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之前派王室女子去勾引裴盛淮时,对方明明厌恶至极却只对他冷脸相待,现在却因为他想要贺明瑶嫁去玉嵫和亲而跟他撕破脸。
虽然裴盛淮只是出言警告,但图闻叱毫不怀疑他要是仍一意孤行,对方会直接出手,不会给他反悔的机会。
他死死咬了下腮帮,自己得到的消息果然是对的,贺明瑶不止身份高贵,还得大梁皇室看重。
裴盛淮越是阻拦,他越是笃定自己的想法。
但明路已经行不通了,他现在身处大梁京城,天子脚下,贸然同一国亲王翻脸的后果,是他承受不起的。
图闻叱并不想就这么退让开来:“裴将军怎么不问问贺姑娘的意愿,倘若贺姑娘愿意呢?”
“愿意?”
裴盛淮冷冷一笑,面上的表情极尽嘲讽:“大王子未免太看得起自己了。”
图闻叱道:“你!”
裴盛淮抬步离开,自他身边走过时,凤眼微垂,声音冰冷:“便是她愿意,本王也不许。”
图闻叱瞳仁骤然缩紧,鼻尖仿佛嗅到了沙场的血腥气,交手瞬间的压制感扑面而来,他死死压住牙根,才没踉跄开来。
直到两侧拦下他的侍卫尽数退开,他还站在原地一动未动,方才那个瞬间,他险些以为自己被扼住了喉管,下一刻就会身死异乡。
半刻钟后,图闻叱才从方才的惊惧中回神,整个后脊浮出一层薄汗。
图闻叱面沉如水,大步朝外走去。
*
大乘国寺门口,停着一架宽大的马车。
贺明瑶倚坐在车轿内,纤长的手指正有一搭没一搭地拨弄着车帘的一角。
余光扫到骑马过来的人,她手上动作一顿,猛地将车帘落下,惜字如金地吐出几个字:“驾车回府。”
马车一滞,车轮慢悠悠地滚动了起来。
车帘外,欣长高大的身影透进来,单单一个模糊的轮廓便叫人心驰神往。
贺明瑶仗着自己坐在车轿里,毫无顾忌地将视线落在那道身影上,等今日回府后就看不到了,不如现在多看几眼。
她已经决定将藏经阁的事抛到脑后了,执意追究只会让她愈发理不清自己的思绪,所以趁眼下再多瞧一瞧。
马车行进的速度并不快,给她一种要慢慢悠悠一直晃到日落的错觉。
贺明瑶不知自己看了多久,她视线自始至终几乎没有移开过,连平日里坐车难受的烦闷都没有察觉到。
直到马车停在国公府外,她才如梦初醒,骤然回神。
从马车下来后,她便收起了视线。
她本想直接转身进府,但东侧门的下人在,她若是扭头就走实在不合礼数。
她略福了下身,硬邦邦地道:“今日多谢皇叔。”
说完便想离开,只是还未来得及转身,便听到头顶落下一声轻叹:“阿瑶。”
她顿住原地,待对方翻身下马后,说道:“我不生皇叔的气,皇叔可不可以当今日之事没有发生过?”
她不知道十七皇叔唤住她是想要说什么,但是她现在并不想听。
裴盛淮看着面前之人,秀气的眉微微拢着,眉心间似乎藏着化不开的烦闷,疏离淡漠的语气里还夹杂着央求之意。
他视线落在她的脸上,许久后应道:“好。”
“不会有下次了。”
贺明瑶闻言悄悄松了口气,她眼眸里恢复了些许零星的笑意,飞快道:“皇叔,我先回府了。”
说完一刻未等,直接转身几步从侧门迈进。
胧玉跟在她身侧,朝后望了眼,回过头来小声道:“十七皇叔还在看姑娘呢。”
贺明瑶身形僵了僵,闷声不语。
胧玉今日没跟去大乘国寺,还不知发生了什么,这会儿惦记着那柄嵌满了宝石的匕首,请示道:“姑娘,可要现在回礼?”
贺明瑶飞快摇了摇头:“不用了,皇叔大方,那匕首不是什么稀罕之物,收着便是。”
胧玉颇为惊叹:“难怪说玉嵫盛产五彩宝石,原来竟这般多。”
她在大梁还没见过在刀鞘上嵌满宝石的呢,就算再喜欢,也至多嵌上一块,难不成玉嵫的宝石和大梁的石块差不多?
