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多聪慧的人,见丁氏
旁边坐着一个年轻的姑娘,再一听汤婵的话音,便知道自己是被叫来是干嘛的。
她故意袅袅婷婷地行了个礼,娇滴滴对丁氏几个道:“见过诸位娘子。”
丁氏的妹妹脸色一阵红一阵白,低头咬紧了嘴唇。
汤婵的意思很明显——我府上的通房都是这个水平,你何德何能进府?
丁氏笑容也变得有些勉强,她哼了一声,酸溜溜道:“这般妖妖娆娆的做派,能给夫人生儿子么?”
“说得也是。”汤婵也不恼,她看了丁氏的妹妹一眼,“五娘是吧?既然是自家姐妹,进府也不是不行,我也不要求你有什么才艺了,只要立下身契便好。”
丁五娘脸色一变,丁氏也不满道:“夫人是要五娘给你做奴婢?”
她是想送妹妹去享福的,可不是让妹妹去伺候人的!
“我自然是不想的,”汤婵慢吞吞道,“不过可惜,这是外子的规矩。在解家,妾必须有身契,不然妻妾不分,当为乱家之源。”
丁氏这时候哪还不明白,汤婵根本没想过同意,这是变着法子羞辱她们呢!
她脸色变了又变,“我给夫人真心出主意,却没想原来夫人只拿我们当猴耍!”
“你误会了,府上规矩如此,我也有没办法。”汤婵抬起眼皮,“五娘是个好的,等她定下亲事,我给她送一份添妆吧。”
话说到这个份上,丁氏还能说什么?
她强笑了下,对五娘道:“还不快谢谢夫人?”
五娘红着眼圈小声道谢,一旁一直保持安静的夏氏二儿媳见状,赶紧接话圆场道:“哎呦,能得夫人的东西,五娘可真是好福分……”
话就这么岔了过去,好似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般。
等丁氏她们离开,汤婵并没有跟汤母说起这件事。
汤母对汤婵不生孩子这事可是一直耿耿于怀,要是提起丁氏的打算,怕是又要触碰到汤母的心病。
更重要的是,汤婵总觉得这事没完,这家人的图谋不该这么简单才是。
果然不出汤婵所料,第二天,汤婵等来了夏氏。
“我是来给夫人赔罪的。”
一进门,夏氏便满脸歉意道:“我那个大媳妇儿太不晓事,在夫人面前说了胡话……真是,她小门小户出身,不懂大户人家的规矩,您千万别跟她一般见识。”
汤婵不知她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只打太极道:“您言重了。”
夏氏叹了口气,“不怕夫人笑话,我是我家四老爷的续弦,大儿子是前头的原配所出,丁氏也是原配娘家定下的亲事,我一个继母、继婆婆……”
说着夏氏像是刚意识到不对,“哎,说得多了,夫人勿怪。”
她转而问道:“对了,怎么不见夫人带几位小姐和少爷过来?”
汤婵笑道:“他们要上学,不好耽搁功课。”
夏氏语带羡慕,“夫人同他们感情很好吧?”
汤婵不承认也不否认,只笑道:“孩子们都是懂事的。”
“孩子再懂事,您肯定也不容易。”夏氏叹道,“后母难为,多管一点说你故意搓磨,少管一点说你故意不上心,总之怎么也不对,心里的苦可都自己知道……”
若换了个人,听了夏氏这样一番推心置腹的话,说不定就要感同身受地对着夏氏大吐苦水了。
汤婵的心里却是毫无波澜,她端起茶杯品着茶,心说夏氏说这一通究竟是想要做甚?
陪着夏氏说了一会儿废话,一个三四岁的小姑娘找了过来,“祖母!”
她一身红裙,白白胖胖,玉雪可爱,汤婵不由笑道:“这是小侄女?”
“是我孙女慧姐儿,”夏氏疼爱地看着小姑娘,对汤婵解释道,“今日我出门的时候,缠着我说想哥哥了,我就正好带她来看看。”
一旁的双巧皱了皱眉。
哥儿既然已经过继,就不再是小姑娘的哥哥了,可看夏氏的模样,竟然连点面子功夫都不做。
可她们还真没什么办法,小姑娘年纪小还不懂这些,只吵着要哥哥,她们总不能跟一个孩子过不去吧?
双巧憋着气,看夏氏低头问慧姐儿道:“怎么不去找哥哥?”
