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下乡的妹妹回来了_老胡十八【完结】(251)

  她手里有钱,亏了这点虽然心疼,但心疼也有限,可老两口不一样,这800块就跟从他们身上剜下来的肉一样,巨疼无比。毕竟,他们辛辛苦苦一辈子也没能攒下这么多钱,兄妹俩能凑出这么多钱,他们就看得比眼珠子还重要。

  熬到下午放学,今越挎上书包就往家跑,刚跑到门口听见二哥的笑声,她就知道,这事很顺利。

  果然,一问二哥就大笑,“咱们遇到几个识货的,昨晚带回来的四床全卖光了,还让爸去李家村拿来另外四床,也卖光了。”

  “多少一床?”

  “十二块。”

  舒今越倒吸一口凉气,八块的成本,运输费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每床净赚四块钱,100床全卖光的话,那就是400块的净利润!

  难怪要做生意,做生意才能发财啊,上班是没前途的呀!

  “我有点后悔,一开始怕卖不出去定价低了,要早知道这么好卖,我就该定高点。”

  舒立农拍他脑门,“又不是黑心资本家,有得赚就行了,这也不少了。”

  舒文明撇嘴,“您老人家是不知道,市面上现在的棉花多少钱一斤,一床棉絮要多少斤棉花,跟人家比起来,咱们这羽绒被算便宜到家了。”

  赵婉秋打圆场:“薄利多销嘛,咱们先把手里的卖完再说。”路上,舒文明悄悄跟她说了,经过一天对市场的试探,他想再从赣西省买点羽绒被,继续卖。

  这东西又不会坏,今年卖不完先放着,明年也能卖不是?

  正说着,小鸡米花又来了,自从搬到3号院的大房子之后,他还是喜欢天天往16号院跑,尤其是上婉秋奶奶家来。

  “来,给你个任务,站我家门口把风去,要是有……”

  “我知道,要是有人来偷听,我就大声喊,尤其是李奶奶!”

  众人大笑,这孩子越来越机灵了,现在舒家人要是说点不方便其他人听的话,都会让他帮忙把风,他嘴巴也挺紧的,今越姐姐家的事坚决不说出去,李奶奶用糖哄他也不说。

  舒家则是关起门来,小声商议接下来该怎么办,从明天开始得让舒老师蹬车去李家村跑两趟,一趟最多只能带四床,一个单边也好几十公里,不知道他那老胳膊老腿儿能不能受得了。

  商议好,赵婉秋就出去厨房里做饭,那三条黄鳝已经养得很干净了,处理干净爆炒一下,下点面条,配点青菜,就是一份美味的鳝丝面。

  今越一个人吃了两碗,吃到最后都打嗝了。

  接下来几天,老舒家忙成了陀螺,羽绒被的生意比所有人预想的还要好,短短一个星期居然就卖出去三分之二,很多都是新买回去盖着不错又推荐亲朋好友来买的。

  舒文明想趁机多赚点,赶紧给宋小弟那边去电话,再加急做一批出来,照样是先付一半的费用,在指定期限内完工他过去付另一半的钱。

  舒老师天天蹬车,蹬得自行车都冒火星子了,赵婉秋也好不到哪儿去,她天天在建设大桥蹲点卖,本来白白胖胖挺富态一人,晒得黑黢黢的。

  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她性格开朗,很快跟那一带的倒爷打成一片,给家里淘换来不少好东西,今越为此终于在家吃上了几顿新鲜的牛羊肉,还喝上了乳鸽汤。

  眼看着第一批100床就要售罄的时候,舒文明又跟着赵大勇往赣西省去了一趟,这一次天是真冷了,一路不是雪就是冰的,家人全都提心吊胆。

  这天,今越正美滋滋小口小口的喝着乳鸽汤,门口忽然来了一人——居然是挺长时间没见的小李嫂。

  自从搬离柳叶胡同后,小两口很少回来,今越也没跟他们遇到几次,只记得上次见的时候,她面色红润,身形丰腴,这次却又瘦了一些。

  “嫂子这是咋了?”今越连忙起身,拉住她的手。

  “今越啊,快帮帮我弟吧,他就要被单位给开除了啊!”

  舒今越一愣:这,我能咋帮?

  赵婉秋擦擦手,“小李媳妇儿先别着急,慢慢说,咱们家今越就只会看病,也不认识他们单位领导啊。”

  小李嫂点点头,“对对对,就是想请今越给我弟看病,看我一着急没把话说清楚。”

  母女俩这才松口气,说实在的,小李的老丈人一家都不错,舒家平时要吃肉、下水和大骨头,都只需要跟他们提前打声招呼,第二天直接去拿就行了。

  凭着这份便利,舒家这几年的伙食才能这么好,一个个养得油光水滑的。

  “我弟最近生了个怪病。”

  “怎么说?”今越坐直身子,看着她的眼睛。

  “他鼻子忽然坏掉了。”

  今越一愣,啥叫坏掉了,这形容她一下还没反应过来,赵婉秋补充道:“是鼻子闻不见气味,还是鼻子里有啥不好的东西?”

