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人在古代,躺平开摆_桃梨不言【完结】(110)

  她突然想起了什么,“说起来去年你儿子抓周,抓了长枪,太夫人似乎心情很复杂,是不是因为你的缘故?”

  解瑨顿了一下,沉默了一会儿才叹气道:“我原本是要从军的。”

  他儿时好武,本来是打算入伍的。只是战场刀枪无眼,解大哥和解父相继去世后,解瑨一夜之间长大,为了不让母亲担忧,解瑨自此绝了从军的念头,转而开始认真读书。

  幸好他还算有些天赋,又有父亲大哥惠泽于他,短短十年,还真让他蟾宫折桂,考上了进士。

  “解大人原来还文武双全,”汤婵笑眯眯地调侃,“之前我都不知道。”

  解瑨被她说得愈发拘束,他板了板脸,表情严肃起来,“好了,我该起了。”

  汤婵:“你今儿不是休沐嘛,起那么早做什么?”

  “强身健体,贵在坚持,不能懈……”

  解瑨还未说完,突然就脸色一变,声音也变得又沉又哑,“等等,你干什么……”

  “你这里不要处理一下吗?”

  汤婵眼神无辜地看着他,似乎完全不懂这是男人晨起的正常生理现象。

  解瑨耳根的红色迅速扩散到了整个耳廓,他按住汤婵的手,还想说什么,却清楚地看到汤婵藏在眼底的促狭笑意。

  解瑨青筋一蹦,不再忍了。

  ……

  半个多时辰后,天色大亮,这一轮完事,汤婵算是一点力气都不剩了。

  她被解瑨抱着去净房洗了个澡,回来一沾床就又睡了过去。

  解瑨静静看着她的睡颜,片刻后,他脚步无声地取来一把小剪子,在汤婵身前弯下腰,伸手轻轻捏起一缕她的长发剪下。

  随后他又剪下自己的一缕头发,将两缕青丝缠绕在一起,郑重放进了一个荷包,贴身放好。

  昨夜……是他们迟来的洞房花烛。

  做完这些,他才恢复了惯常的表情,转身出门。

  守门的是红着脸的秋月和双巧,解瑨看了她们一眼,吩咐道:“动作小声一点,不要吵到夫人休息。另外去给太夫人送个信,夫人今日身子不适,就不去问安了,二姑娘三姑娘和几位姨娘今天也都不必过来请安。”

  等秋月同双巧应下,解瑨颔首,这才抬步离开。

  ……

  汤婵一觉睡到直到日上三竿,才神清气爽地醒了过来。

  阳光透过窗纸,洒向纱帐,今天是个好天气。

  “夫人醒了?”帐外传来秋月的声音,“您要现在起吗?”

  汤婵表情餍足地伸了个懒腰,“嗯,打水来罢,我要洗漱。”

  秋月应下,双巧上前挽起床帐,汤婵一抬头,就看到了一张红成番茄的脸。

  昨天的动静闹得不小,屋里又要了热水,双巧与值夜的秋月被迫听了一夜墙角。

  但她的表情难掩高兴,秋月也是一样。

  她们这些贴身伺候的,都知道解瑨每回歇在正房,都是睡素觉,如今可好,夫人总算是跟二爷圆房了。

  双巧一看床上乱七八糟的痕迹,脸上红晕更深了。不过这没耽误她麻利的动作,一边收拾,一边还嘟囔道:“夫人,这事儿本来不该我们伺候的吧?”

  秋月跟双巧都是未嫁的姑娘,值夜也好、收拾床榻也好,这些男女主人的私事,本不该她们来做。

  只是汤婵身边没有经过人事的嬷嬷,也没有通房,紫苏这个本该做通房的,被汤婵使唤成了高级秘书,于是便只好辛苦秋月和双巧了。

  汤婵边洗漱边笑:“能者多劳,再说你们伺候我这么久,也该见多识广了呀。”

  小丫头一听,就又要跺脚炸毛,“您还好意思说!”

  那些羞人的书就罢了,夫人竟然还不知从哪里弄来那些奇怪的小玩意儿,而且时不时让她们偷着在屋里点上小火炉煮一煮才用,不能煮的,也要用烈酒擦拭过才算完。

  每回点炉子的时候,双巧都提心吊胆,这般□□后宅的东西被发现,她们可都没什么好果子吃!

  汤婵也知道丫鬟们的担忧,刷牙漱完口说道:“唔,不过那些东西现在暂时用不上,应该可以收起来了。”

  双巧一喜,真的?

