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人在古代,躺平开摆_桃梨不言【完结】(59)

  当年解瑨的兄长解磐夫妻意外去世,身后留下了一儿一女,儿子解桢今年二十,如今在国子监读书,这两日特意告假,回家参加小叔叔的婚礼。

  解桢已经在两年前成婚,妻子姓于。因两家母亲交好,二人自幼便相识,中间因解桢随祖母小叔回乡而分隔多年,再次相见时,两人已经从幼童长成少男少女,解桢见了于氏一面,便暗生情愫,后得太夫人成全,顺利娶于氏为妻。

  自成婚以来,二人从未有红过一次脸,感情越发要好,认识的人都说这是一对神仙眷侣,只是还未有子嗣。

  夫妻俩并肩来到汤婵面前问安,青年端正,少妇温婉,果真很是般配。汤婵笑着应了,从秋月手里拿过预先备好的礼递了过去。

  他俩之后便是解桢的嫡亲妹

  妹,她闺名德音,今年十七,已经许了亲事,过年春天便该出嫁了。

  德音相貌端秀,只是似乎很是内向腼腆,看人的眼神有些躲闪,话还没说,脸就先红透了,随即表情就变得更加紧张起来。

  汤婵有些明悟,这姑娘,好像是个社恐……

  她主动对德音露出一个和善的笑,德音这才稍微放松下来,十分不好意思地笑笑,抿唇小声道:“见过小婶婶。”

  汤婵笑着回应,随即也送上了一份见面礼。

  大房的子女见过,之后便是二房的子女要给汤婵敬茶了。

  解瑨除了长女徽音与幼子解桓,还有一个庶出的次女佳音。徽音虚岁六岁,佳音比她小不到一年,二人被奶娘领着,给汤婵磕头。

  两个小姑娘穿着样式类似的红色锦缎小袄,长得都很清秀可爱。看得出来,二人都是被好好教导过的大家闺秀,礼数十分周全,但到底年纪还小,不怎么懂得掩饰眼神,徽音看向汤婵的目光里透着不喜和防备,佳音则是小心翼翼地观察着这个新嫡母,也有些警惕的意思。

  这一切都被暗中看着的太夫人收进眼底,心里不由就叹了口气。

  汤婵倒不至于跟小孩子过不去,换位思考一下,汤婵还挺能理解的,她毕竟是继母嘛,谁没听说过几个恶毒后妈的故事呢?

  两个小丫头像是两只小仓鼠一般如临大敌,汤婵心里非但没觉得讨厌,反倒她俩这模样还挺有趣的,不由微微笑了笑。

  她没想做讨人欢心的模范继母,也不指望继子女能对她这个继母多么感恩戴德,故而只当做什么都没看到似的,笑着受了两个小姑娘的礼。

  桓哥儿还是个不到周岁的奶娃娃,走还走不稳,只会咿咿呀呀,奶娘抱着他给汤婵行了礼,替他敬了茶。

  汤婵一一接过三个孩子递上的茶盏,挨个抿了一口,随后送出了见面礼。

  等一家人各自见完,众人起身出门,向位于解府东北处的小祠堂而去。

  解家的祖籍在山西,京中解府的小祠堂并不是宗祠,只是用来供奉谢阁老以及解磐夫妻的牌位。

  等解瑨与汤婵在牌位面前磕过头敬过茶,认亲礼总算走完了。

  时辰已经不早,太夫人招呼着众人一起回松鹤堂用膳。

  厨房早早就备好了菜品,太夫人一传菜,席面立刻就摆了上来。

  汤婵昨天白天没怎么吃东西,晚上吃得也不多,今天又折腾了一早上,如今早就饿了。

  但是想到万恶的旧社会,婆婆还要给媳妇儿立规矩,汤婵心里重重唉了一声,起身准备站到太夫人身后帮她布菜。

  没想到太夫人看出汤婵的打算,提前一步阻止了她,“坐下用膳罢。”

  她温言笑道:“不必伺候我,咱们家不讲那么多规矩。”

  汤婵一听,那叫一个心花怒放。

  既然太夫人客气,那她可就不客气了。

  “多谢母亲体恤。”汤婵向太夫人露出一个感激的笑,随即就稳稳当当地坐了下来。

  “……”

  汤婵瞬间就感觉很多人看向自己的目光变得奇怪起来。

  特别是还年轻的于氏跟德音,城府不深,看向汤婵的眼神透着一点尴尬,显然是没想到,这位新的小婶婶竟然这样实在。

  要知道前头那位最是贤惠孝顺,侍奉太夫人极其尽心。太夫人喜静,不必小辈们每日来请安,一起用膳的机会也不算多,故而哪怕太夫人说过几次不必伺候,前头那位也一直恭恭敬敬地侍奉,后来太夫人见她坚持,才随她去了。

