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下乡的妹妹回来了_老胡十八【完结】(244)

  而另一边,正在跟人见面的徐端却觉得耳朵有点发烫。

  “我说老徐,你这是咋了?发烧了?”蒋卫军抽出一根纸烟,正想点燃,看看环境,又把火柴盒收回去。

  “没事,找的人怎么样?”

  “难,你说的那个叫王红萍的女同志,她给咱们提供的线索也不多,只记得当初一起从石家沟生产队跑出来的四个小知青,摔下山崖一个,毒蛇咬死一个,这俩都死无对证了。剩下那个现在还没回城,还生活在石家人的村子里,娶了石队长的堂侄女,要他出面指认恐怕很难。”

  “我知道,最后失踪那个,我正在找。”徐端揉了揉太阳穴,他已经找了一段时间。

  那人是海城长大的孩子,才十六岁,野外生存经验几乎为零,这样的人在没有食物没有水源和足够御寒衣物的条件下,想在深山老林里生存下来很难,除非是被人救下,而为了避免被当地找到,他肯定不会露面,即使活着也是隐姓埋名。

  要找这样一个人,很难。

  当然,这是建立在他还活着的假设之上,要是当年就因为毒蛇猛兽死在山里,那他的寻人就是在做无用功。

  “不过,咱们得做两手准备。”

  蒋卫军挑眉,“你的意思是,如果找不到这个人,你打算用别的办法拿下姓石的?”

  “嗯,我不信他不会留下别的把柄,这事我自己会查。”

  俩人说了几句,蒋卫军把香烟夹在指尖捏了捏,又闻了闻,“上次你说想辞职的事,是真的?”

  徐端点头,“这件事我考虑了很久。”

  “可胡阿姨不是还说想把你往上提提,多少人求之不得的机会,你就这么放弃了?”蒋卫军叹口气,“我跟老爷子提了一嘴,他倒是挺赞成,说好男儿志在四方,要我向你学习,外面有广阔天地。”

  他顿了顿,小声道:“上面有点风声,可能不用半年会有点动静。”

  徐端有点意外,他最近仔细研读各种报纸和广播内容,尤其是各级会议记录,议题都离不开发展和改革,到底怎么发展怎么改革,全国上下也是一片讨论,他还去石兰省各所高校做过旁听生,听到了很多学识渊博的老教授的分析,也见识到很多年轻人,他们思想活泛,他们踌躇满志……

  “在体制内我坐井观天了很多年,是时候走出去看看了。”

  蒋卫军虽然替他惋惜,他这科长也当好几年了,现在胡桂枝想把他往上提提,也给他创造了机会,可他却忽然想出走,在他看来实在是可惜。

  他还记得老爷子当时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徐端不像徐家人。

  徐家从祖上开始就是读书人出身,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学而优则仕,仕途不顺则回乡经商,徐家虽家大业大,但也是世代人苦心经营,稳扎稳打积攒下来的。

  可徐端,当初为了他大哥转业回家,在物资局当了几年科长,也算做出不少成绩,结果眼看就要稳步上升的时候,他却忽然调转车头,准备下海了?

  这种大刀阔斧的闯劲,确实不符合徐家人的温吞水作风。

  期末考结束后,舒今越的大学第一学期就算正式结束了,舒文韵给家里来过电话,说暑假不回家了,要在京市做社会实践,老两口也不懂啥叫社会实践,但也表示支持,还问她是否需要生活费。

  现在上大学都有补助,省着点花家里基本不用出什么钱,她想还今越的钱今越也退给她了,所以她手里目前是有一两百块钱的,说不用。

  这天,徐端来接今越,俩人带上点东西,一起去探望胡桂枝,顺便为何专家送行。

  “感谢今越同志妙手回春,小石头的病已经好了,这几天跟着我早起锻炼,体质增强了一些,正餐的胃口也好了很多,已经不用再吃保和丸了。”

  何专家真心感激今越,送上一支钢笔,“这是我当年在M国时的导师送我的毕业礼物,现在我将它赠与今越同志,祝你学业有成,也祝你始终拥有‘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勇气与决心。”

  这支钢笔可不简单,它不仅是一支金笔,还因为何老的导师是世界上非常有名的科学家,他用过的东西,世俗一点拿去各大拍卖会,那都是百万美元的成交价!

