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她俩走了,他只好先移开视线,跟上去。
-
三个人到了附近一家粤菜馆,吃叉烧饭、云吞面。
秦嘉淮问出刚才在办公室里就有的疑虑:“袁姐,你们那边好多案情资料,甚至还有关于这个连环杀手的出版物,这些都从哪里来的?警方并没有公示。”
袁楠点头:“我们媒体的资料,肯定比警察多啊!”
“毕竟我们要挖掘故事,所以受害者的成长经历、受害者家属的种种资料,我们都会收集。”
“有的资料是我们从图书馆借的,有的资料是领导从别的同行手里搜罗的。”
“我一个人根本不可能几天内翻阅完所有,所以公司才同意我招短期的学生兼职。”
说到这里,袁楠顿了顿,不好意思地看着他俩。
“但是公司只同意我招一个,也只批了五百块钱的预算……”
秦嘉淮知道她什么意思,立马主动说:“不用考虑我,我就是纯粹感兴趣。”
袁楠满眼赞许地看向他。
这个年纪的小男生懂得别人话里有话,不让别人为难、自己主动抛出方案,真的很难得。
她点点头:“等做出几条10万加稿,拿到奖金,我一定好好犒劳你俩。”
很快,点的东西都上齐了。
袁楠继续边吃边骂老板。
“其实他今天生气,根本就不是因为我工作上有什么问题。”
“是因为我为了求快,直接越级审核,我跳过他,让总编审核完我就发了。”
“中层领导最反感的就是职员越级,显得他们没用。”
楚瑶咽下口中的云吞,顺口问了句:“我们上次来找你,你好像不是这个领导,上次那个看起来还挺和善的。”
袁楠:“对,上个领导跳槽了。这个新来的领导,叫胡力,他以前是一个非常拼的记者,08年的时候,川省那边大地震,他只身涉险,扛着相机就往震区跑。”
楚瑶点点头,拿手机上网搜。
搜了半天,疑惑地问:“但是为什么我在网上搜不到他关于地震的报道?倒是有很多别的,都很普通。”
袁楠筷子一顿。
仔细想想,好像确实每次都是胡力在开会的时候,自己口述他的光辉历史。
偶尔还要露出自己腿上的疤,跟大家说,这都是他跑地震新闻的时候留下的勋章。
但大家还都没去核实过。
许久,袁楠说:“有可能他是吹嘘的,但也可能因为,网络媒体在08年还不发达,以前都是纸质的多……估计只有在当地,才能查出他当时的报道了。”
对面两人都点点头,没有再问。
吃完饭,袁楠把他们俩带回公司资料室。
她自己申请外出采访……实际上是直接回家了。
资料室现在就剩楚瑶和秦嘉淮。
楚瑶戳戳他的胳膊:“有五百块钱呢,我回头分你二百五。”
秦嘉淮已经在翻资料了,无奈地看她一眼:“我谢谢你啊。”
“应该的。”楚瑶笑了笑,开始和他一起翻看资料。
按照袁楠的说法,今晚的任务,是先整理一些专家分析凶手性格成因的资料。
如果是书籍中的一小段,就把什么书第几页写下来,方便袁楠后续翻找。
过了一个小时,楚瑶看得有些头疼,拿出手机看看。
这一看,她拧起了眉:“怎么这样啊?”
秦嘉淮靠过去:“什么事?”
第367章 逮到凶手了!
楚瑶把手机递给秦嘉淮看:“我在新视野账号下的留言被删除了,说我用语不文明……我确实不文明,但我辱骂这么一个变态杀人狂,我还要对他文明?”
