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去了一趟市卫生局,她才发现以前积攒下来的口碑真的很管用,区里就不说了,市局的领导,几乎一半都是她的忠实患者,有的是在市医院看不好最后请她这编外专家过去救场,有的是口口相传被介绍到她这边来的……她一进去,大家都是笑脸相对,亲切地叫她“小舒”。
事情顺利到舒今越都觉得自己快有女主光环了!
***
整个春节,舒家都在忙诊所的事,女人们顶多去看看,装修的事全是徐端和舒文明跑的,外加一个纯跑腿的舒立农,短短两个月时间,诊所就装修得有模有样,招牌也挂上了。
起名很纠结,既不能带夸张的词汇,又想宣传舒今越在里头坐诊,选来选去,舒今越脑袋都大了,破罐子破摔,就叫“今越诊所”吧。
反正伟人的诗寓意这么好,字本来就是两个好字。
知道舒今越的,当然知道诊所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不知道的,进来过也就会知道了。
这天,今越正在诊所里东看西看,寻思还要添点什么,忽然看见一道身影在门口闪了好几次,那是一个穿着公安制服的男子,今越记得他已经在门口转了好一会儿了。
心说莫非是来执行公务的?这些办手续跟各部门对接的事她没什么经验,都是徐端在跑,不确定跟他们有没有对接,但人家既然来了,应该就是有事。今越连忙走到门口:“同志你好,是有什么事情吗?”
公安看了她一眼,“你是护士吗,你们诊所的医生在吗?”
“我就是医生,我叫舒今越。”
男人没注意听她的名字,眼睛只顾着往里头看,“我听人说有个很厉害的医生在这里开了个诊所,让我来看看,你们还没上班吗?”
“还没开始正式营业,但有需要的话,我也可以先帮你看。”今越很诚恳的说。
男人有点狐疑,似乎是觉得自己来错地方了,可同事说的就是这个位置啊,这附近也就只有这么一家诊所,可眼前的医生……嗯,还没他年纪大。
舒今越对这种眼光已经免疫了,一脸平静:“我就是这里的医生,如有需要可以跟我来诊室查验我的工作证。”
她绝对想不到,就是她的镇定自若,为自己迎来诊所第一位病人,也给辖区乃至整个石兰省立了一个大功!
第97章
她的镇定自若让男人无端的多了点信赖, 只见他连忙摆手,“倒也不必,我不是来检查的, 是刚下班,从这儿路过所以来看一下。”
今越于是请他进诊室里坐。
今越诊所面积不小,小红楼占地面积足有二百平,加上楼上的足足有四百平, 至少能开十间诊室,但因为只有她和老妈两个人坐诊, 她白天要上课(班), 顶多休息天或者晚上来坐会儿,能全天在岗的就只有老妈一个人, 所以目前只装修出两间诊室。
另外还有一间药房, 四个大药柜, 里面分隔成上百个小药抽屉, 上面是舒老师工工整整的字迹,写着中药名, 让人能一眼就看见抓了什么药。
药房的左边是两间检查室, 有屏风还有布帘子, 男女分开, 能够保证病人的隐私;右边则是收银台, 走过去则是厕所, 也是男女分开的蹲坑,连接水箱,每次上完厕所一冲,就干干净净的,一点气味也不会留下。
而舒今越的诊室就在中药房正对面, 足有二十来个平米,里面配备装有水龙头的洗水池、肥皂,她看完病或者中途上厕所啥的也能洗一下手。
她的诊室隔壁是赵婉秋的,赵婉秋隔壁则是一间治疗室和一间处置室,万一以后有需要针灸火罐理疗的,或者需要输液的,会比较方便。
至于其它地方,则全部改装成仓库,先存放药材和一些杂物,等将来人员扩招的时候,再做成别的诊室。这样布置一来能加快装修进度,二来也是想省点钱。
这个诊所虽说是给老妈开的,落的也是赵婉秋的名字,但所有人都知道这是今越的私人财产,万一将来赵婉秋有个好歹,诊所都是她的,更别说接下来的很多年里,诊所赚的每一分钱,其他人都不会来分。
舒立农把全家人聚拢在一起,甚至给远在港城的舒文韵打过电话,明明白白说清楚,诊所是舒今越的,万一他们老两口百年后,其他人不许打主意。
话都说得这么明白了,舒今越自然不能再用家里公用的钱来开诊所,房租、药品配备、器具采买,乃至于每一分装修的钱,都是从她口袋里掏出去的,她自然要省着点花。
今越正想着,男人看着她,忽然“咦”了一声,“同志,我是不是在哪儿见过你?”
