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回头望着他:“兰某这样光脚的,凭运气,抢到一点,都是赚的。”
彭从笑道:“兰大人倒是脑子活络,受教了。”
“乱世之时,能者为王,”兰珩冲他道:“我劝彭大人不要被你的死脑筋害了。”
城门在身后合上,兰珩行至福宁宫外,便下马顿首候命。
吕直绕过翡翠屏风,出来道:“宣兰勾押。”
兰珩匆匆进去,匍匐殿前不曾抬头。太后高坐殿前,神色颇为镇定:“让你办的事如何了?”
兰珩道:“兰珩万死,放那个背着诗集的商亲王府家奴走了。”
太后冷笑:“你既然敢这样同本宫说,想必有说法?”
兰珩再顿首道:“娘娘明鉴,就在差不多的时候,线人来报,商王太妃病重,命悬一线。臣尚未来得及向太后禀报。若她死了,商王一派再无顾忌,若此刻大肆搜捕他亲近的党羽,只怕反倒将人往绝路上逼。”
太后静了片刻,才道:“你倒是考虑周全,除此之外,还有别的理由吗?”
殿内的寝宫,奶娘抱着小官家哄着,传来咿咿呀呀的笑声。
兰珩埋首道:“近来夜里起风,稍有寒凉,小官家不宜出门见风。娘娘怕是要辛苦了。”
太后笑了笑,走下来,抬起他下巴:“兰卿说得有理,那依你之见,本宫该如何辛苦?”
“商王殿下是官家血亲,可官家血亲甚众,没了商王殿下,还有秦王殿下,吴王殿下,”兰珩直视她:“如今当务之急,是除掉顶着匡扶正义的名头,行威胁皇权大肆牟利的当朝首辅杨寒灯。”
“小郎君,我当你筹谋什么大计呢,”太后松开他,笑了一声:“还有一口气的老头子,让他自生自灭,算本宫做人情了。”
“娘娘不是做人情,”兰珩捏紧了袖中的手:“娘娘不敢杀杨寒灯,他是名垂青史权臣,娘娘怕担恶名。”
太后冷脸看他,忽然将手边的玉摆件砸出去:“听闻兰卿家中父母双亡,想必是了无牵挂,不想出宫了。”
玉摆件砸伤了兰珩的脸,血珠滚下,他苦笑:“的确,臣自入宫,便没想活着出来。毕竟作恶多端,命系娘娘成败。”
他见太后没有立刻杀他,咬住打颤的后槽牙,镇定道:“但除掉杨寒灯,未必要杀他。”
太后俾睨着他,听见他说:“臣有一计,可先杀了谢衡之。”
第62章 饮冰 最后一次骗你。
漆黑的半夜, 霍娇睡得迷糊,一旁又有小心的动静。
她知道谢衡之今早又有早朝了。
她嘟囔:“还是歙州好,日日可以天亮了再起……”
谢衡之披好外袍, 革带拿在手里,半敞着衣襟,俯下身来, 在黑暗中寻她的唇。
霍娇闭着眼, 被十指相扣压着, 冰凉的衣带落在她身上, 痒痒的。
她睁开眼,看着他凌厉的眉眼, 慢慢地手脚都软了。
谢衡之轻轻放开她, 系上革带:“晚上金明池有教坊杂剧, 要不要一起看?”
霍娇还没完全醒,喘着气茫然片刻道:“那回来……是不是太晚了。”
谢衡之摸了摸她的脸:“没关系, 明日休沐。”
他见霍娇没吭声, 弯下腰笑话她:“阿姐急着回来,有事吗?”
霍娇晓得他什么意思, 戏弄她那堆书呢。她不理他,翻了个身, 面对着墙壁,将自己裹在被中。
谢衡之笑了声,径自出门去了。
又是如常的一日, 霍娇起来去各个铺子巡过,下午便回府开始梳妆打扮,预备晚上去金明池看戏。
平安白日去探事司干活了,府上的梳头婢给她挑样式, 她选了简单的同心髻,又簪了常用的那枚玉钗。
待到用晚膳的时候,平安回来了:“娘子,林虞侯说谢大人手头有点事拖住了,请您先去宝津楼下面选个好位置。”
她忙了一天,饿得很,抓着青红丝炊饼啃了一大口:“对了,谢大人还没吃饭,请我们带些点心到时候给他垫肚子。”
“慢慢吃,别噎着,”霍娇给她倒了杯水:“正经的晚饭垫点心怎么成,做个红豆八宝饭,用食盒带着吧。”
平安答应一声,去找孙管事安排了,等霍娇换好衣裳,带着人出来,平安也提着热腾腾的食盒了。
一行人从新郑门往外走,今晚一场大戏,来金明池观看的人很多。霍娇往远处看,相隔不远的西水门也热热闹闹,一队人马正在出城。
平安也往那边看:“好像是禁军调兵。”
霍娇点头,小队人马换防,也是常见的。她带着平安出了城,发现金明池两岸已经挤满了人。
刘夫人带着闺女坐在离霍娇不远的地方,平安道:“刘夫人!”