  汤婵唇角一弯,毕竟现在她有更好的了。

  至于跟解瑨一起用……以解瑨的性子,乍能接受就怪了,还是缓一缓再说吧。

  太夫人听说汤婵病了,还特意派人来看望,等徽音跟德音下学回来,也手拉手来给汤婵请安。

  面对两个小姑娘真心实意的关切,汤婵难得有点不好意思,正在这时,解瑨也回来了。

  许是害臊,解瑨在外书房躲了一天,直到快用膳的时辰才回来。

  徽音佳音见状,便很有眼色地准备告退,还是汤婵留了她们一起。

  “今儿留在正房用膳吧。”汤婵笑着看向解瑨,变着法地逗他,“多瞧瞧爹爹长长见识,以后才不会被随便哪里来的坏小子骗。”

  俩姑娘没怎么听懂,而听懂了的解瑨则是无奈,“又胡说八道。”

  他看向两个女儿,罕见地迟疑起来。

  解瑨这些年忙于公务,和几个孩子都不熟悉,更不知道该如何跟她们相处,此时颇有被赶鸭子上架之感。

  他沉默了一会儿,尽力放缓脸色,温和问道:“最近如何?”

  两个姑娘连忙恭敬答了,“都好,多谢父亲关心。”

  解瑨年纪轻,官位又高,为了压制住下属,不让人看轻,他早早就习惯板着一副面无表情的面孔,养成了一身严正的气势。再加上平日里又不怎么跟孩子交流,两个姑娘对他这个积威甚重的父亲心存畏惧。

  解瑨对此也没什么办法,只好引着二人多说些话。

  问答之间,两个孩子逐渐感受到解瑨的温和,心里对父亲的孺慕之情最终占了上风,慢慢放下了一开始的拘束。

  原来父亲也没有那么吓人!

  小姑娘们恢复了这个年纪还有的活泼,佳音比徽音更外向些,聊着聊着就说起解瑨过生辰的事:“我们最近在给您准备礼物呢!”

  汤婵在一旁听着,喝凉茶的动作顿了顿。

  是了,解瑨快过生日了。

  说来有趣,解瑨的生辰在七月初七,也就是乞巧节,又称女儿节,离现在不剩多久。

  之前汤婵生辰,解瑨送了礼物,汤婵也要准备回礼才是。

  要说以前,送交往对象和睡友什么礼物呢?

  汤婵不自觉回忆起来,年纪偏大的,就送点领带、袖扣之类的饰品,年纪小点的,就买switch啊AJ啊这些哄小朋友开心。

  这个年头能送点啥呢?

  思来想去,汤婵决定就送块玉佩吧,不会显得过于贵重或是廉价,也很难出错。

  想好之后,第二天汤婵就出门逛街。

  到了玉饰店,各种精美绝伦的饰品琳琅满目,汤婵看花了眼,不知不觉给自己挑了好几样。

  等到付钱的时候,汤婵才回过味来。

  汤适之啊汤适之,你怎么又抑制不住剁手的冲动了?

  象征性地自省完毕,汤婵高高兴兴地拎着大包小包回了家。

  不过还未等汤婵问解瑨生辰的安排,解瑨先问道:“乞巧节想出门逛逛吗?”

  汤婵挑眉,这是约会?

  她欣然应下。

  乞巧当天,汤婵带着徽音跟佳音祭织女、吃巧果,待两个孩子回房休息之后,汤婵跟解瑨出了门。

  街市之上,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十分热闹。七夕是女儿的节日,年轻的姑娘们穿红戴花,腰间佩着五彩绫线结成的角黍、葫芦等样式的饰品,莺声燕语,成群结队逛街市。

  不过看穿着打扮,街上平民百姓家的女儿居多,富贵人家的女眷多是呆在后宅,或是投针验巧,或是喜蛛应巧,或是列巧果乞巧,并不出门。

  故而见到解瑨和汤婵这样打扮的客人,摊贩们一瞧就知道这是大主顾,嘴巴一个比一个甜。

  “一看您二位就知道感情特别好,官人给夫人买支簪子吧!”

  从初一开始,京城就设置了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有牛郎织女的泥塑、年画等等,还有女儿家专用的胭脂水粉和各种饰品。

  摊市上的物品论起贵重,跟银楼等大店铺自然无法相比,只是应个时节的景儿,但解瑨听了摊主的吉祥话,竟是犹豫了一会儿,真的给汤婵挑了起来。

  汤婵也不嫌弃,看了一圈,指着其中一支鹊桥图案的铜镀银梳篦,凑近解瑨对他笑着

  道:“我要这个!”

  远处烟火坠落,如星如雨,灯火辉煌,喧闹声不绝于耳,解瑨看着她眼中的璀璨笑意,似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

  他定定神,抬手将梳篦戴在汤婵发间。

  生活有了新调剂,汤婵连着几天心情都很好,但没过多久,现实就把她飘扬的情绪拽了下来。

  于氏的孩子垚哥儿满月了。

  垚哥儿刚出生身子弱,洗三的时候,解府并不敢大办,怕惊扰了阎王爷将孩子收走,只自家人一起吃了个饭。如今将近一个月过去,在于氏的精心照料下,垚哥儿已经健康了不少,至少满月礼时敢给他办宴席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轻松  桃梨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