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唐时锦道:“几年之前,我刚回京的时候,曾送过大家一回蜂蜜,不知大家可还记得?”
大家顿时就想了起来:“啊,我知道了!几年前一家送了四斤仙蜜!那仙蜜着实是好极了,我婆母多少年晚上少眠的,服了之后,说是睡的着了,连气色都看着红润了。”
“对啊对啊!我也记得!那仙蜜竟有药效!”
唐时锦点了点头:“春蜜补气,秋蜜养元,冬蜜败火,着实是好东西。那蜂蜜是我在江南的时候,我徒弟建了蜂场,亲自养的蜂。不知王夫人可曾见过?那蜜蜂,比寻常的蜜蜂大的多,一只比枣儿还要大些,那些花也都是名种,故此那蜜着实是稀少难得,并非我小气不肯多送,实际上确实是不多的。”
王慎行夫人道:“王爷这么一说,我倒是有印象了,不过并非蜜峰的印象……倒是跟着王爷,吃过头茬蜜,还吃过一回蜂王乳。”
旁人纷纷笑她炫耀。
唐时锦笑道:“虽然不知是不是因为这个,但我唯一服过特别的就是这个了,太医也都说是有好处的。算算也好几年了,我回头问问蜂场还有多少,叫他们运进京来,给大家分一分,就算不为了要孩子,每晚喝一勺,也能养颜养生的。”
大家无不欢天喜地。
得到了最想要的,气氛登时就好了许多,大家也敢说话了。
然后就有人道:“王爷是财神爷,臣妇从几年之前,就一心想着能见见王爷,沾沾财气……如今才终于夙愿得成。”
唐时锦笑着谦逊了一句。
那妇人又道:“听闻如今江南招商,好些人去了海边,可叫臣妇羡慕的紧。不知咱们京城的商人,王爷有什么话可以教导的?”
唐时锦倒是微怔。
财神爷这个话头,是必定会被人提起的,但是这个人提的太‘合适’了,倒叫她有点奇怪了。
唐时锦笑道:“一向见的少,我人都认不全,你是?”
那妇人急起身施礼:“臣妇家老爷是陆可进,臣妇娘家姓周。”
哦,户部尚书陆可进,那是炎柏葳的人。
唐时锦笑道:“原来是陆夫人。”
王夫人笑道:“你不认识她?陆夫人也是极会做生意的,人称万贯娘子。”
陆夫人连称不敢,王夫人笑续道:“王爷,你前些日子才罚了人家的弟弟,如今见了当姐姐的,倒认不出来了?”
陆夫人急跪下道:“臣妇的弟弟素来口舌上轻狂,臣妇骂过他多少回了也不改,王爷罚的好,臣妇是真心感激的。”
唐时锦就想起了那个“翰林院周绍”,便笑道:“陆夫人快起来,你放心,我这个人,一般有事情都是当场处理,从来不事后找补的。”
陆夫人又连连请罪,这才站了起来。
冯氏笑道:“扯了这么多,王爷倒是答答人家的话儿,我们可都等着听呢!”
王夫人也道,“正是,你带着江南商人发财,也捎带手儿拉我等出不得门的妇人一把。”
相比之下,王恂实夫人冯氏更为明快爽朗,王慎行夫人则更为淑婉慧黠,而且王恂实明面上与她关系远,久在阁老之位,如今又是内阁首辅,她来开口,最为合适。
唐时锦笑道,“你既问了,我倒是真有一个稳赚不赔的生意,就不知道你们要不要做了。”
第824章 为了这点钱跑路
这话一说,那位陆夫人的眼神儿就闪了闪。
然后她急笑道:“稳赚不赔,那臣妇等当然想做了!”
又赶忙请罪:“臣妇一听‘稳赚不赔’,就有些欢喜的失了礼数。”
唐时锦笑着表示无妨。
不管是这个陆夫人自己聪明,猜到了什么,还是陆可进嘱咐的,她开口又比两位王夫人更合适。
唐时锦便笑道:“其实此事,在朝上已经议过两回了,我虽然不上朝,但听说前几日王大人提出来,又吵吵了好半天……王夫人,不知王大人有没有跟你提起过?”
王夫人摆手笑道:“我家老爷,朝上的事从来不与我提半个字的,只会说妇道人家懂什么。”
大家都笑了,显然这是大家的共同遭遇。
唐时锦也笑了一声,便续道:“是这么回事儿。如今晋州打仗,闽州造船,这两头全都是烧钱的,先帝爷的性子,大家也都明白,是十分大方的,所以国库就有些周转不开。”
她说的十分坦诚,大家不由得更信了三分,各自静静的听着。
唐时锦续道:“于是我便想了一个法子,以财政阁的名头,向诸位借钱,称之为‘国库券’,按着年限给你们利钱。”
有人问道:“给我们利钱?”
“对的,”唐时锦明确的回答:“给你们利钱,例如三年的利钱是三分,五年是六分,十年是十二分。”
要知道,如今的钱庄,运作方式跟现代的银行是完全相反的,如果你把钱存入钱庄里,钱庄是要按着你存的时间长短,收取你的利息的。
而唐时锦这个,是像银行一样,给你利息。
唐时锦顿了一下,给大家一点时间想明白,一边又慢条斯理的道:“这只是一个临时应急的法子。大家都管过嫁妆铺子,总有一时周转不开的时候,咱们是直接把铺子关了?还是从旁处调一些银子出来周转?其实是一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