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沧海浮珠_一灯人【完结】(38)

  范渺渺一个激灵,合上掌心,紧紧捏住拳头,目光凝住,不可置信地抬起头来。柳令襄冲她点头,再次说道:“就是这样。”

  “庄王陵地图。”范渺渺满嘴苦涩,心中却如明镜一样。原来是这个,竟然是这个。

  【作者有话要说】

  被火烧掉了眉毛,真有你的,庄王。

  第三十一章 王陵宝藏。

  庄王陵从不显世, 却有传说经久流传,显而易见是世人觊觎着王陵宝藏,试图一窥。范渺渺前世是守陵人, 自然知晓宝藏乃是子虚乌有,当初在酒馆听说,不过置之一笑, 懒得理会。现在听柳令襄说得郑重其事, 不由得心底一沉, 认为不妙。

  柳令襄看她紧锁眉头, 也道:“有人言之凿凿,说王陵地图就藏在柳家,我有心辩解, 但显然他们都不会相信, 哪怕我真的从没听到谁讲过。”

  范渺渺问:“柳家祖上与庄王……庄王陵有什么干系吗?”

  “你问我,我还正想问你呢。”柳令襄听了,极其幽怨地看她一眼,“我辈分这样轻, 谁会给我知道?你也没听祖父提过?”

  就算柳樟真的跟柳衔霜提过,她也不可能知道。范渺渺没好说, 只是闻声叹气。

  “早知不给你说了, 说了, 不过多一个人忧心。”柳令襄见状也长长叹气, 十分感慨, “这半年里叹过的气, 都赶得上人家一辈子的了。”撇撇嘴, 自嘲一笑。

  范渺渺却是灵光一现, 忽然记起自己与晏庄结缘也是因为庄王陵。那日酒馆, 说书人讲到庄王陵传说,他少见地失态,她因为留意到了,所以唐突地追上去问他与庄王陵的关系。那会儿不觉得奇怪,以为传说各地都有,但后来陆续来了一些大人物,都意在柳家,而且至今没有离开。

  十一皇子代表皇帝,晏庄代表太子,皇帝和太子作为当世最尊贵的两个人,绝不该为一个贡瓷大费周章才是——她早应该想到的。但依旧很不明白,因为皇室怎会不清楚庄王陵的下落呢?

  “你别管这个了。”范渺渺突然道。

  柳令襄顿了顿,郁闷道:“难道你真有办法?”

  范渺渺说实话:“办法倒是没有。”唯一的办法只有献图,但不管世人如何贪图宝藏,她都绝不会让他们如愿,说明献图这条路也不可行。

  看她又陷入思考,柳令襄倒反过来劝她:“不成就不成,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大不了就是被治罪抄家,我倒要看看,将柳家翻个底朝天,能不能找出那所谓的王陵地图。一个死人坟墓而已,真不知道有什么好稀奇的!”

  范渺渺回过神,好笑道:“王陵里有宝藏,世人都贪婪,难道你不心动?”

  说不好奇自然是假的,但想不到要占为己有,因为觉得死人的东西过于晦气,一想,就忍不住从背脊处升起一股凉意。柳令襄绝不肯承认自己害怕,大大咧咧地一挥手,说道:“即使心动,想来也没有大用,不然王陵主人何以最终落得万箭穿心的下场?”

  她张口胡说惯了,没想过要体谅某些人的心情。范渺渺闻之失语,偏柳令襄还要问她一句:“你说对不对?”

  范渺渺含糊答了一声,找借口和她作别,临走前说:“别忘记开年的瓷会还要筹备,而且,与李家的合作也该有一个定论了,再拖恐怕生变。王陵地图我来想办法,总不至于会到抄家砍头那一步。”

  柳令襄很信服她,听见她这样说,当即丢下杂念。隔日听说是李老夫人过寿,特别备上礼物,赶到李府拜寿。芳草巷里的残局已被收拾,走进去只觉得很清净,燕雀也徘徊在枝头不走,想来经过前日的风波,李家低调许多,连给老夫人做寿也没大肆张罗,柳令襄在门房等待通禀时,碰见了同样过来拜寿的鲁少爷。

  听差领他们一起进去。在这风尖浪口,几家家主不便现身齐聚,因此吩咐小辈前来,也在意料之中。柳令襄冲鲁少爷点点头,就算是见过礼了。

  鲁少爷走近她身侧,悄声说:“这一向都说你与李家走得近,我还不信呢。”

  “这叫什么话。”柳令襄说道:“走得近走不近,都是做生意而已。”手指指彼此,笑说,“我们两个现在也走得很近。”

  鲁少爷顿了顿,无奈地笑:“你这张嘴真不饶人。”

  说笑间,柳令襄看见旁边的游廊下面站着两人,一人不认识,以为也是来拜寿的客人,另一人却赫然是晏庄。

  柳令襄只顾着纳闷了,心想真是哪里都能遇上这位庄先生。不过出事那日,幸好有晏庄相护,柳衔霜才平安无事,她事后听到牵云说起,因此特意走过去道谢。

  晏庄停下与别人的交谈,回说太客气了,问道:“柳小姐没有事吧?昨日在衙门听候,没脱开身,不然一定到府上去看望。

  那日虽事出有因,但叫柳小姐独自回去,实在不应该。”

  柳令襄说:“隔日不如撞日,先生一会儿有空没有?”

