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的是……还抓到了戚曜灵。
然后吏部也真的去查了,一通查下来,又刷下来几人,最终余下的,只有一百七十余人。
庆王爷可真的是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是大地震啊!
这一回,真的是像她说的,百官都盼星星,盼月亮的盼着皇上还朝。
因为有唐时锦上朝,有唐时锦与朝臣议事,炎柏葳整空儿批奏折,效率很高,速度很快,一发下来……皇上的字,皇上的风格,但皇上连奏折都能批了,为啥不来上早朝?
为啥如此大事,就是不露面??
这事儿一出,大家顿时就悟了:皇上两口子又联手坑人了!
但其它人就渐渐觉得:皇上这是给王爷抬轿子呢!
但也有不少人思维发散:皇上不是被王爷软禁了吧??
还真有人上书,用隐语去问他的,类似于你要被人威胁了就眨眨眼睛……炎柏葳看到之后,笑了好半天。
但是,这又属于一桩能做不能说的事情。
就是说,我可以无处不在,但我不能真的露面。
除非他打算以后整个天皇天后,但唐时锦并不想当天后……现在她手中的权利又不比皇上少,还比皇上自由,为什么要费力不讨好的当这个吉祥物+靶子?
她把这件事儿做了个差不多,不知不觉就三月底了。
余下的都是水磨工夫,例如空出来的缺儿叫谁去什么的……她就不耐烦做了,准备让皇帝自己操心去。
她是真的不想玩了……昨天才听人报,说有人聚起来,商议着上书,提请她称帝??
怕了怕了,快玩儿脱了。
炎柏葳天天吃着奚渊穆的药膳,又住在空间里头,是真的颇有成效。
炎柏葳这个人,在生活方面,是一个很能忍的人,很多事情给他高标准的他安之若素,给他低标准的他也不以为苦。
反正要叫她天天吃药膳,她是受不了的,但他就吃的很从容……
他本来还消极怠工的,结果有一天出来看儿子,小太子问他:“爹爹,我什么时候能嫁出去啊?”
炎柏葳:“……”
他只能道:“你阿娘又跟你说什么了?”
“对啊!”小太子眨了眨葡萄眼:“阿娘说,等把我嫁出去,就带着爹爹去环游世界。”
虽然带着他环游世界什么的,听上去还是很开心心的,但是,经过这一问,皇帝陛下也深刻的意识到,他媳妇儿啥都好,就是在儿子教育上太随兴了,眼见二宝他们都大了,马上也要开蒙了,他再也不能偷懒了,还是赶紧的出来吧!
于是第二天,众臣上朝时,就发现唐时锦已经到了。
大家赶紧上前寒暄,到了时辰等着孔非孔搬凳子呢,结果孔非孔没搬。
然后大家就发现,皇帝陛下毫无征兆的回来了。
大家抬头这么一瞅……锦临大帝白发返黑,神完气足,看着整个人年轻了十岁。
这??
这实在是太明显了,大家实在忍不住要发散思维,所以皇上不会是已经挂了,然后被王爷送到仙界去起死回生返老还童什么的吧?
但不管怎么说,皇上回来了,一切回归正轨了!
正准备观望观望,差不多了就攒个局提议王爷称帝的一小拨人:“……??”
皇帝两口子的操作太骚,险些差了臣等的腰。
然而,最骚的还在后头。
孔非孔一句“有本早奏,无事退朝”嚷嚷外,唐时锦出列,正色道:“臣有本。”
别说朝臣了,连炎柏葳都不知道她在整什么,挑了挑眉,道:“怎么?”
唐时锦道:“臣代皇上上朝数日,发现我大庆朝有一巨大弊端,所以提请朝议。”
炎柏葳示意孔非孔接了过来,直接拿过来看,起初还好奇,然后神色就渐渐严肃起来。
然后他把奏折合起,跟桃相道:“你看看……锦儿真是生就的一颗玲珑心,别这么皮就好了,此事,她是真没跟我说。”
这阵子养病养的,都忘了自称朕了。
第922章 藏个拙很难吗
是什么事呢?
前两天,张居正跟她说起一条编法试行的事儿,唐时锦想起来问他:“你知不知道大庆有多少人?”
张居正虽然不是户部的人,却张口就来:“四千六百余万。”
然后他解释:“这只是册上的数字,实际上肯定是远远多于这个的。”
因为在一条编法施行之前,纳税是按着人头纳的,所以册上的人口数,其实是纳税的人口数。
而且大庆朝中,还有大量的丐户,也就是前朝所谓的堕民,又叫贱民,不入士、农、工、商四民之列。
例如奴仆,又例如被贬为堕民的朵甘人,还有戏子、轿夫、船夫、剃头匠等等,而且“男不许读书,女不许缠足,自相配偶,不与良民通婚姻。”
这些堕民,还有流民,都是不入人口统计的。
所以历史上的大明,人口统计有很多笑话,例如出现了“口半”,也就是半个人;还有一个很有名的说法,说“二百年一户未增,一户未减。一人未生,一人未死”。
堕民制度要整改,并不是一时之功,哪怕你下道圣旨说堕民不是堕民,但长久以来的轻视也是不会变的,所以要徐徐图之。
但是人口统计,绝对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种种国策的拟定,或者她这边各种经济政策的拟定,都需要参考人口的数量和结构,所以应该尽快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