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逸婚事艰难,侯夫人就有极大概率能将侄女儿嫁进来,如此不仅能拿捏庞逸这个继子,还能联合侄女儿一起对抗老夫人。
老夫人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她接原身母女来京,就是用汤婵的存在提醒侯夫人,给庞逸娶谭家侄女儿掌控侯府,想都别想!
汤婵不信老夫人真的瞧得上自己,不过是用来威慑侯夫人的工具人罢了。
想通这点,汤婵反而安心了。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好,她一个穷亲戚上门,人家好吃好喝跟养了正经女儿似的招待她,总得图点什么吧,不然汤婵也不得劲,只要不触碰她的底线就是了。
老夫人跟侯夫人婆媳在暗处交锋,大房二房更不必提,看大房的庞妍跟二房的庞盈就知道了,若说两房完全没有嫌隙,不亚于天方夜谭。
总之放眼整个侯府,各有各的心思,一个人恨不得八百个心眼子。
不过……汤婵啧了一声,他们应该在一件事上很是一致——全府的人加起来,怕也没几个真的瞧得上她跟汤母。
哪怕是看着最热情的二房,也不过是表面功夫。
那天汤婵把骁哥儿送回二房,二夫人不仅当面送了镯子,转日又送来了一套头面。
这样重的礼,还不就是为了将帮过二房的情分一笔勾销,划清关系,省得汤婵以后借机缠上来。
汤婵倒是无所谓,这都是些不痛不痒的小事,她也不想热脸贴冷屁股,以后离二房远些就是了。
正想着心思,忽然被通报声打断。
外头一个小丫头来报,“春桃姐姐染了风寒,跟姑娘告两日的假。”
“我知晓了,”汤婵回过神,赏了小丫头几个铜板,“叫她好好休息,不必急着回来。”
秋月从听到春桃告假这事开始便不满地皱着眉头,等小丫头下去之后,对汤婵道:“姑娘怎么不仔细问问?谁晓得是不是真的病了,怕是欺您好性儿,又躲懒罢了。”
汤婵不以为意地笑笑,“她本是老夫人房里前途大好的丫鬟,突然被下放到一个穷酸的表姑娘房里,心里不平也正常。”
秋月无奈:“哪有姑娘这么说自己的。”
“咱们本就是寄人篱下嘛。”
春桃不愿意在湛露院伺候,汤婵看得明白,所以一直不怎么使唤她。
刚开始春桃还做样子伺候梳洗,汤婵便说对方是老夫人的人,哪里敢劳动姐姐做这种粗活,屋中事务并不叫她插手,后来春桃便理所当然般时常告假,哪怕没有告假,也时常找不到人。
汤婵懒得追究,只将她供起来,当湛露院养个闲人罢了。
“这回怕是真病了,”双巧这时插话解释道,“昨儿晚上我瞧见她回来,只穿着夏衫,桂圆说,许是去世子爷院里吃席去了。”
秋月一听就知道春桃打得什么算盘,她眉头皱得更紧,眼里也露出了厌恶之色。
“不必在意她,”汤婵是真没把她当回事,“走,去给夫……去给母亲请个安。”
比起春桃,还是她们在侯府的处境更重要。
汤婵本想将自己琢磨出来的东西跟汤母说一声,提醒汤母别对侯府太掏心掏肺,只是一进汤母屋里,便见汤母对她招手,“来啦?针线房送来了新衣裳,刚想给你送过去,是之前老祖宗特地吩咐下来给你做的,快来试试。”
汤婵笑着应是。
先试的是一件大红二色金羽缎披风,人靠衣装马靠鞍,这样精致华美的衣裳穿在身上,显得汤婵也贵气了几分。
秋月帮汤婵系上带子整理衣摆,“穿在姑娘身上可真好看。”
汤母也觉着好,眼睛不错地瞧,“过几天妍姐儿生辰办宴,不如就穿这件吧?”
