,这木牌何解在我手中?”

  他是一定要知道的样子,简直傻气。范渺渺忍不住笑说:“那我只好得罪在先,因为你这样的一个人,向来矜傲,邪教蛊惑人心,人人看低,你决对不肯同流合污,有失身份的嘛。”难得她也肯取笑两句,晏庄也笑了。随后听她郑重问道,“至于木牌,想必是柳无意给你的吧?你们平常也没有太多交集才对,莫非,是他胁迫你了吗?”

  她脸上切切关怀,仿佛柳无意是多么穷凶极恶的奸宄,但明显忘记,她自己眼前这人城府之深,才更值得提防。

  晏庄心中莫名感到暖意,说柳无意那点微末道行,在他看来,还不上道:“正好我也需要借机了解太平社的底细。”然后不免就笑,“原来我这人在你眼中又自负又倨傲,怎么听着不像是赞美的话语。”

  “哪有,你故意曲解我。”

  两人一笑作罢,晏庄言归正传,说道:“太平社如今内斗正激烈,柳二分身乏术,一时管不到柳家。你不必担心。”

  原来,他早看透了她的忧虑,那么他刚才是刻意打趣,活跃气氛吧?

  这般体贴,颇使范渺渺感激,想了一会儿,决定对他如实说道:“其实我早有发现,柳二不是柳二,我想,真正的柳二爷已经亡故,现在这人是他的冒牌货。只是不知为何,柳家上下对他都没有疑虑,唯独柳衔霜……我起先还想,兴许两人是有相似之处,直到今日听你说起太平社,不免要道一声原来如此。”

  晏庄点头:“太平社中也宣扬道教教义,想必柳二爷所求之道,至始至终都是谎言。那些人早早就相中了柳二爷的样貌,方便他们日后危急时刻,狸猫换太子。”

  真相若是如此,那么,柳无意此人实在可惜。

  晏庄思索半晌,问道:“那人是否察觉出你也不太对劲?”

  有着相同的际遇,确实更容易引起他的猜想。范渺渺回想之前,假的柳无意对她尽管说着莫名其妙的话语,不像是有戒备之心的样子。她慢慢地摇了摇头,说道:“应该没有吧,毕竟我和他的情况还不太相同,但正因为他并非柳家人,所以压根不能指望他对柳家有恻隐之心,对我们手下留情。先前府上设宴,我听说他向令襄要钱,现在想来,多半是为你说的社内斗争所用,但令襄决计不会答应。我本就担心他们会因此起了冲突,现在又牵扯进太平社,委实是一筹莫展。”

  其实在晏庄看来,柳二不成气候,反倒是他背后的太平社才合该多多警惕。但是,柳家至今相安无事,想必异色瓷销往海外的那笔金银,尽数入了柳二的私账,太平社内是一概不知的。

  但她现在对于柳二完全是存有心结了,晏庄请她只管放心好了:“我安排将军府的人时时刻刻盯着他的,谨防他对你和柳令襄有不利之心。”

  范渺渺谢过他的关怀,然后说起近日甚嚣尘上的流言,晏庄说道,皇帝在朝堂之上大怒,因为北征是他毕生心愿,好不容易等到人老了,足以一搏之时,却无端惹出天灾,杀民数千人,以至人心惶惶,不可终日——仿佛印证这场战争是不义之举。

  但是,兵戈既逼,虽悔何追?当务之急,是要一场胜利,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以君权对抗天命。

  “皇帝急追前线数令,要孟奚之务保此战大捷,就只差没让他阵前下军令状了,好在,朝中还有擅兵事之人,连忙出言阻止,才没闹出如此笑话。”晏庄说起,都觉得荒谬,摇头叹息。

  范渺渺默然了一会儿,说道:“连我不懂兵戈的人,都知道此举不妥。”

  “人老了,被天灾流言一吓,慌了神了。”晏庄说道,“此战本来是十足的稳妥,如今,大军急胜,人心浮躁,恐怕会有变数了。”

  范渺渺一惊,问是为何。

  晏庄解释说道:“大军还在行进,俗话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倘若孟奚之有大将之风,倒也好了,怕只怕他是愚忠之人,一味奉命。”

  “有太子监军,会好些吧?”

  晏庄说也未必:“太子远在千里,他的谋臣,万不敢在此时劝他违背君令。”话赶话讲到这,连他不迷信的人,也不禁微微困惑了。地震的时机未免太巧,此后局面难辨,仿佛掐准了人心。

  话尽于此,两人只剩沉默,为那波诡云谲的未来。

  范渺渺望着他的脸出神,突然很想问,你呢?纵使天命算准旁人心计,那么你呢?你真的甘做倾危之士,看这天下因党争,因战乱而生灵涂炭吗?但她分明还记得那个烧掉眉毛的救火的少年。

  ——然而这是话题的禁区,不可以提。

  其实柳令襄后来也有开玩笑地问,明明和他已经互通心意,怎么还不见他下一步的动作啊?言外之意是他怎么还不上门提亲?

  她只能含蓄地一笑,仿佛听不懂柳令襄的起哄一样。但是内心很清楚,两人立场态度不同,哪怕是在一起了,也不会长久。她惟有无限珍惜眼下。当然对于他而言,也有一层保护她的意思在,她是心知肚明的。

  柳令襄这一年成长许多,见她含糊,哪有猜不出来缘由的?不免有些迁怒晏庄,对她也常怀不忿,但她人就是这样,做事太有分界感了,不懂为自己争取,就问他一句,肯不肯放下这无谓的权力斗争,安心过两人的日子,又有什么呢?但她设身处地想到自己,也知道这话很难开口,何况感情的事外人始终无法置喙。

  过得一日,且是一日吧。范渺渺今日听他分解局势,百感交集,对未来感到一阵茫然。

  晏庄很快提出送她回府,范渺渺回过神来,请他自便:“我还要出城一趟,看看龙窑,你要是忙碌,不必理会我。”

  他坚持送她一程,范渺渺便也不推拒,微微一笑说好。两人分别之后,各忙各的事,此后偶尔也会碰头,品茗谈心,不再赘述。

  这一忙起来,日子就过得飞快,她专注事业,暂且把那些忧虑都抛开了,忽有一日,她陪柳令襄视察店铺,看见店前扬起一张旗帜,这在以往是没有的,因此她留心看了一眼,这一眼看完,当下心中咯噔一下,暗道不好。

  第一百二十二章 最了解她的莫过于他。

  踏入店中, 范渺渺佯不经意问道:“令襄,那面旗帜是做什么用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