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十八楼》七楼
七楼给出的面板提示为:
【游戏副本《十八楼》继续。】
【触发主线任务——离开七楼,前往八楼。】
【七楼通关条件:找到开关,并进行投放、观看、思考,完成六楼题目。】
【七楼题目:口口口口口口休息口口口口口。】
【游戏期限:无限期。】
【祝您游戏愉快。】
弹幕仍然活跃。
“诶,是我想的那样吗?非要把休息和痛苦结合在一起的话。”
“不能休息。”
“真服了,游戏现在不杀人了,改成纯折磨是吧?”
“笑晕了,算了,折磨就折磨呗,从小就是这么过来的,活着总比死了好。”
“所以能问一下,这个不能休息是指外力还是内在?”
“怎么说呢,其实两种都挺痛苦的,我两种都经历过,某种程度也算是一种蜕变了,就是不知道游戏会展现哪种。”
“外在就是你很累,你想休息,但是家长不让你休息,他们太信奉一寸光阴一寸金了,连最基本的休息时间都不允许你拥有,内在就是你被他们同化,开始会对浪费时间感到焦虑局促,哪怕休息其实是人类非常正常的一种活动。”
“我感觉应该是前者,后者,我觉得游戏会放在另一层。”
“我也是这么想的,看前面就能看出来,因为家长不给零花钱,从自尊受挫开始,在生存环境无法得到保障的情况下,逐渐发展为偷钱。”
“苦是一层一层往上加的。”
“我算是发现了,就算大家嘴上叫嚣着世界毁灭,但是当游戏真的出现以后,大家还是想活下去的。”
“怎么说呢,经历了这么多,大部分人之所以觉得不在意,或者不放在心上,就是因为在坚持活着,只要坚持活下去,就好像什么事儿都不是事儿了。所以大家其实在面对生死的时候,其实还是想着再熬一熬,总能熬过去的。”
“开始了开始了。”
林与秋按下开关。
七楼再一次变成了家的模样。
女孩从早上七点被叫醒后,快速洗漱完吃了饭,就抱着作业坐在书桌前,除了吃饭、午休和上厕所的时间,她几乎一直坐在书桌前。
从日出到天黑。
直到母亲呼喊她去吃晚饭。
“多吃菜,蔬菜对身体好。”
“嗯。”
“怎么样?作业做完了吗?”
“做完了。”
“有没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我们可以给你报个补习班。”
“差不多能懂,学校老师也会讲。”
“嗯行,学习你得自己上心,哪儿懂哪儿不懂只有你自己知道,遇到不会的一定要多问老师,别觉得不好意思,成绩才是最重要的。”
饭桌上的话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
一家人安静的吃着饭。
吃完饭,父亲习惯性打开新闻联播,等联播播放完,在几分钟广告后,就开始播放连续剧。
女生是被允许看新闻联播的。
但是在电视剧开始播放的时候,女生也没有离开。
母亲在厨房刷完,父亲则是坐在沙发上看一会儿笑一下。
这种不被关注的状态实在是太令人放松了。
直到厨房里的水声停下。
原本还沉浸在剧情里的女生,心脏像是突然被一只手抓住,她有些坐立难安,但是她不想走,于是她一边看,一边紧张着注意厨房里的动静。
终于,脚步声从厨房里出来。
女生的心跳也越来越看。
“怎么还在这儿看电视呢?作业写完了吗就看?”
熟悉的反问句一出来,女生反而才松了一口气,她忍不住辩驳说:“我已经学了一天了,想休息一会儿,看完这集我再去。”
母亲却不同意:“看电视能对你有什么帮助?能让你成绩提高?你又不是人家优秀学生,你要是跟人家一样,我让你看,但你现在能看吗?你的成绩是什么样你比我清楚,你不打算上大学了?”
女生的腰弯了下来,声音也有些低:“就一集,我就看一集,我就是想休息一会儿。”
母亲有些失望:“你现在是学生,是念书重要还是看电视重要?你要是这么想看电视,不如我打电话给你班主任,给你请几天假,让你一次性看个够。”
吵闹声终于惊动了父亲,父亲充当和事佬:“也就看一集,你让小孩看会儿呗,再说了,她这次不是考得挺好的吗?”
