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满意的搂紧,低头笑道:“你放心,我答应你的事情,一定会做到的……这唐时锦好好的在江宁府猫着也就算了,既然到了我的地盘儿,要动她,又有何难?”
他把人一转,挟在了腋下:“走了!回去!”
一行人飞也似的去了。
从江宁府到宝庆府并不算远,唐时锦也没有赶路,一路观赏着湖光山色,很悠闲的往前走,走了足足的五天。
还没进邵阳县城,江必安和孔刺史,就带着人迎了出来。
毕竟他来这儿,本来就是监督新粮种植和推广情况,如今十几天过去了,新粮已经全都种到地里去了,所以他就闲了下来。
唐时锦笑着拱手:“孔大人,好久不见啊!”
孔刺史笑容满面的还礼:“国公爷,有失远迎了!”
江南这一干官员,唐时锦都见过好几回了。
这位孔刺史是世家出身,却参加了科举,有举人身份,别的不说,才华是有的,身上也颇有几分书卷气,谈吐谦和,唐时锦与他还算聊的来。
几人寒暄着进了城。
晚上孔刺史置了酒给她接风。
席上他便问她:“国公爷来这儿,是想瞧瞧新粮?”
“都有吧!”唐时锦笑道:“新粮之事当然重要,但这东西也不是天天能有的。我这个人,不爱在家待着,就喜欢游山玩水,所以但凡江南这块儿,能转的,我肯定都会去转转,也不一定要干什么,就看看各处的农事,或者看到什么合适的生意就做做。”
这番话听在旁人耳中,其实就是她想打着视察农事的名头,到处玩玩的意思。
要是没有之前在江宁府的事儿,这些人还未必放心,但之前在江宁府她就是这么干的,大家倒是很快就认可了。
孔刺史就道:“国公爷初来这边,不如下官找个熟悉的人,跟着国公爷跑跑腿,帮帮忙?”
这也是基本操作了,就跟王慎行给王四郎一样,放个他们自己人,他们会更放心。
唐时锦直接应下:“也好。”
于是席上相谈甚欢。
孔刺史不知道是不是得了王慎行的指点,也送了她一间宅子,下人管家什么的,也都准备好了。
唐时锦收下了,一边又道:“我在这边待不了多久,只暂住两三个月,有个歇脚的地方就成,等我走的时候,还要再还给孔大人的。”
孔刺史笑着应下:“国公爷住过的宅子,到时下官也想住进去沾沾福气呢!”
话是这么说,但他们还是暂时在刺史府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用过早饭,就有一个仪态昂扬的青年大步进来,施了一礼:“叔父。”
孔刺史笑道:“国公爷,这位是我的侄儿孔玉临,玉临,来见过国公爷!”
孔玉临施了一礼:“国公爷,草民孔隽,字玉临,拜见国公爷。”
唐时锦点了点头,孔刺史笑道:“玉临是个活泼性子,天天在外头跑,不管要去哪儿,他都熟的很,国公爷尽管吩咐他就是了……”
唐时锦打量了他几眼,孔玉临也并未回避她的眼神儿,十分坦然。
不同于斯文的王四郎,这个孔玉临,明显就是一个纠纠武夫,浓眉大眼那一挂的,个子很高,腰间挂着刀,穿着剑靴,根本不像是官宦子弟,身上带着江湖气和说不出的匪气。
第510章 指路明灯
她打量他的时候,孔玉临也在打量她,背着手儿仪态傲慢,眼底隐含轻蔑。
他未曾见过炎柏葳。
但是他曾听庄芝兰说过,炎柏葳个子很高,功夫也很高,浓眉大眼,毫不斯文,外表应该与他有些相似。
庄芝兰说,她还曾听人说笑,说唐时锦亲口说过,人人眼中的神仙公子桃六郎,在她心中,相貌不及炎柏葳。
所以她一定是喜欢武人的。
她一见面就这么看他,显然,庄芝兰说的没错,她就是喜欢这种长相。
如今,她被皇上逼着做男子,可心里还不就是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娘子?还是个受过情伤的小娘子?
只要摸准了她心思,要哄上手还不是轻而易举?
他嘴角勾了勾。
两人互相打量,其实也就是片刻间事。
那边孔刺史也说完了,唐时锦放下了茶杯,笑道:“孔大人,令侄可念过书?诗文上可擅长?”
孔玉临有些不满她当着他的面儿,与孔刺史说话,他好像成了两个大人嘴里的孩子!
他便直接接过话头道:“我是个粗人,只算识字,不通诗书。”
唐时锦点了点头,一脸不好意思的道:“孔大人,我之前可能是没说清楚,孔大人要是想帮我找个自己人,那劳烦给我找一个文人,我偶尔可能需要有人帮着写个奏折、写封信什么的,而且我想要一个身体不太弱,起码会骑马不会掉队的文人,我不要武人,我自己本就习武,再说出入都是一堆锦衣卫,我要个武人没用的。”
孔玉临愣了愣。
他脸色当时就有些不好了,沉声道:“武人和武人可不一样!”
唐时锦笑了笑,“说的对,不一样的。起码我这种高手,已经不需要保镖了。”
孔玉临道:“草民斗胆,想与国公爷较量一下。”
几个锦衣卫当时就按着腰刀进来了,余知非喝斥道:“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