舒今越一愣,仔细看对方,也有点拿不准,“我好像也见过你。”
但双方都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只得作罢,反正这也不重要。
“我儿子今年四岁,拉肚子十天了,打过针住过院但一直不能完全止住,昨晚值夜班的时候,我同事说他们家孩子三年前拉肚子也是找你看好的,推荐我来试试,还说你在三百货对面开了个诊所,一下班我就自己找过来了。”
男人嘴唇苍白,双眼红血丝十分明显,看得出来是刚下班的,而且昨晚这班值得很累。
舒今越不由得想起以前天天顶着黑眼圈的大美女舒文韵,她现在再也不用这么辛苦了吧?
“孩子在家吗?”
“对,我家有点远,我先跟你说说说情况,适合的话下午把孩子带过来。”
舒今越当然能理解,她要是家长她也会这么干,本来就对她的医术拿不准的前提下,要是把孩子大老远的折腾过来,结果你却看不了,哪个家长愿意呢?
“行,你先说说看。”
“我儿子,大家都叫他小龙,平时身体素质很好,我有空就带他跑跑步打打篮球,他吃饭也香,睡觉也好,可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从一个多星期前忽然拉肚子。”
今越在本子上记录着,“那几天有没有吃积食?”
“应该没有,孩子胃口好,消化也强,很少会积食。”男人顿了顿,“要是积食的话,我们会泡点山楂水给他喝,每次喝一天就好了,但这次喝了好几天也没用。”
舒今越点头,“孩子口气重不重,嘴巴里有没有食物的酸臭味?”
“没有。”
“打不打嗝?有没有说恶心想吐?”
“都没有。”
这么看来,可以把积食腹泻给排除了。今越继续问:“有没有吃坏肚子,例如凉菜冰棍儿之类的,或者是不干净的东西?”
春天,山上野菜多,很多家庭都会尝尝鲜,可不是所有人的脾胃都适合吃,今越身边就有人吃不了野菜,尤其是蕨菜和苋菜,一吃必拉肚子,但一连拉十天的,实属罕见。
男人通通否认,“我跟我爱人带他去过好几次医院,这些问题其他医生也问过,我们确定没有。”
舒今越点点头,继续问:“每天拉几次?”
“刚开始那几天四五次,后来七八次,最近拉到十二三次,颜色是黄中带白。”
“大便里有像鼻涕一样的东西吗?”
男人点头。
于是今越问去其它医院看的人家怎么说,“一开始说是肠炎,化验出白细胞高,大便里也有脓细胞。”
听到这里,舒今越连忙追问:“发烧吗?”
男人连忙点头,“烧的,最高烧到39度,我们自己在家用酒精给他擦过身体,还往袋子里装冰块给他降过,降是能降下来,但不用多久又烧起来,去医院大夫给用了解热镇痛消炎的药物,住了几天院都没好,孩子待不住,我们只得出院。”
舒今越思考:按照目前收集到的信息来看,就是一个肠炎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没道理治了这么久还没治好啊,拉肚子没治好,发烧也没好,这就有点奇怪了。
想到这男人说话比一般人逻辑分明,虽然不是学医的,但说话条理清楚,不像很多家长自己孩子怎么生病吃了哪些药都说不清楚,今越于是继续问:“还记得医院都用了些什么药物吗?”
“住院期间输液,输过好几种抗生素,还用过强的松龙。”
这是连激素都用上了啊,居然还是没办法退烧?舒今越想起那年蒋卫军家小虎子,也是在医院住了好几天,一切能退烧的药都用了,甚至上了激素,还是没能退下来。
她当时是用一味石膏水给成功退烧的,同样是小孩子,同样是高烧不退,要是换了别的医生或许就依葫芦画瓢用上石膏水了,但舒今越不是。
她继续问,“还打过什么针水?”
“柴胡、安痛定。”
也是这个年代常用的退烧药,舒今越更疑惑了,该用的能用的都用了,没道理这烧退不下来,腹泻也止不住,除非……他就不是肠胃炎!
“这样吧,光听这些情况的话,我确实也拿不准是什么病症,如果方便的话,你把孩子带过来,我当面看看,毕竟中医讲究的是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单听病史资料的话,我无法下诊断,也没办法开方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