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办完也近午了,海汝州就带着他们出来了,江必安和戚曜灵也都一起,大家去了戏园子。
白骨辩奇冤是第一案的名字,一共分了三段儿,一段半个时辰左右,合起来也不到两个时辰。
唐时锦本来打算的挺好,正好近午了,一边吃饭,一边看戏,两不误。
可这戏真的是开局高能,那个奸夫躲在桌子底下,那个相公就是看不见,那妇人百般掩饰,真的又恐怖又好笑,而且奸夫和那个女子,以及夫妻相处,也是又狗血又好笑,总之就是一开始就把心紧紧的捏住了,紧张气氛足足的,哪里还有空吃饭。
而且那个“唐县令”也真的是英俊小生,形象特伟光正,特睿智,那个仵作也很机智,那种专业感,简直了!!
一场戏听下来,饭都冷了。就连唐时锦这种不喜欢听戏的,都觉得好听。绝对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给仵作正名这个目的。
唱完了,那个班主带着诸人,恭敬的过来请见。
毕竟这个戏排出来,还没放出来听过,他们加了很多市井俚俗的东西,就怕王爷不喜欢。
但是唐时锦简直太喜欢了好么!
身为一个资本家,最在意的是什么?收视率啊!狗血怕什么,只要叫座,怎么狗血都无所谓!
她赏了班主,一边还又道:“对了,那个小生……”
身后,扮演“唐县令”的小生立刻上前一步,唐时锦摆摆手:“不是你,我说那个。”
仵作小生立刻也上前一步,唐时锦道:“很好!唱的好,演的好,正义范儿和专业范儿都特好!赏。”
跟着的太监立刻上前赏了。
唐时锦又交待:“没什么要改的,就这么唱吧,回头我会叫人把各处戏班子的班主都叫过来学学,门前也写个告示,若有需要,劳烦陈班主指点一二。”
班主连道不敢,又道遵命,然后才退了下去。
海汝州离了座,向唐时锦施了大礼,身后几人也跟着施了大礼,郑重的道:“王爷大恩,吾等铭记于心。”
唐时锦伸手扶了他起来:“不必多礼。这是我份内之事。”
她看了看左右:“戏太好,饭也没吃,咱们去酒楼吃吧!走!”
于是一行人一边说着话,一边出了戏园,唐时锦眼神儿扫到什么,咦了一声,走了过去。
第669章 姜太公钓鱼
那边支了个小绣摊儿,挂着一些绣帕绣屏等物,守着的是一个小娘子,约摸十八九岁年纪,生的鹅蛋脸水杏眼,很端庄秀美的一个长相。
见她过来,便含笑向她道:“郎君买块绣帕吧?”
唐时锦笑着抬头,一一看着挂在墙上的绣屏:“这是你绣的?”
“不是,”那小娘子笑道:“是我找绣娘绣的。”
唐时锦道:“你怎么想到绣这些的?”
小娘子道:“不瞒郎君,在我家附近就是书院,时常见到书生们,听闻最近竹生公子写了一个话本子,卖的极好,又听说这戏园子在排这个戏……我便想着,这个是定然好卖的,就买了话本子,绣了这些。”
唐时锦笑而不语。
她摊上卖的绣帕绣屏,全都是围绕着“唐县令断案”故事来做的,各种场景,绣的十分精致,这不就是明星周边么!
等到这戏文开始唱,如此新奇有趣,抓人眼球,大家出来之后,就趁着这个热乎劲儿,肯定也想买一块的,生意绝对差不了,这商业嗅觉不错么。
唐时锦道:“主意不错。你叫什么名字?”
那女子道:“郎君买不买绣帕直接说,为何要问人名字?”
唐时锦看她神情,就是一笑:“姑娘,你这就过了不是?你既然这么聪明,猜到了这么多,见我却愣装不认识……这戏就有点过了吧?”
那女子顿了顿,急绕过小摊子,施了一礼:“民女拜见王爷……民女是想着,挑明了身份就不好要银子了……”她不好意思似的垂眼一笑:“民女云见朝。”
唐时锦挑了挑眉。
云见朝,又是“见”?是巧合吗?
唐时锦脸上不动声色,点头笑道:“挺好!那就祝你生意生隆了。”她直接转身走了。
一行人就近去了酒楼。
戚曜灵在她耳边低声道:“她应该会功夫。”
唐时锦嗯了一声,笑道:“这是姜太公钓鱼呢……”
她起初还真被她钓过去了,不过她实在太大胆,一点不像民女,说话也古怪……一上来吧啦吧啦把经营理念说的这么清楚,这不就是钓她呢吧?
聪明会抓商机,甚至还有那个小贪财的劲儿,全都是很高明的投其所好!
虽然如今她这身份地位,自荐的也不少,若真的自荐的合胃口,她也不介意收下,但是这个人,恰好叫云“见”朝,她心里有点儿犯嘀咕。
晚上吴不争就悄悄来汇报:“你走了她也没走,仍旧在那儿,直到戏园子散了才走的,看起来并不可疑。”
“未必,”唐时锦道:“也许她是放长线钓大鱼!”
吴不争就续道,“顺手查了下,这个人就是京城人氏,父亲是个老秀才,在给一家人当先生,她会写字,有时候帮人抄书,有时候家里又摆个茶摊什么的,挺机灵,爱做小生意,来回倒登,这边收了那边卖,而且还真能赚几个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