“一集?你说的简单,一集电视剧的时间能做多少道题?”
母亲提高了声调:“她在这儿看电视的功夫,别的小孩在写作业,这差距一天天就拉开了!”
战场似乎发生了转移。
可是仔细一看,女生仍然是中心点。
女生抿了抿唇,站起身打断争吵,说:“我不看了。”
然后沉默的回了房间。
关上门,坐在书桌前,却是连一个字都写不下,因为战火并没有因为她的妥协而停止。
外面仍然在争吵。
好不容易的和谐又一次被打破。
女生听着听着就掉下眼泪。
她储存情绪的地方就只有那么一小点儿,现在全被她为什么不能休息的委屈所占据,所以无法分出心神来思考外面的吵架。
委屈。
真的很委屈。
为什么呢?
班里同学老师都在夸她成绩稳定前进,期末也考到了前十名,可是这样的成绩在母亲看来仍然是不优秀的。
不优秀的人是不配休息的。
所以呢?
女生泪眼朦胧的在纸上写下一行字。
“要多优秀才算优秀?”
静默声争吵声戛然而止。
视频停止了播放。
七楼恢复了原样。
弹幕依然在讨论着。
“诶,感觉谁也没做错。”
“这也叫谁也没做错?不觉得大人太恐怖了吗?连一集电视剧都不让看,那是人不是机器啊,我真服了,你们上班的时候喊没有双休要抗议,现在反而觉得一个小孩想要休息不正常?”
“大人的得失心太重了。”
“说到底还是环境问题,你普通人想要出人头地,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拼命学,死命学,考上一个好大学,毕业找个好工作。”
“是这样的,我小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当时确实很不开心,我都有一阵儿抑郁了,就高三的时候,高考压力太大,所有人都耳提面命的,那一年我早上睁眼一醒来就想哭,无缘无故的想哭,虽然实话是好成绩不能逆天改命,但确实能让我生活的好一些,起码在同龄人里,我算是过得很舒服的了。”
“不要倒果为因好吧,这能混为一谈吗?”
“你只是一个幸运的例子,但更多人是不幸的,他们被鞭策着往前走也不一定能考上一个好大学,考上好大学也不一定能拿到一份好工作,当他们不幸的时候,这种精力反而成了压到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你属于成功活下来的,你知道我初中那会儿,有多少学生受不了压力跳楼了吗?难道成绩真的比命还重要?现在社会已经发展成这样了,很多家长都不是唯成绩论就足够证明以前的观念是不对的。”
“但是我觉得这个视频的整体核心其实不在能不能休息上,休息只是我们表面能看到的,但真正最扎人的,还是那句你又不是人家优秀学生。这句话是很恐怖的。因为优秀是一个很抽象的感念,它不单指成绩,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当然,论世俗意义上确实有,但是你怎么能知道每个人心里是怎么想的呢?我曾经的大学同学,算是我见过受这种压迫最深的一个学生了,他在学生会各部门活动,大学成绩还能回回保持第一,奖学金助学金全有,大三还保研了,说实话,这已经很优秀的,但是他被父母打压到一种非常自卑的境地,他对他的一切都不满足,他总觉得自己还不够优秀,反正陷入一个死循环了。”
“所以就是小女孩写的那句,要多优秀才算优秀。”
“我现在已经能预测未来的某一层楼了,真是一环扣一环,有种走迷宫的恐怖。”
“苦啊,熬吧,只要能熬过去,一切就都不是事儿了。”
“而且更恐怖的是,当时明明压抑的要死,但是现在想起来,甚至连自己都没办法和过去的自己感同身受,只会觉得多大点儿事啊,过去了就好了。”
“人不就是这样吗?不然死亡率就该飙升了。”
“所以这次的答案会是什么?”
“肯定不是简单的一句我想要休息了,这种压迫是会不断发展迫害人身心健康的,所以它需要一个引子。”
没有感同身受但了解心理学的林与秋再一次给出了答案。
沈漫把她给出的答案输入进去。
——我真的很想休息,可是休息是
罪恶的。我也不是优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