  “闻不见气味,香的臭的放他鼻子下面都闻不见,关键他还是咱们市第二日化厂的调香员。”

  书城市第二日化厂,所有石兰人都知道,就是没听过厂名,但一定知道他们的花露水,将来五十年后可是大名鼎鼎的“国民香水”!

  第83章

  在国营厂里叫调香员, 将来叫调香师。

  李小弟小小年纪能在大名鼎鼎的二日化里当调香员,足以证明他本身就不简单。将来各种国产香水崛起之后,调香师这一特殊工种那可是妥妥的紧缺人才, 多的是百万年薪聘请他出去,要是有本钱的话自己出资办厂,赚的钱就更多了。

  毕竟,将来老百姓的日子好过了, 对美丽和魅力的追求也会与日俱增,这个市场无疑是巨大的。

  可现在, 李小弟居然因为鼻子不闻香臭要被开除了。

  “我弟以前本来鼻子挺好使的……我们家一家子粗人, 我爸是杀猪匠,我妈在纽扣厂当包装工人, 我哥当公安, 我干的也是粗活, 就我弟从小文静, 喜欢鼓捣东西。”

  赵婉秋给她递来一杯温开水,“坐着喝点水, 慢慢说。”都有点前后不通了。

  李小弟今年刚二十三岁, 据说他打小就喜欢琢磨稀奇古怪的东西, 尤其对气味非常敏感, 隔老远就能闻见普通人闻不到的气味。

  “不仅如此, 他还能准确分辨出几百种气味之间极其细微的差别。”

  “当年他十三岁的时候, 跟着我爸去杀猪,走到二日化门口,闻见他们生产花露水的气味,他居然就把人配方说得八九不离十。”

  “我爸是个粗人不懂这些,还怪他不好好读书一天瞎捉摸, 却正好被里头一位老师傅听见,把他叫进去聊了几句。老师傅发现我弟天赋过人,尤其嗅觉灵敏,当即就要收我弟当徒弟,可惜我爸不同意。”

  是的,那个年代的人都比较保守,刚从苦日子里熬出来,信奉体力劳动才是男人该干的工作,啥调香员就是跟那些瓶瓶罐罐胭脂水粉打交道,这在旧社会那是纨绔子弟、玩物丧志的败家子儿才干的。

  李屠户本来就不喜欢儿子平时捉摸这些东西,觉得儿子走上了歪门邪道,要让他将来一辈子都以这个为生?那他更加不能同意。

  “但我弟也是个倔脾气,我爸不同意,他就不去上学,我和我哥也帮他求情,我妈心疼孩子,就说让他去学吧,说不定学几天过了那新鲜劲也就没事了,小孩都三分钟热度。”

  谁知道李小弟却是个毅力惊人的孩子,一学就是十年,去年眼看着马上就要出师了,正好那位老师傅即将退休,日化厂打算在他退休前选拔出两名徒弟来,将来就是日化厂调香员的骨干力量。

  “谁知我弟就在这节骨眼上病了,先是淋了雨,感冒拖了半个多月,当时他说鼻塞,大家都没当回事,以为是感冒没好全,谁知道后来感冒症状都没了,他的鼻子却还是闻不见气味,自然也就错过了选拔考试。”

  小李嫂叹气,“他们调香员最重要的就是有个好鼻子,他啥也闻不到,在工作上犯了好几次错,上个月又把配方弄错,给厂里造成严重损失,现在领导要开除他,我们全家急得不行,我妈都病倒了。”

  舒今越叹气,这样特殊的职业,不闻香臭也意味着丢了饭碗。

  而李家这样传统的人家,是不可能容忍一个无业游民街溜子存在的,家里肯定都乱成一锅粥了。

  她连忙问了几个比较关键的问题:“感冒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去年夏天。”

  那就是一年半了,拖这么长时间,“中途去看过没有?”

  “看过的,西医中医都看过不少,还专门看过省医院的五官科,那边的医生说他是鼻炎。”

  鼻炎不闻香臭也倒是说得过去,某些严重患者确实会大部分时候都闻不见气味。但现在空气污染还不严重,不至于像五十年后龙国人的鼻炎患病率那么高,他好好的不至于忽然就得这么严重的鼻炎。

  “嫂子仔细想想,你弟弟以前得过这个病吗,家族里有没有生这个病的。”

  小李嫂很肯定地说:“我们去其它医院看的时候,那里的医生也问过,没有家族遗传史,我弟的鼻子也很好,从来没有生过什么毛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yanqing/20_b/bjZ4x.html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年代文 穿书 种田文 老胡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