“哥哥在读书,不能打扰。”慧姐儿奶声奶气地答道。
“好孩子。”夏氏欣慰地笑了起来,“快见过夫人。”
小姑娘跟汤婵行礼,“夫人好。”
“你也好。”汤婵笑眯眯地道。
乖巧漂亮的人类幼崽总是让人心情愉悦的,汤婵跟孩子聊了会儿天,才让人带她下去玩。
等慧姐儿离开,夏氏笑道:“夫人跟慧姐儿投缘呢。”
汤婵笑了笑,“是个机灵孩子。”
“不是我自夸,我们慧姐儿,天生的性子好,”夏氏语气亲热,“您要是瞧得上,不如让慧姐儿留在您身边解闷?”
嗯?这话什么意思?
汤婵微微一怔,随即便听夏氏道:“小娘子和小郎君青梅竹马一块长大,说不定就能成一段佳话呢。”
汤婵这下弄明白夏氏绕一个大圈子究竟是想干嘛了,忍不住摇头失笑。
原来昨日丁氏只是来探路的,丁氏先来跟她商量开屋顶,她不同意,便换夏氏来商量开窗户——不愿意给夫君添妾室,给继子找姻缘总行了吧?
汤婵干脆拒绝道:“我那继子的婚事,怕是轮不到我这个后母插手。”
夏氏连忙道:“若是孩子自己动了心思,还能硬顶着反对不成?实在没有缘分做正头夫妻,做个贵妾也好啊!”
夏氏极力鼓动道:“夫人容我倚老卖老说一句,以后挑儿媳,您可千万要慎重。就像我那大儿子,本来挺好一孩子,结果娶了丁氏之后就被媳妇儿带的愈发不像话——俗话说得好,婆媳之间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夫人有个帮手在,就算是不喜欢的儿媳妇儿进了门,也不怕拿捏不住她!”
“好了。”
闹剧到这里也该差不多了,汤婵扣上茶杯轻叹一口气,“您这主意可真好,算盘珠子都要崩我脸上了。”
夏氏笑容一滞,“什……”
她强笑道:“侄女这话怎么说的?我这也是为你好……”
汤婵笑了,“父兄官职功名皆无,连个乡绅都够不上,这样人家的女儿,谋算未来阁臣嫡长子的婚事,你说这是为我好?”
夏氏有些讪讪,“这不是互惠互利的好事嘛……”
“停。”汤婵打断她的话,淡淡瞥她一眼,“别以为拿捏了老太太,就能顺势拿捏我。我为着母亲高兴,随手养着你那个小儿子无所谓,但你要是打着吸我家血供养你自己家的主意,还是趁早断了这个念头罢。”
夏氏脸色乍青乍白,没想到汤婵说翻脸就翻脸,“好好好,夫人真是不识好人心,我倒要和夫人的母亲说道说道。”
汤婵微微一笑,“我倒想看看母亲听了你的打算是什么反应。”
她端起茶盏,“双巧,送客。”
夏氏一噎,气冲冲地走了。
——汤母是什么反应?
本来见夏氏来访,汤母很是地热情招待,见夏氏脸色不好,还主动开口询问发生了什么,有没有她能帮忙的地方。
夏氏抱怨道:“嫂子,不是我说,你这个闺女也太犟了一些!”
她在汤婵那儿受了一肚子气,恨不得马上寻求到汤母的共鸣,“……她嫁人也有五年多了,肚子没半点消息,这可怎么好?那解家是什么样的人家,一个不能生育的主母,如何能站稳脚跟?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即便是这样,她也不愿意让自家姐妹分忧。唉,毕竟是年轻人,不舍得夫君,咱们都是过来人,倒也能理解,这也就罢了,可是她竟然连继子也不知道好好笼络!我也没说别的,只是建议她早早从家里挑个合适的后辈,跟她的继子培养感情,若是能成就姻缘,那最好不过,毕竟自家亲戚,日后肯定向着她,结果也不知道哪里戳了她的脾气,直接把我赶了出来!您说说,这……”
夏氏有一肚子
的话不吐不快,自顾自地喋喋不休,却没有注意随着她的讲述,汤母的脸色渐渐变了。
“够了!”
突然被一声忍无可忍的高喝打断,夏氏一时之间还没反应过来,“怎……”
汤母涨红了脸,指着门道:“出去!”
夏氏傻眼。
汤母一字一顿道:“给、我、出、去!”
第105章
汤母的性格往好了说是与人为善,往坏了说就是耳根子有点软,优柔寡断,但她有一道不能碰触的底线,就是汤婵。
老实人发起火来往往最恐怖,夏氏从未见过这样的汤母,像是为了保护小兽的母兽,浑身的刺都竖了起来。
她心中生出一丝不妙的预感,赶紧强笑着解释,“嫂……”
“不必再说了。”
汤母却异常坚定地打断,根本不给她开口的机会,“霜菊,送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