  如今这位一对比,可有些过于鲜明……

  汤婵见状,不由看向解瑨,想请示一下老板怎么说。

  解瑨显然也被汤婵这一下整沉默了,刚想说什么,却听太夫人笑道:“都愣着作甚,再不吃,等会儿菜都要凉了。”

  太夫人也有点没想到新儿媳会如此干脆,心中颇有些哭笑不得。

  不过她说不用儿媳伺候,并不是真客气,所以并没有对汤婵生出不满,只是习惯了许茹娘的处处小心,遇上这么个实诚人,还真有些不适应。

  这么想着,太夫人思及某件事,不禁有些犹豫,但片刻后,她还是在心里摇了摇头。

  等用完膳之后,太夫人便让其他人都回去,只留下了解瑨和汤婵。

  她抿了口茶,缓声问二人道:“几个孩子的去处,你们是如何打算的?”

  许茹娘离开之后,徽姐儿跟桓哥儿姐弟俩就被太夫人接到自己的屋里养着,佳音则是由生母段姨娘照顾。

  如今汤婵已经进了门,按理说,至少嫡出的姐弟俩应该跟着她,但汤婵听出太夫人似乎话里有话,便笑着问道:“母亲的意思呢?”

  太夫人看着她,眼神语气都很温和,尽量传递着善意,“我想着,要不徽姐儿跟桓哥儿,还是先放在我这里吧!”

  汤婵有些意外,解瑨也是微怔。

  “不妥,”解瑨先开了口,皱着眉没有同意,照顾孩子费心费力,他很担心太夫人的身体,“您的身子受得住吗?”

  “有那么多奶妈和丫鬟呢,我又累不着。”太夫人笑道,“我这里平时冷清得很,孩子在这儿,也能热闹热闹。”

  解瑨欲言又止。

  太夫人性子素来喜静,这个理由很有些牵强,但她既然这样说,一定是打定了主意。

  他想了想,转头看向一旁的汤婵。

  太夫人的视线也随着解瑨转了过去。她还想跟汤婵解释一下她的用意,没想到汤婵直接就笑盈盈地应了下来。

  “母亲若是愿意帮忙,那就太好了!我年纪轻,不懂事,更何况是教养孩子这样的大事,您若现在直接就让我接手,我反而要手忙脚乱呢。”

  两个孩子的去处,太夫人不提,汤婵也会试探问问,看能不能将他们尽可能留在太夫人这里。没想到太夫人竟然会主动提起,这可真是意外之喜了。

  听了汤婵的话,太夫人的眉头便更舒展了几分。她柔声道:“你是我们解家认真挑出来的媳妇儿,我对你没什么不放心的,只是你刚进门,事情太多,怕你一时顾不过来,等一切都理顺了,再让两个孩子跟着你也不迟。”

  汤婵笑着点了点头,“母亲放心,我都懂的。”

  第43章

  从松鹤堂出来,天色变得有些阴沉。

  北风忽起,汤婵紧了紧身上的大氅,跟着解瑨往回走。二人步行在抄手游廊,下人们远远跟在后头。

  解府的宅院修的古朴又大气,汤婵正四处赏着景,忽听一旁传来问话:“你为何不反对?”

  汤婵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解瑨这是在问她为什么要同意太夫人的提议。

  她稍微侧过头看向解瑨,不答反问,“我为何要反对?”

  解瑨沉默下来。

  汤婵看他这模样倒笑了。

  “您是不是担心,太夫人不许我抚养孩子,我会觉得太夫人是不信任我,从而对太夫人心生嫌隙?”

  解瑨没想到她会这样直接把话说开,一时愣在那里。

  “您放心,”汤婵眉眼弯弯,“抚养孩子这样大的责任,太夫人她老人家愿意主动帮忙,我感谢还来不及,怎么会生出不满呢。”

  太夫人给她的理由,是觉得汤婵刚进门事情太多,忙不过来,但汤婵知道,太夫人这话未必完全就是全部,估摸着还有别的原因,比如徽姐儿跟佳姐儿对她怀有敌视,太夫人放不下心,又比如桓哥儿年纪太小,若在她这个继母这里出了什么意外会很难说清,但不管坏的好的,汤婵都没什么所谓。

  比起努力证明自己是个好继母,汤婵显然更愿意躺平摸鱼。

  她语气里的轻松和高兴不似作假,解瑨不难听出她话里隐藏的意思。

  只是这样的心思,完全在解瑨的认知之外,解瑨一时之间犹有些不敢确定。

  “若由母亲抚养孩子

  ,外人不免对你有不好的议论猜测,”解瑨问道,“即使这样,你也不在意?”

  “名声都是身外物,”汤婵微笑道,“我只求自己问心无愧。”

  解瑨不由怔怔,不知想到了什么,似乎有些出神。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轻松  桃梨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