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乞丐又道:“是。是。”
那人随手给他几枚铜钱,指了一个地方让他去买几个包子吃,然后就急匆匆走了。
乞丐缓缓抬起头来,眼神中露出了屈辱之色,将他给的几枚铜钱狠狠的扔在地上,还踩了几脚,又把庄芝兰主仆给的三枚,珍而重之的收了起来,往庄芝兰走的方向看了一眼,一个犹豫,还是转身反方向走了。
那边庄芝兰主仆,仍旧在慢慢闲逛。
却远远听到有人在哭喊着什么,庄芝兰侧耳听了听,带着琴儿,往那边走了过去。
那边已经围了不少人,也不乏文人,愈是走近,愈听那哭声凄凉,一声声的哭道:“嫂子,让我见见孩子!我只想见孩子一面……求求你,我只想见孩子一面!”
两人站在一家兔肉铺子门前,被她拉着的妇人气的脸色发白:“不成!”
“嫂子!求求你!怎么说也曾是妯娌,我纵是得罪了你,如今已经被休了,这惩罚也够了吧!我就想看孩子一眼!我实实想孩子想的厉害,我日日吃不下睡不着,你就叫我看他们一眼!”
声音凄厉、泪流满面,简直闻者流泪,见者伤怀。
旁人已经忍不住出言相劝:“你就让她见一见。”
“就是啊,你体谅体谅当娘的心!”
宁氏气道:“不成!孩子这么小,好不容易才忘了她,若叫他们见了,知晓实情!岂不伤心!”
“哎哟,那也不能不认娘吧?”
“就是啊,妯娌有啥仇啊,不让人家母子见面!”
庄芝兰沉吟了一下。
看了看不远处的一干读书人。
她整理衣裳,慢慢的走了过去,神情悲悯:“母子天性也,母子为三纲之首,慈孝乃百行之原。这位大婶,纵有天大的仇,你也不该叫人家母子生离……甚至教导的孩子不认亲娘,这岂不有违人伦?”
她说的文绉绉的,宁氏又不识字,一时听的发怔,不知道要怎么回。
赵氏哭着向她磕头:“女菩萨,求求你帮帮我!我只想见见孩子!”
庄芝兰弯腰扶她:“快别这样。”
一边又向宁氏道:“大婶,您怎么忍心?她是孩子的阿娘,难道连看一眼孩子都不成?”
她容貌美好,神情又温柔,旁边的少年书生们也不由得被她打动,议论纷纷。
第324章 莫劝他人善
宁氏气的直哭。
庄芝兰暗自得意,不住的安慰着赵氏。
却听马蹄得得,唐时锦的声音遥遥响了起来,声音清朗,先声夺人:“诸位,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庄芝兰一回头,就见唐时锦一人一马,疾行而来。
风将她白色帽纱齐齐拂向身后,露出了一张朱唇玉面的脸,神情沉静却眉目如画,无心亦是万种风华。
庄芝兰暗暗咬唇,轻声道:“岂不闻‘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
唐时锦理都没理她,直接跃下马,把宁氏扶了起来。
宁氏哭道:“东家!”
唐时锦拍了拍她的手,转向诸人:“前年三月间,我们这儿闹了场熊灾,死伤十数人,诸位可知晓?”
便有人道:“啊!《金钗除罴》!”
唐时锦点了点头:“故事中那位因救人而枉死的贺大郎,就是这一位的夫君,而这位赵氏……”
赵氏从她过来,就猛的缩了回去,她一指她,赵氏就是一抖。
唐时锦续道:“本来是宁大婶的弟妹,贺大叔尸骨未寒,她就收了那杀人凶手的二十两银子,硬逼着嫂子改嫁,宁大婶矢志为亡夫守节,她便与那人勾结,给嫂子下药,意图逼迫于她……其行径令人发指,恶毒之极,故贺二郎回来之后,才将她休弃。”
她顿了一顿:“另外,也别说什么母不母的,她可不配!真想见儿子去家里啊!孩子可都在家待着呢!她却跑来店铺这边,不过是想闹腾闹腾,逼着旁人领她回家!还真把别人当傻子了?你那些算计真当人看不出来呢?那一对儿女不过稚龄,宁大婶用心教养,待如亲子,不愿让他们知道有这么一个丧尽天良的娘,这还有错了?哪里有错?”
旁人见有唐时锦撑腰,也忍不住纷纷开口:“这姓赵的被休弃之后,可从没来看过儿女!乡里乡亲的都长着眼呢!一次也没有!”
“就是!堵前夫倒是堵的挺勤快的!”
“对啊!”唐时锦道:“若是能出入自由,为何连看孩子一眼都不曾?若是出入不自由,为何有空儿堵前夫?可见豺狼本就是没有心的。”
众人不由愕然。
庄芝兰窘的脸庞通红,急道:“我不知,是我弄错了。”
她伸手想去扶宁氏,宁氏猛的闪开了,像避什么瘟疫之物一样。
庄芝兰的手停在空中。
唐时锦冷冷的道,“所以我才说,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旁人尚在观望,你却出来轻飘飘一句劝,若大家被你说动了,宁大婶岂不引狼入室?两个孩子的一生都将毁于你一言!”
庄芝兰急道:“我绝无此意!”
唐时锦淡淡道:“纵无此心,却有此行!”
一众少年也不由面红耳赤,有人施礼道:“是我等失察了。”
唐时锦转回来,郑重的道:“诸位都是饱学之人,我等乡间百姓,最是敬仰读书人,在我等百姓心中,读书人见识高,最是明理,读书人说的都是对的……贫穷困顿之地,百事成哀,千头万绪,外人一时难明,唐时锦只求诸位日后再遇纠纷,三思而后言,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