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锦道:“行啊,那你们先写帖子吧。”
虽然他们已经差不多确定了人选,但是请的时候还是要多请的,几百人,光写帖子,就得写一阵儿。
唐时锦就直接出来了,吩咐人去雕绣园先订下地方。
这边还没吩咐完,宫里的赏就到了,里头果然有一个金碧辉煌的自鸣钟。
唐时锦接到手里,把玩了几下,一边问炎柏葳:“花花儿,他干什么去了?”
“在我那,”炎柏葳道:“你不会是想让他拆了吧?”
“拆了又如何?”唐时锦笑道:“这东西内部结构其实不复杂的,拆了咱们自己就能做,到时候做了人手一个,省得你没有还挺委屈哒。是不是呀葳爷?”
她笑嘻嘻的摸了摸他的脸。
炎柏葳笑道:“给夫人用,不委屈。”
唐时锦继续摸来摸去:“你刚才说泰西国?”
“对,”炎柏葳道:“泰西国、吕宋国都有人来,但并不是两国来使,倒像是自己来此游玩,然后听闻这边有‘过年’的风俗,所以学着过来凑个热闹……能说咱们这儿的话,但是十分生硬。虽然风俗不同,但仍是觉得有些粗俗无礼,长相与我们倒是相差不大。带过来的东西不多,也不如何出奇,只有这个钟还算有趣。”
泰西,好像是意大利?吕宋是哪儿来着?菲律宾?
唐时锦沉吟了一下。
这会儿也来不及多说,就道:“我先进宫谢恩。”
她就先进宫谢了恩,然后又报备了想做园子的事儿,元盛帝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唐时锦又笑道:“臣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元盛帝道:“爱卿尽管说。”
贡品是不能随意破坏的,唐时锦就道:“皇上赐下的自鸣钟,臣觉得很有意思,这东西十分有用,外邦都能做,咱们天朝上国,肯定也能做,我想拆开,找能工巧匠试一试,还请皇上允可。”
元盛帝道:“说的好!蛮夷都能做出,咱们自然也能!你尽管做便是!”
唐时锦含笑应下,退了出来。
于是那钟,也就家里人传着看了个稀奇,就叫人给上官荼蘼送了过去,这东西内部结构并不复杂,有了实物,上官荼蘼肯定能做的出来的。
卫时磊这边,第二天,就赶着把帖子给下了。
大过年的,大家都在忙年,下帖子请客的绝无仅有。
但有代表桃相府的桃大郎桃陟峰、代表卫王府的世子卫时磊,代表庆王府她自己的唐时锦……这帖子的份量,一点不夸张的说,所有人都能请得来。
但偏偏都下给了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倒是叫众人颇费思量。
大庆朝每一届录取的进士,一般在二百到四百人左右,哪怕只请了上两届的,只请了在京的,也有三百余人了。
而举人到进士,几乎十不取一,你在你那儿是解元,可能来了京城连个名儿都挂不上,每次参与会试的,都有几千人,但会试是在二月份,只有路远的才会这时候就留在京城,所以此时在京的,也就两千余人。
但,这两千余人,也不是人人都请的。
唐时锦一向不赞成大锅饭,平均分配,哪怕考虑到文人事儿多,也考虑到会有黑马,但她还是决定有选择的请,所以请过来的只有四百余人,合起来也不到千人。
即便如此,这样非官方的大型文人聚会,也是极其少见了。
文人之事,向来最是敏感,要不是唐时锦,别人还真不敢办这样招眼的事儿。
第642章 无冕状元
其实这事儿办的挺仓促,但是在旁人看来,却似乎是有意为之,特特的挑了这么个时候。
腊月二十八,一大早,桃大郎、卫时磊和汤莲生就换好衣服过去了。
其实在桃相府中,桃成蹊文名最盛。
不止是桃花公子之名,小马甲竹生亦有盛名在世,但桃花公子的诗文,是其情动人,竹生则是骂的毒辣犀利,从来不中庸,不符合主流思想。
桃大郎亦颇有才名,而且因为他是长子,所以素来由他代表桃府出来应酬,虽然他现在是阁老了,身份略高,但若是换了桃二,这事儿就显得不那么漂亮了,所以还是让他去了。
唐时锦不是文人,所以她准备只在吃饭的时候过去敬个酒,就算招待的诚意了。
所以一直到了近午,她才带着人过去了。
堪堪到了门前,却见一个衣衫单薄的青年,正站在门前与守门人说话。
说是请柬不慎遗失了,自报姓曾名忆字思故,但守门人又不认识人,就是看请帖的,不许他进。
曾思故?
唐时锦想起来了,这还是汤莲生之前挑出来的一个人,凑巧也是茂州人,后来让吴不争给查了查。
这个人叫曾忆,与他的弟弟曾逢,全都有举人功名,而且他们的父亲,在当地也薄有才名。
他们家是怎么回事儿呢,当初他母亲难产死了,他父亲各种追忆,还给他取名叫曾忆,天天喝酒怀念亡妻,那叫一个情深义重,就是没想过为了亡妻照顾照顾幼子……
这倒霉孩子磕磕绊绊的长到两岁多,他父亲遇上了另外一个女子,一见就激动不已,说是他爱妻回来了,于是将她娶为续弦,生下个儿子叫曾逢,意思就是重逢了。
这父亲成了亲仍旧延续浪子风格,对家里不管不问,这孩子落在后娘后里,活的那叫一个艰难,而且这位后娘,还不走口甜心苦路线,直接走口毒心毒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