霍娇与她闲聊,她道:“还是素素前日给我带信,说今晚有我最爱看的目连救母。”
霍娇一愣:“素素……”
刘夫人道:“怎么了?你也是一个人来吗,晚上要不要挪个位置坐一起。”
霍娇害羞一笑:“我等慕瓴呢。”
刘夫人长长的哦了一声,回了原位,霍娇想着一会儿谢衡之要来,心里甜甜的。
宝津楼上演完了开场,伶人逗乐的浑话也说了几遭。谢衡之还是一点都没有要来的迹象,甚至没有让人来带话。霍娇有些焦虑:“怎么还没来啊?”
平安看着城门人来人往,安慰她:“娘子莫急,或许是人太多了,挤过来需要时间。”
霍娇心里隐隐不安,她打开食盒,八宝饭已经凉了。她对平安道:“也不是非得看,吃了冷饭肚子不舒服怎么办呢,你让小厮先往官署跑一趟,让他直接回家吧,我们也回去了。”
平安道:“那我先回去,让孙管事把饭菜热起来。”
平安小跑着挤出人群,忽然听见有人高呼一声:“城门为什么关了!”
说话的声音在锣鼓喧天的教坊奏乐和熙攘的人群中显得不大,但是霍娇一直关注着平安回去的方向,她没有听得太清楚,只是忍不住站起来。
人群中,两人对视,她在平安眼中看到一丝惶恐。
-“我本来打算寻个借口,先送你出城……”
-“求求你,不要。”
霍娇拨开人群,往城门处奔去,只能眼睁睁看着城门缓缓合上。她的心凉透了,谢衡之又一次骗了她。
她和平安及一群不明所以的百姓茫然站在城门下。仰起头,看见小林正带人站在樯橹上。
他也看见了霍娇,在城墙上遥遥拱手,又鞠了一躬。接着挥手,命令身旁的兵卒发出一枚鸣镝。
鸣镝声响,呼啸着窜入云霄,不远处的几座城墙附近也次第发出鸣镝声。
这样的信号,霍娇在延州听过。
延州城门安全闭合,也发过这种鸣镝。
今晚要有大事发生。
城门三更关,四更又开,在这座不夜城早已是常态。即便偶尔更改时间,也会提前张榜,皇城司守卫亦会相告,绝不会突然关闭所有城门,将手无寸铁的老百姓们关在城外。
人群中很快引起恐慌。
金明池畔一片喧哗,人群互相倾轧,孩童的哭泣声伴着无措的询问声。
混乱中不知谁惊呼道:“有人落水了!”
霍娇再无暇去多想,对随行的亲兵道:“快,去救人!”
留在城外的兵卒也在维持秩序,救人的兵卒中出现一个熟悉的身影,霍娇高声道:“郭虞侯?”
郭虞侯抱拳:“霍娘子,在下奉命保护城外百姓和娘子安全。”
霍娇问:“郭虞侯,是谢衡之让你来的吗?他怎么样?”
郭虞侯如实道:“谢大人在何处我不知。”
霍娇顾不得其他,爬上宝津楼,高声道:“大家镇定!无论城内发生什么,都无法进城了,请大家先保护好身边家人的安危。夜露寒凉,不可掉以轻心。”
刘夫人站在宝津楼与岸边相连的拱桥上,也让随行的家丁去帮忙:“请郭虞侯尽量匀出稻草给大家取暖。”
小林在城墙上看了片刻,安心道:“霍娘子已经同郭虞侯接上头,走了。”
他带着亲事官们行至禁中附近,商王次子赵饮冰已在城外等候多时。
赵饮冰道:“听说谢中丞出城了,怎么回事?”
小林抱拳:“多谢郎君挂念。太后娘娘要求谢大人戍边麟州,即刻出发。谢大人为了稳住娘娘,按对方意思出城了。”
赵饮冰担忧道:“安全可还能保证?”
小林自然知道,他所担忧的不仅是谢衡之的个人安危:“同行的都是从延州带回的亲兵。谢大人已经将一切都安排好,他人在与不在,一切尽在掌握。请郎君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