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十刚刚好,”唐时锦道:“我叫人查过,江宁府一带,一干大地主习惯三月三的时候就开始耕种,而这些佃农大多有自己的田地,要在给东家种完之后再种自己的,而普通的农民,习惯三月三到三月十五陆续开始种……这样到三月初十就种完一批了。种子的数量是有限的,全种肯定不够啊!所以这样刚刚好,我会签契把种子赊欠出去。”
“而我这一次只推占城稻,一年能种两次,过程中会明显看出差别,更深入人心,然后第二季买种子的,都是有一定资产的人,有家有业,同样便于管理,这样下一步的推广也比较容易。”
炎柏葳先是微怔。
因为这明显不是她的路子。
先挑大地主的一部分田地来做,这样明显更容易管控,方便省力,不容易出问题。
再一想,他就明白了。
如果先挑大地主,那样后续,他们看到了有利可图的良种,肯定不甘心卖给本地这些没钱的农民,施压就相当于明着叫他们少赚钱,不施压,起码两三年之内,本地农民是种不上新粮的,而到那时候,她有可能就不在江南了,也没法做什么。
而如果用她这种方式,相当于第一批种的是最穷的人,又相当于是替她种的,除了一部分极端的人,一般不会有问题。然后就像她说的,后续再买的,都是有些余财的,推广起来确实更方便。
炎柏葳柔声道:“我叫人从茂州运一些来可好?掺着你的来卖,把江宁府这一季全种新粮?”
唐时锦沉默了一下。
她回江南的目的,是为了把江南官场这个举足轻重的利益团体,一步步笼络到手中。
所以主要还是以经商为主。
而改良粮种,也并不是为了沽名钓誉,而是为了这个天下,是为了让江南更加富足,更加有份量。
因为路子不同,所以她并不需要“声誉”。
唐时锦道:“那这样,我回头叫小探花回去一趟,见见王慎行,说服他,让他派人去各处宣讲,问问有没有人要买新粮,可以赊欠,待收获之后,直接还等量的种子不加利息,其它的,官府也会按市价收什么的,这样一来,也会吸引一批买不起粮种的赤贫之人,也可能会有一些田地多的。总之这样各阶层都有。”
她顿了一下:“为了避免人太少,可以给一些种子做样子。然后你这边就传讯茂州,叫他们往这儿赶,中间我过去一趟作作弊。”
炎柏葳点了点头:“可以。”
唐时锦边想边道:“王慎行这儿,倒也不用太着急,先把三月三应付过去,朝上有了风向,那样我做什么,也更合理,起码不像是预谋的。”
炎柏葳点了点头。
他道:“晚上我跟你去吧?”
“不用,”唐时锦道:“我带灵儿去就可以了。”
炎柏葳也没坚持:“那我去找义父。”
唐时锦点了点头。
晚上范陶竹过来接他们,也不用真的等子时,天黑了,三个人就直接出了城。
买的农庄很大,离京城略远,又分了好几个区域,所以一通忙下来,就过了丑时。
京城的霄禁是三更尽,五更开,也就是说,零点关城门,寅正四刻开城门,大约是早上五点。
唐时锦在屋里坐了会儿,一边问:“你怎么清的场?”
范陶朱还沉浸在大变活苗的震惊里头,好半天才答道:“我说明儿就要开始忙了,今天庆祝一下,酒既喝肉既吃,你放心,我都叫人挨个儿检查过了,不会有人醒的。”
唐时锦点了点头,一边问戚曜灵:“灵儿,要不我们就回去吧?不然还要再等一个多时辰。”
戚曜灵道:“行。”
于是两人就直接走了。
其实唐时锦还挺喜欢这种反科学的轻功的,飞檐走壁什么的,感觉自己特别帅特别厉害。
两人一路狂奔到了城门口,然后翻过城门进去,还碰到了一个守城官兵,不知道是不是喝大了,抱着垛口哭着道:“牡丹、牡丹……”
唐时锦没忍住皮了一下,小声道:“诶!”
一边迅速滑下了城墙,那人半天才大叫一声:“牡丹!”
唐时锦笑的不行。
这一路跑回来,也有点儿累了,两人就慢悠悠的往前走。
这大半夜的,唯一有点儿光的就只有青楼了,戚曜灵还道:“师父,我们要不要……”
一句话还没说完,就听有人道:“在那!!”
两人对视了一眼,迅速往旁边一闪,跳进了旁边的院子,不一会儿,几个穿着锦衣卫服制的人就过来了,迅速散开,四处搜索。
第425章 宁愿豁出命去
看他们的样子,好像在追捕什么人。
他们这一身黑衣黑巾不干好事儿的打扮,很难说清楚,她可不想节外生枝,被人误会,于是推了推戚曜灵,两人赶紧找地方躲藏。
但这儿只是一个普通的农家院,也没什么好躲的地方,唐时锦左右一顾,毫不犹豫的跳进了井里,手巴着井沿儿挂住了。
下一刻,就有人跃了进来。
但只有跳进来时,落地那一下轻轻的嘭一声,然后就一点声音也没了,既没有呼吸声,也没有脚步声。
大晚上的,唐时锦纯粹是没做贼也心虚,周身崩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