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也是。”吴不争道:“可是你弄这么麻烦,过了这段时间,不就没用了?”
“不啊,”唐时锦道:“一直有用啊!信息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不管是对于政治还是经济,都很有用,我希望将来,怎么说呢……政通人和之时,能以国之名来做生意,于国,于民都有好处。”
花晟林看她神情,忽然道:“希望那一天,早点来吧!”
唐时锦笑了一声,叹息着点了点头,戚曜灵道:“后天是师父的生辰,师父……”
唐时锦打断他:“没心情,什么都不要。”
戚曜灵点了点头,也没再劝。
于是陆续送过来的礼,不管是谁的,府里全都拒了,直接就说不庆祝。
如今哪一级官员,不趁着冰炭生辰,各种名目,大肆敛财?
她这可倒好,说不庆祝就不庆祝,说不收就不收……却又不至于遭人忌讳,因为她不光是不收礼,也不结交啊,总的来说,还是任性。
倒是有不少官员,悄悄松了口气。
一到冬日,不少官员回京述职,如今唐时锦赫赫扬扬,赶上她生辰,不送礼肯定不行,送轻了拿不出手,送重了又囊中羞涩,可她自己不收,就轻松多了。
于是大家就按着以往的门路,各自托关系谋缺,不少人就来找“萝卜郎”。
别看赵中成只是一个员外郎,很不起眼,其实越是这种人,越能办大事。
吏部是干嘛的?吏部“掌品秩铨选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
也就是说,掌管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要是里头没人,就光一个述职文书,就能叫你跑上十回都能挑出毛病来,就算没毛病,泼半杯茶上去你还是得重写……就算终于合乎规程了,上去之后三年两年没回信儿也很正常。
所以要送礼。只要礼到了,总能谋到缺儿。
萝卜郎这边,算是比较“划算”的门路了,有官员照例拉了两大车萝卜,大大方方的送了过来。
第608章 日入十万雪花银
前车已经进了赵府的后门,忽听不远处,有人惨叫了一声,众人纷纷转头看时,早有一人慌不择路的跑了过来,眼见门开着,直接就冲了进去。
后头几人穿着锦衣卫的服制,大叫道:“站住!别跑!”一边追了进来,一个个踩着萝卜车跃了进去。
几个小厮猝不及防,纷纷惊叫闪避,车中的萝卜也滚了一地。
赵中成住的也不是啥富人区,早有不远处的百姓听到声音,过来看热闹,一看滚了一地萝卜,就有贪小便宜的人过来捡。
有人刚捡起来,就失手掉落了,摔成了两半:“这么沉……啊,金子?!”他蹲下一扒拉:“真的是金子!”
旁人先是疑惑,早有机灵的人迅速蹲下,跟着扒拉开萝卜,一看里头掉出来俩金元宝,众人发一声喊,一拥而上。
还有人高呼:“抢金子啦!抢金子啦!”
于是人越来越多……事情瞬间就闹开了。
还有不止一个“知情人士”混在人群里,偷偷普及了一下萝卜郎的事迹。
如今有不少人抢到了元宝,在“要是我在我也能抢着……”的心情之下,听到的每一个人,都感觉自己损失巨大,就更是不遗余力的传播了起来。
于是等锦衣卫抓着了那个人,出来时,一看街上瞬间多了这么多人,还以为是出了啥民乱,“吓坏了”,立刻报给了江必安和唐时锦,然后江必安赶到,一调查是这事儿,大手一挥,就进去了。
然后在后头库房,查到了萝卜红薯包裹的,还没来的及拆的黄金一万余两。
日入十万雪花银啊!
这也太可怕了!
唐时锦立刻报给了元盛帝,元盛帝震怒,下令彻查,然后锦衣卫本来就没走,就顺势抄了个家。
通共只用了半天时间,家抄完了,人也下狱了,赵首辅根本没来的及反应。
唐时锦一副比他们还懵的样子。
追究起来,是当初汪直办的一个案子中,有一个苦主非说兄长是冤枉的,结果江必安接手之后没翻案,人仍旧给杀了。
于是就一直暗中潜伏着,想杀江必安。
江必安早饭喜欢溜达着吃老字号也不是秘密,所以他们一出来,江必安就被这个人划了一刀,然后几个人追出来,恰好遇到了这么个事儿……
民乱已成,不查不行,事后再说不是民乱,也得有人信啊!
再说了,锦衣卫人都进去了,不查一查,那旁人还不骂死锦衣卫?以为他们同流合污??他们银子又没拿半文凭什么背锅?
所以,唐时锦无辜极了,还忿忿的跟他们吐槽:“能不能消停两天?你们说说这个人……他是不是有毛病?”一副憋了一肚子火却又没法发的样子。
真正憋了一肚子火的赵首辅:“……”
闹成这样,叫他还怎么去请求她手下留情?
就算他求了,事已至此,她也没办法手下留情啊!
话说,他还真不知道这位有这么个嗜好……萝卜里头放元宝?唐时锦说的没错,这真的是有毛病吧?
如今他只能庆幸,他们之间应该没有留下什么书信之类的……而赵中成但凡不傻,也不会供出他来的。
沸沸扬扬的闹了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