贺明瑶尚不清楚自己胡乱一句话,引得贴身丫鬟得出这么个结论。
她吩咐道:“将书房里的经文都收起来。”
这一阵子她都不想再看到经书了,等将今日在藏经阁的事忘掉再临摹习字吧。
胧玉虽不知姑娘何意,但点了点头,依言照办。
贺明瑶之后一连几日都待在家中,惹得贺国公都忍不住来问她是不是遇上了不开心的事儿。
贺国公拧眉问道:“是不是那天在大乘国寺,那位玉嵫的大王子待你无礼了?”
贺明瑶摇头:“不关大王子的事,只是我突然想在府上多陪陪爹爹。”
贺国公一听便知这是哄他的话,却还是忍不住抬了抬唇角。
贺明瑶瞧见自己成功打断了爹爹的追问,赶忙又换了个话头问道:“娘亲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啊?”
贺国公道:“已经在回京的路上了。”
路途遥遥,需得花上一些时日。
贺明瑶拧眉非要问出个结果来,贺国公无奈说道:“快则三五日,慢则十数日。”
看来还有十几日才能见到娘亲了,前面那三五日只能听一听罢。
贺明瑶撇嘴,她早就看穿了!
贺国公闷声笑了下,又同她提了另一件事:“和亲的宗室女子已经定下了,玉嵫那边也答应了。”
贺明瑶略有些诧异,虽然早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但她还以为图闻叱会再不死心再纠缠她几番呢,难怪自大乘国寺那日后,对方就没再给她送过帖子。
她虽说一早便知自己不用去和亲,但仍旧松了口气,问道:“那玉嵫使臣什么时候回去?”
贺国公略算了下道:“大约是夫人回府之日。”
贺明瑶眼一弯,那岂不是双喜临门!
她实在不喜图闻叱,连带着整个玉嵫使臣都不喜欢,好在对方还算有些自知之明,知道她不答应便没再过多纠缠。
贺明瑶哄了贺国公一通,将这几日不出门的事儿给糊弄了过去。
她自觉已经做到平心静气了,只要不见到十七皇叔就不会被撩拨起心绪。
她心里想着明日进宫一趟去陪陪皇姑奶奶,或者去公主府瞧瞧姑姑,免得爹爹再来问她为何总是待在府上。
正纠结着,管家突然来报:“姑娘,长公主来了!”
贺明瑶眼睛一亮,快步走出去:“姑姑,您怎么来了?我还想着明儿去公主府呢。”
长公主笑道:“正巧路过便来瞧瞧你。”
说着朝身后抬了抬手,仆人立刻将一件四四方方的锦盒送到桌前,长公主示意她打开:“珍宝阁新出的头面,本宫瞧着还不错,只是颜色太过娇嫩了些,倒是于本宫不合适了。”
待她打开后,又问道:“安安喜欢吗?”
贺明瑶点头:“喜欢。”
长公主冲两边候着的丫鬟道:“来,将东西收下去。”
两边丫鬟依言将锦盒抱了下去,长公主每回来都要给姑娘带些东西,从姑娘小时候到如今,十几年间她们都习惯了。
待丫鬟们将头面抱走,昌平公主慢悠悠喝了口茶,这才说起正事来:“明日记得来府上,蕙兰公主和亲玉嵫,本宫总要设宴相送一番。”
贺明瑶闻言微微一愣,她还是头一次听说蕙兰公主,转瞬又反应过来,这是应当是皇上为了和亲刚刚赐下的封号。
她点头答应下来,又多问了一句:“那玉嵫大王子会去吗?”
昌平公主道:“他来做什么,本宫又不是他的姑姑。”
贺明瑶抿了抿唇,没忍住笑了出来。
第51章
第二日,贺明瑶提早去了公主府。
她今日虽说是来参加宴席的,却并不想和蕙兰公主遇上,宫宴上图闻叱开口要的人是她,虽然皇上当场便回绝了,但难保蕙兰公主不会心生怨怼。
贺明瑶将心比心,换若是她,绝不想远嫁异邦,但正元帝要以和亲彰显诚意,以此平定南疆的多年战乱。
她神色微凝,有些抬不起兴致。
长公主一眼便看透了她的心思,安抚道:“一早定下的事,与你无关,安安不用自责。”
“蕙兰公主带去的嫁妆足够她在玉嵫不被轻视,何况只要大梁不倒,玉嵫便不敢在明面上亏待公主,蕙兰她若是足够聪明,此生无虞。”
话虽如此,却终究是离开故土去了千里之外的地方。
贺明瑶想到自己,闷闷道:“姑姑,我想一直留在京城,哪儿也不去。”
长公主笑了起来:“安安自然哪儿都不用去。”
贺明瑶嗯了一声,她问道:“待会儿宴席,我能不能不坐姑姑身边?”
她不想同蕙兰公主同席,若是一左一右坐着实在有些尴尬,何况今日宴席是姑姑为蕙兰公主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