  晏庄想了想,之后也没事,便和柳令襄约好,半日后到柳府做客。两人寒暄完,柳令襄才看向晏庄身旁那人,也向他和善点头,忽听鲁少爷说道:“咦,李兄,一别经年,这许久没见,倒一时不敢相认。”说罢,难得规规矩矩行了一个礼。

  那人面上始终淡淡的,点了点头,并不作答复,鲁少爷似乎也习以为常,转过头,又和晏庄打过招呼。听差在旁边催促,柳令襄两人与晏庄他们作别,走远了,柳令襄才诧异地问:“那人是谁?我怎么见他眼生得很。”

  鲁少爷稀奇极了:“你会不认得他?”

  柳令襄拱拱手:“请尽管直言。”

  鲁少爷摇了摇头,半晌才说:“那就是大名鼎鼎的举人老爷。”

  原来是李家办宴的主角。柳令襄回想着他的相貌气质,若有所思,心道不像,真是不像,难怪陈老板总是酸溜溜的,这个人气质沉静,在旁边与庄先生交谈,也不见逊色——压根不像满身铜臭的商户子弟。想着,忍不住看一眼身旁的鲁少爷。

  鲁少爷不知她的腹诽,越想越觉得匪夷所思,低声问道:“不是,你真不认得他?你们两家从前好歹也做过姻亲,你姑爷爷可是他亲弟弟,怎么说他也是你长辈,你竟都不认得他?”

  柳令襄随意扯了扯嘴角,说道:“向来只是久闻大名。”以前她年纪小,又一惯和柳衔霜不对付,怎么会去留心与柳衔霜相关的人与事,“何况,我们家如今可没有姑爷爷这号人物,这位举人老爷就算再尊贵,那也论不上我柳家的辈分。鲁少爷,还请你言辞注意些。”她表现出不豫。

  两家都对这桩婚事讳莫如深,鲁少爷虽不知实情,见到柳令襄语气冷淡,也自知得罪了她,连忙告饶。在别人府上,总要留几分颜面,柳令襄就岔开说点别的,算是自此揭过不提了。

  听差领他们到李老夫人面前,两人奉上寿礼,说些讨喜的话,李老夫人面上笑得慈祥,连声说有心了,随后招呼丫鬟给他们看座。柳令襄和鲁少爷对视一眼,坐下陪着说话,对面交椅坐着的一位中年太太,柳令襄认得这是李七郎的母亲,她见到柳家人,神色似乎不快,碍于要应付场面,才没作声。

  连在正式的场合,她也不给好脸色看,可想而知当初柳衔霜嫁来过的是什么日子。柳令襄心里也很不痛快,略微坐了一会儿,起身与鲁少爷告辞离开。

  看着她离开的身影,李老夫人道:“听闻过这位小小姐的事迹,倒很有胆识和心气,比她姑奶奶要好。”言下之意,竟是很满意柳令襄。

  李太太因不满前儿媳,连带着讨厌柳家所有人,因此说道:“柳家的人都最没规矩,从没听说女人当家,跟男人一样抛头露面的。”

  李老夫人刚才连看她许多眼示意,她都没眼力见,现在人家走了,背地里还议论不停,对于这个儿媳,老夫人平日也有些埋怨,闻言不耐烦起来:“我知你心中不喜,但今日是老婆子寿辰,人家有心前来拜寿,你摆个脸色是什么用意?岂不叫人看轻我们李家?何况,女人当家怎么了?老婆子年轻时不也是一手扛起家业,照你这样说,我也有过错?”

  李太太自知失言,不敢说话,但她当场被训,一时也讪讪地,不禁想起已故去的小儿子,眼眶泛红。李老夫人叹口气,本想说什么,见到屋外来人,改了口道:“静儿,赶快过来哄哄你的母亲。”

  那人应声进屋,却是先前在游廊下与晏庄闲谈的李家六郎,如果范渺渺在,也会认出他是那位在城外遇见的帷帽客人。见到他进来,李太太脸色总算好转,询问他去过哪里,用过饭没有……听到说还要出去,难免不高兴:“你一年才回来一趟,还总是不着家,外面哪有那么多应酬?”

  李老夫人听不下去,打断说:“你儿子是举人大老爷了,应酬多难道不是应该?”招手叫李帘静上前,“开年也不远了,应酬可以,但不许荒废学业。嗳,可惜家里出身低,帮不上你什么忙。”提到这个,就说到了伤心之处,李老夫人怨尤道,“我早告诫过你父亲要低调行事,他不听,结果发生这样的事情,平白给人添了话柄不说,还连累你的清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