秦嘉淮也拿出自己手机看。
他跟着楚瑶拱火的言论,也被删了。
“……”什么傻叉平台,“先别管了,咱们继续看资料吧。”
“好吧。”楚瑶也先把手机放下。
资料里还有一本小说,是从图书馆借的。
秦嘉淮翻了翻,忽然从里面掉出一张图书馆的借书卡。
是市图书馆的卡,但和他们平时用的很不一样。
秦嘉淮看了会儿:“这个借书卡很特别。”
楚瑶接过来:“我看看。”
“我知道这个……市图书馆对普通人是七点关门,寒暑假期间,对学生会放宽到夜里十一点。”
“但这种卡,权限更高,它是专门提供给在馆内长时间研究、需要大量书籍的用户,比如学者,作家,有高级记者证的记者等,他们可以随时自由出入的。”
楚瑶从小到大都舍不得买书,所以早早就拿学生证去办了图书卡。
去的次数多,偶尔听见、遇见,就会知道很多外人不知道的规矩。
秦嘉淮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两个人继续整理。
楚瑶伸手去够不远处的文件夹。
同一时间,秦嘉淮倾身去拿她手边的书。
两个人的距离忽然拉近。
近距离的对视片刻,秦嘉淮先反应过来,立即往后,拉开距离。
他保持着表面的镇定,低头翻书。
未来的自己居然那么贬低自己,他就非要争气给自己看。
什么年纪就该做什么年纪的事。
他这个时候绝对不出格。
可话是这么说。
刚才那一下,就是叫他心乱如麻,怎么都无法投入。
再想想……
我都不一定能活到十八岁!
都不一定有未来的自己!
为什么还要怕未来的自己瞧不起自己!
秦嘉淮一手撑在桌面上,用再次去拿书的借口,身体不着痕迹地重新前倾。
楚瑶察觉到他越靠越近,疑惑地转头。
他刚好,停在距离她唇瓣仅剩一指的位置。
他神色如常,维持着这个呼吸相闻的距离。
既不退开,也不继续靠近。
这下换楚瑶莫名其妙心跳加速了。
她刚想移开视线,身后忽然传来男人的质问声:“你们哪个部门的?小组长是谁?我们这里禁止办公室恋爱!”
楚瑶赶紧回头。
是白天那个把袁楠骂哭的胡力。
她赶紧解释:“我俩是来打寒假工的。”
胡力见不是公司的员工,神色好了些。
目光在两人身上来回转了一圈:“但是我只批了一个预算。”
楚瑶说:“只有我是,他是来陪我的。”
胡力没办法挑别的刺了。
他过来翻了翻楚瑶整理好的专家分析报告,随口问:“你们翻了这么多资料,觉得这些专家说得怎么样?”
“我觉得挺有道理的。”楚瑶抽出一个心理专家的分析。
“这个专家说凶手现实生活里是个平庸、自恋、缺爱的人。”
“通过掌控他人生死,来证明自己不平庸,这种行为叫存在感建构。”
“这种人在生活里一定还会吹嘘自己的功绩,自己错了、失败了,就会埋怨社会,想法设法证明全社会比他更不堪。”
“自恋还表现在,留男性活口,并非怜悯,而是强迫其成为自己审判的见证者。”
胡力啧了声:“小孩子就是小孩子,还是太天真了。”
“这些专家光骂凶手是为了圈钱,但咱们想做报道,就要更深层次分析社会的原因。”
楚瑶一脸不解:“但我只是来打寒假工的,我也要帮你想怎么做报道吗?”
“……”胡力的说教没有成功,转身走了。
到外面还给袁楠发了个消息,骂她找的什么寒假工,一点不知道上进。
免费教她,她还回嘴!
-
等胡力离开。
楚瑶回头看向秦嘉淮:“你怎么一直没说话啊。”
秦嘉淮摇摇头:“没事,我只是在想别的事。”
刚才趁着胡力和楚瑶说话的时候,秦嘉淮用手机悄悄拍了一张照片。
他回过头,给秦明琮发消息。
秦嘉淮:“小叔,你在川省有分公司吗?”
秦明琮:“有。”
秦嘉淮:“你让川省本地员工,帮我打探一下,08年有没有一个报道过大地震的记者叫胡力。这个是照片。”
袁楠说得对,网络没有快速发展的时候,很多地区新闻都出不了省。
想调查还得找本地媒体。
-
后续两天,楚瑶和秦嘉淮白天做自己的事,一般都是傍晚过去做这份兼职。
秦嘉淮一开始还挺期待每天和楚瑶单独待在资料室里。
但很快他就开始烦了……烦这个胡力。
每天来监督他们俩做事,还要提点几句,总是说社会怎么样怎么样……
搞得好像杀人犯都是社会逼的一样。
日子过得差的人多了去了,也不见大家都杀人。
直到小叔把资料发过来。
秦嘉淮一看,验证了他的部分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