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边唐时锦和郑家对完了帐,又把茶楼点心师傅的契书签了。
这阵子郑家夫妻倒是不忙,不过这不是还带着相媳妇么,所以姑娘一回来,他们也就告辞走了。
这一回他们结算的,是从腊月十五到六月底的帐。
腊月一直到年后是大旺季,刨除成本,一个月居然到手两万余两,但是之后就少些了,三月有一个小高峰,据说是赶路的人出门,会买一些备着路上吃,总得来说,一个月能有个三五千两。
半年的帐核算下来,她这边净赚五万六千八百八十余两。
减去贺家两成的一万一,杨鹏霄半成二千八,这一次的时候,她这边就周转过来了,炎柏葳几乎没投入成本,所以她只按给杨鹏霄的,也给了他半成利。
这样,她就余下了七成,三万九千八百余两。
叫她意外的是,百大碗她只吃五成利,居然赚到了足足的四万八千,肉松的三千三、墨笔的一千六……
到手九万二千余两。
嗯,加上之前的,也才二十二万多,距离她今年的目标,还差七十八万两。
唐时锦一通算盘打下来,就把帐算明白了,然后问下头:“鹏霄哥呢?叫他进来,对了,你跟周婶儿说,晚上让他们过来吃饭,顺便结结帐。”
老管家应声去了。
杨鹏霄不一会儿就进来了,唐时锦把银子给他,杨鹏霄道:“东家大方,但是食坊初起时,我多拿些就多拿些了,到了这时,我一拿就这么多,我受之有愧。”
“愧什么?”唐时锦道:“一来,跟着我唐时锦,与跟着旁人怎会一样?二来,起步就跟着的元老,跟新招的怎会一样?你踏实干就是了,我吃肉大家也吃肉,我想给你减工钱的时候,我会自己跟你说的。”
杨鹏霄张了张嘴,倒是笑了,施礼道:“是。”
然后唐时锦一抬手,又给所有下人多发了两个月的月钱。
为啥?没啥,问就是主子高兴。
第190章 锦衣卫
晚上贺家人过来吃饭,唐时锦也给贺里正把银子结了。
再一问贺十八,大小伙子脸红的不行,可见是一见钟情了。
隔天,周婆子就请了官媒,向陈管事家提亲。
这种事情,女家一般是不会一次就答应的,但是听那话头没有问题,也就是官媒再跑一趟的事儿。
贺家人欢喜不尽。
后来,杨鹏霄还给贺十五和贺十八,都取了大名,叫贺明志,贺明辩……但是贺元宵,他说名字挺好的,顺口好听,不用改。
上午贺里正过来找她,跟她商量:“我们家,也想起个大屋,你们这泥瓦班子干完了你的活儿,我们也用用。”
“成啊,”唐时锦笑道:“你直接去找程班主,先起了草图,买地、预备砖瓦啥的,我这边虽然还没完,但余下的活儿都简单,程班主应该得闲儿。我跟你说贺伯伯,你要盖就盖大点儿,等生了孙子也可以住,将来四世同堂,多好!”
四世同堂是这些人的理想,贺里正简直笑的合不拢嘴:“是呢是呢,全是托你的福。”
他这辈子,最庆幸的事儿,就是巴上了唐时锦!
否则的话,他们一家子,还敲着梆子卖豆腐,赚那十几二十文的小钱呢!
转眼就是七月十五。
七月十五中元节,是民间的祭祖节,十分隆重,泥瓦班子和食坊茶坊,也都放了一天假。
老管家一大早就预备了一应祭祖的东西。
唐时锦也给母亲和外婆制了灵位。
问炎柏葳的时候,他叹了半天气,然后摆上了一个空白的灵位。
于是祭祀完了天地神灵,大家给各自家族中逝去的先人,上了一柱香。
然后唐时锦亲手扎了四盏孔明灯,晚上用过饭,四个人一起往山上爬了一段儿,各自点了孔明灯,橙黄色的孔明灯,飘飘摇摇的升向了漆黑的夜空。
唐时锦的灯上,写了一句话:“爱我者财多,我爱者福多。”
唐时磊的灯,写的是:“阿姐如意。”
桃成蹊的,不像祈福:“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炎柏葳却是:“天下太平。”
四个人都仰着头,看着夜空,看清了自己灯上的话,也看清了旁人灯上的话。
桃成蹊叹道:“要叫我说,我们四人这灯,反倒是磊儿的,写的最好。”
唐时锦道:“我的不好?”
“好,”桃成蹊道:“只是太贪心了,不过比起柏葳,就还不算贪心。”
唐时锦道:“可是,这就是我的希望啊!我爱的和爱我的人又不多,也不算贪心了。”
唐时磊很认真的道:“安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桃成蹊哈哈一笑:“磊儿说的没错,俯仰无愧天地,褒贬自有春秋。”
一边说着,孔明灯便渐渐的飘远了。
清凉的夜风吹在脸上,唐时锦怔怔的看着天边那点星光,忍不住又想起了外婆。
外婆去世那天,就是七月十五。
外公刚过了头七。
外婆的身体一直很好,也没病没什么的,好好的就死了,送到医院人家救都没救,接着就放进了停尸房。
那会儿她还小,几个人忙了大半夜,从医院后头出来,她整个人怔怔的,也不知道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