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事先没把翁成明收二十六子的消息传出来,他们很可能杀了孩子灭口,可是消息已经传出来了,他们能怎么办?
真杀了,那简直就是在挑衅缉事厂了!
所以他们明知道送一个替罪羊出来,明眼人不会相信,可还是不得不送!
果然,第二天,翁成明的手下,就扭送了一人到缉事所。
这人招认他无意中得知了这对夫妻的情况,又想起了前阵子翁成明还说想再收几个义子……于是就动了恶念,杀了人,然后谎称孩子是捡到的,送到了翁家。
缉事卫也没有多说,直接出其不意的出手攻击。
那人就是一个普通百姓,不会功夫,哪里知道抵挡,当时就被打倒在地。
然后缉事卫检查了他的手,没有练过刀剑的茧子,又叫人把了脉,直接道:“你根本不会功夫,怎么可能在瞬间之内,将一对成年男女一刀割喉?你这分明是替人顶罪!还不老实交待!”
那人吓的,当时就跪到了地上。
这一下子,翁成明是彻底慌了。
缉事厂盛名之下,果然不凡,一句话就试出了真假,他们能查、会查、也敢查,这事儿,只怕瞒不住!
翁成明早就失了风度,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在房中来回踱步。
下手的那个手下名叫刘进,叫他打了一掌,吐了一口血,咬牙跪在地上,不敢抬头。
翁成明最终仍是道:“去,送礼!送重礼!我就不信缉事厂的人,个个都这么正直,真金白银都不收!!”
然而厚厚的银票送过去,缉事厂的人就是没收。
顶头上司就隐于此处,他们傻了才会收他们的银子。
就算戚曜灵不在,他们也不敢收。
他们可是都知道,缉事卫在各地都是有监督机构的,他们都不知道这监督机构在何处!他们敢吗?
而且,就算敢收,他们也大多不会收。
毕竟,如今的缉事厂,在京城,在大庆,声名极好,人人都把他们当成真青天,十分信赖亲近,这种荣誉感,会叫很多人,乐于去做一个真正的好人。
所以到最后,翁成明还是舍出了刘进。
刘进是他的心腹,跟了他快二十年了,一应事情全都是他经手。
所以他招认了是他自做主张,缉事厂也查不出什么。
这情形就如同当日唐时锦查陈识务,因为没有证据能证明,此事跟翁成明有关,所以,就只能“疑罪从无”!
但是这件事情,无疑是让翁永发打消了最后一份犹豫。
毕竟,他若是孤儿,翁成明收养他,对他就是有恩的!
可若翁成明是杀父夺子呢?那就是血海深仇!
其实翁永发年纪不小了,被收养的时候就已经记事了,他确实就是一个孤儿,可是到了这会儿,他当然不会提这个茬儿。
人只会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东西,翁永发不傻,他知道穆云羲是在利用他……可是那又如何?
若不从,就一起死,若听从,就摇身一变成了大官儿!
朝廷就为了奖励他弃暗投明大义灭亲,也会给他一个身份的!至于名声,他们从来就没有什么好名声!
这个诱惑实在是太大了,他怎么可能不动心?
而既然要动手,就一定要做的干干净净!
他先暗中去见了穆云羲,然后,很快就来见了翁成明。
然后他推心置腹的表示,我相信父亲,我感激父亲的养育之恩,但此事闹的如此之大,兄长和弟弟们,只怕都有些疑窦,不知父亲准备怎么办?
翁成明也是老江湖了,心里着急上火,脸上却风度未失,只道:“为父问心无愧!我倒要看看这些小兔崽子们,会不会为了这些流言就不认我!”
“父亲,”翁永发劝说道:“这世上多少事,都是憋在心里不说闹出来的,既然是误会,还是要解释清楚的好。父亲养育我们这么些年,若因为一些流言起了隔阂,却又何必?”
翁成明道:“你想如何?”
翁永发道:“照儿子看,不如找一个由头召集帮众,然后议完了帮务,父亲再把误会解释清楚,也并不会显得突兀。”
翁成明眯了眯眼睛,不置可否。
第883章 一身罪孽死有余辜
翁成明再是老奸巨猾,也想不到翁永发准备用阖帮的血染他的官衣……他自认为看清楚了,翁永发想混水摸鱼,占点儿便宜。
但是他说的也没错,这种事情,绝对不能拖,一拖,就等于是默认了!
他养了这么多的义子,教养了这么多年,也没少操心费力,要是没养出恩来倒养成了仇……那岂不是血亏!?
翁永明沉吟了许久,还是答应了下来。
于是他便传令下去,说他想在他六十大寿之前,选出继任的帮主,所以召集诸人,十一月十五,在江宁县聚集,共议此事。
漕帮不像其它的帮派,它只集中在漕运这一条线上,路都不远,要过来也容易。
如今漕帮的内部管理,已渐成规模,分为四庵六部,四庵分别叫朱寺庵、刘寺庵、黄寺庵、石室庵,相当于一个传教学武的课室,就如文人拜师入派一样。
而六部,完全依着朝廷六部设置,都有主管,分别负责帮中的各项事务。例如吏部,居然还有一项职责是编写漕帮的史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