“还是算了。”汤婵摇头拒绝,“二妹妹喜红色,过生辰必要穿的,若我与她撞了颜色,怕是有得麻烦。”
汤母想起庞妍的性子,又想起汤婵前些日子说的在学堂发生的事,也说不出话了,“……你说的是。”
几件衣裳一一试过,尺寸都很合适,汤母便叫秋月帮忙收好。
汤婵转过身刚想对汤母说正事,却听汤母道:“老祖宗对咱们这样好,咱们也得显出孝心才是,我寻思着,咱们要不给老祖宗做些针线,虽说定然比不得针线房的手艺,但也是一份心意。”
汤婵话到在嘴里滚了一圈,又咽了回去。
也是,对汤母来说,比起老夫人这个叔母和侯府一大家子亲人,她这个来历不明的外来户才是外人,倒不必为了还没发生的一点猜测跟汤母起争执。
侯府也是要脸面的,反正大面上不会亏待她就是了。
汤婵笑着应了是,跟汤母聊了聊要做什么针线。
二人正说着,老夫人身边的春芽来了。
“见过姑奶奶、表姑娘。”
春芽是来传话的,“府里来了客,老夫人请姑奶奶和表姑娘。姑奶奶和表姑娘去见见呢。”
“……来的是老夫人的手帕交,早年嫁到了保定府,夫家姓宋。宋家是当地有名的清流氏族,出过不少文人大儒,宋家老夫人的丈夫也曾官至知府,只是宋老夫人命不太好,中年丧夫、老年丧子,幸而有一位出息的孙儿,十八岁便中了举,如今正是孙儿出孝,来京举业的。说来宋家跟老夫人的外祖家还有些亲缘,论起来,府上姑娘们得叫这位宋少爷一声‘表哥’……”
春芽在路上跟汤母汤婵讲了客人的来历,说着便到了福禧堂。
待进得屋里,只见老夫人坐在临窗大炕上,中间隔着炕桌,另一侧坐了一位穿着朴素的老妇人,正是宋家老夫人了。
汤婵仔细看去,这位宋老夫人满头银丝,神色端肃不苟言笑,感觉是个板正严谨的性子,也不知道怎么和总是笑眯眯的老夫人成了好友。
除了汤婵,庞家几姐妹也都被叫了来,在老夫人的介绍下挨个见过。
宋老夫人问姑娘们读过什么书、平时喜欢做些什么,姑娘们挨个儿答了,汤婵混在其中,也随大流说了些“女四书”“做针线”的话。
只是不知道是不是汤婵的错觉,她总觉得宋老夫人在问她跟其他人时,都不甚在意她们究竟答了什么,只有到庞雅时,宋老夫人才好像格外认真似的。
等问完一圈,宋老夫人终于露出一个微微的笑来,对老夫人道:“都是好姑娘,老姐姐教导有方。”
这时外头来报,“宋少爷来拜见老夫人了。”
听到这话,姑娘们就要告退。
宋家少爷是外男,她们自然不好等着见面。
老夫人点了头,却留下了庞雅,“雅姐儿不必走。”
庞雅一愣,转瞬便红了脸。
汤婵不由一笑,心说果然刚刚不是错觉,宋老夫人就是冲庞雅来的,她们剩下这些人都是凑数的。
其他姑娘们也明白过来,原来这一遭是给雅姐儿相亲呢!
庞盈给庞雅递去一个促狭的眼神,连庞秀都捂了嘴笑,得了庞雅一个嗔怒的表情。
姑娘们撤到旁边的暖阁,实在忍不住八卦,叽叽喳喳悄声议论起来。
汤婵将春芽的话跟众人说了,庞秀闻
言很是讶异,“十八岁的举人?那这位宋家表哥确实优秀,与解家的小舅舅差不多。”
“解家的小舅舅?”汤婵还是第一回 听说这个人。
庞秀笑道:“是先头嫡母的娘家弟弟,十九岁便中了举。我姨娘总是跟我弟弟念叨,说以后有解家舅舅的一半,她就能乐得闭眼呢!”她弟弟便是早先见过的适哥儿。
庞盈久未归京,也是第一次听说这些,“十八岁对十九岁,宋家表哥岂不是比解家舅舅还厉害点?”
“举人到进士才最难,可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可以的。”一直没说话的庞妍冷不丁道,“解二爷二十登科,得皇上青眼有加,如今才二十有七,便官拜四品,可谓无出其右,你当谁都能比得上?”
庞盈突然被呛,只觉得莫名其妙,“什么‘阿猫阿狗’,二姐姐说话怎么这么难听?”
“实话实说而已,”庞妍语气凉凉的,“怎么,这样听不得实话,你瞧上那姓宋的了不成?”
庞秀吓得瞪大了眼,庞盈腾地站了起来,气得小脸通红,“二姐姐慎言!”
姑娘家的闺誉最为要紧,庞妍的话确实过了。
“开个玩笑而已。”庞妍撇了撇嘴,脸上半点歉意没有。
庞盈深吸一口气坐下,告诉自己不跟她一般见识,汤婵心里摇头,转移了话题。
庞妍不屑地转开视线,然而脑海中却控制不住思绪地想起那道身影。
耳边姑娘们的说话声逐渐远去,庞妍径自出神,不由微微痴了……
第11章
闺阁小姐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闲来无事,便热衷于以各种理由办宴交际,其中必不可少的当属生辰宴。
二姑娘庞妍也不例外。
到了庞妍十四岁生辰这日,天公作美,秋高气爽,是个大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