  更何况,这还是伴随并激励何老终生的物件,它跟着他从大洋彼岸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在大西北默默无闻的奉献那么多年,又经历了十年艰苦……这可以说是一代伟大科学家的灵魂伴侣了。

  舒今越不敢接,“何专家您的心意我心领了,但这份礼物太贵重了。”

  “什么贵重,物件是死的,人是活的,你救了小石头的命,就值得我最珍贵的心意。”

  舒今越见徐端和胡桂枝都微微颔首,这才战战兢兢的,双手接过:“谢谢您。”

  “我一定会好好爱惜,用它来激励我为中医药事业奋斗终生。”

  她是真心实意这么想,也将这么做的,并不是大话空话,以至于她的声音都有点颤抖。

  小石头乖乖在旁边听着,眼巴巴看着那支金笔,看看今越,又看看爷爷,一双大眼睛眨巴眨巴,似乎是有话要说。

  今越摸摸他脑袋,“怎么啦小石头?”

  “阿姨,钢笔可以借我看看吗?”

  这本来就是人家爷爷的东西,自然没什么不可以,今越递过去。

  小石头拿过来,左看右看,还拿起来上下晃动几下,甚至把耳朵凑过去,似乎是为了听个响声。

  大家都被他逗笑,“这可听不到响声,就是一支钢笔而已。”

  “能听见的,舅妈就能听见。”

  众人好笑,只当他是童言童语,徐端却心头一跳,“你见过舅妈听钢笔的声音吗?”

  “对呀,小石头见过的,有一天晚上,舅妈拿着钢笔这样听,我问她在干什么,她说听钢笔里有人唱歌。”小石头扁扁嘴,“可我怎么听不见呀,舅妈骗人,钢笔里没人唱歌。”

  众人还在说笑,以为这是舅妈逗小孩的说法。唯独徐端神色凝重,将钢笔拿过去,仔细的观察,又掂了掂,忽然回车里拿来一个螺丝刀,几下将笔撬开。

  就见一堆金黄色的构件内侧,隐藏着一颗米粒大的东西……

  舒今越见胡桂枝和何专家的脸色变了,心知是出大事了,连忙对小石头说:“我带你去找茵茵玩吧?”

  走了两步,她忽然灵光一闪,蹲下身,平视着小石头的眼睛:“你告诉阿姨,半夜起来吃鸡腿和鸡蛋,是不是舅妈帮你拿的东西?”

  她记得胡家的灶台比较高,保姆习惯把锅放在灶台上,那个高度茵茵垫垫脚兴许能够上,但小石头严重的营养不良,他的身高远不如同龄孩子,要想悄无声息的、不滴下汤汁的把那么多吃的拿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甚至,今越怀疑,他半夜偷吃这件事,并不是他真的想这么做,而是被人怂恿的!

  第81章

  何家家教严格, 何专家又以身作则,小石头从小就跟一群品行端庄、正直无私的老专家在一起,都说言传身教, 没人教过他偷东西吃,按理来说他是不会的。

  除非有人怂恿他,不停的告诉他,鸡腿好吃, 鸡蛋好吃,想吃就吃吧, 吃点没错, 你是小孩,没人会生气, 你尽管吃。

  而这个人, 还必须是他信任的身边人。

  果然, 小石头有点害怕, 但还是点点头,“舅妈帮我拿, 她说肚子饿就多吃点, 这是茵茵家招待我们的, 吃了他们也不会生气。”

  果然, 大家都没生气, 反倒心疼他受的苦。

  可这不是生气的问题, 她明明知道孩子脾胃虚弱,还怂恿甚至帮忙给他偷吃那么多高蛋白的东西,每次都是因为偷吃住院,住院后她又什么都不说,任由医生把孩子当成癫痫治疗, 大剂量使用抗癫痫药……其心可诛。

  根据她做体温登记和收拾病室卫生的样子,她应该是有点医学常识的,她自己也说曾在卫生学校上过一段时间班,耳濡目染学过一些。

  偷吃的危害和造成的后果,她明明全都知道!

  这就是恨不得把小石头“治”成个傻子才好,舒今越气得胸膛起伏,这也太坏了!

  更不用说,徐端在何老的钢笔里发现的东西……为了不打草惊蛇,她若无其事的把小石头带去找茵茵玩,让他们几人自己处理。

  茵茵刚放学回来,正在客厅里认真的写作业,舅妈和保姆在厨房帮忙做饭,俩人有说有笑的,但声音都控制得很小,不会打扰到主人家。

  舒今越不敢多看舅妈一眼,生怕自己露出马脚打草惊蛇,她带着俩孩子在客厅玩,顺便看看茵茵的作业。

  “我有一个最好的好朋友,你知道他是谁吗?”茵茵拿腔拿调的问。

  小石头傻乎乎的,一脸激动:“是,是我吗?”

  茵茵没想到居然是这个答案,她怔了怔,但很快说:“是的,小石头就是我的好朋友!”

  今越看这样子,猜她想说的应该是小虎子,但不忍小石头伤心,就只能顺着他的答案说了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yanqing/20_b/bjZ4x.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穿书 种田文 老胡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