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进帐篷里。”女吏说,“得查查你有没有什么陈年旧疾。”
虎妞“哦”了一声,她也不会说什么漂亮话,人叫她进帐篷,她也就目不斜视地进了帐篷。
幸好帐篷里的都是女人,女大夫给她把脉,还掀了她的衣裳。
“你身子可真好。”大夫把完脉,有些惊奇,“难得遇到你这种一点毛病没有的,还壮实,你爹娘把你养的可真不错。”
虎妞难得羞红了脸——许多年没有外人夸过她。
小时候还会被夸一声虎头虎脑,越长大,嘲笑她的人就越多,不止笑她,还要连带着笑她爹娘,好像生了她,她爹娘就该感到羞耻。
“过去吧。”大夫给了她张纸片,上面还印了章,“出去把这纸给守着的人,叫她带你去泅水,只要泅水过了,你就能当兵了。”
“不过现在还能反悔,倘若泅水也过了,那就不能反悔了,反悔算逃兵,日后不仅你自己当兵考吏,你的子女也不成,听懂没?”
虎妞有些木然地点头。
这就过了?当兵这么轻易?
她从帐篷的另一侧走出去,将纸交给守在外头的女吏,就被领到了另一处地方,附近没什么人,她能在用布帘子围起来的木架子里脱下外衣,仅着里衣下海泅水。
如今已经不算冷,换成往年,珠女们早多少天就下水了。
虎妞泅水的功夫一般,她不能和珠女们比水下闭气,也不能和海女比谁游得快,但总归是中不溜秋,不好不坏。
“有人溺水了!”岸上有人在喊。
刚抬头换气的虎妞一愣,她抹了把脸,朝着岸上人手指的方向看去——年幼的小姑娘正在不断拍击水面,不断试图将头探出来。
溺水了!
虎妞忙朝那人游去。
虎妞游得极快,她不敢贸然接近对方,以前就听爹讲过,在海上遇到溺水的人不能被那人抱住,得绕到对方身后够不着的地方,再勒紧对方的前胸,才能拖着对方上岸。
但这非得力气大不可,否则被人反身抱住就完了。
那人定会将她往下压,借力浮上去——溺水的人没有脑子,全凭本能行事。
好在虎妞不缺力气,毕竟早上吃了干饭。
她游到对方身后,使出吃奶的力气单手绕过对方腋下,死死从身后勒住那姑娘,然后拖着向岸上游。
直到她拖着人上岸,脱力地坐在地上喘气后,才有人跑来照看那溺了水的姑娘。
“还是娃娃!”女吏按压着女娃的前胸,“哪家的娃?!这时节小娃娃下水,不要命啦?!”
虎妞喘过了气,凑过去一瞧,忙说:“大人,我认识,她爹娘死的早,吃百家饭长大的,平日也下海摸些鱼虾,乡亲们也拿粗粮跟她换。”
女娃娃吐出几口水,眼皮一抖,缓缓睁开了眼。
女吏松了口气,她怒道:“这又不是以前,不在育幼院里待着,下什么海?!”
虎妞知道育幼院,以前青州是没有的——没爹娘的孩子那么多,爹娘早死的,被拐后自己逃了的,街头巷尾总是有些小娃娃,靠着别人的施舍和小偷小摸过活,户籍也没有,想离开青州?城门都出不去。
如今倒是有育幼院了,但虎妞没去过,只听人说,新朝廷将孤儿们收拢起来,安排在育幼院里,小的有专人照顾,大的则要上学做工,自己挣口粮钱。
等满了十六,成人了,便能去扛活。
没多久,有人从帐篷里拿着毯子出来,将女娃娃裹在里头。
“下海死的人多不多?”女吏问虎妞。
虎妞:“多呢,回回出海,总有人回不来,咱住海边的,就没有不识水性的。”
“也是辛苦。”女吏叹了口气。
虎妞胆子大,闻言竟问道:“大人哪里人?”
女吏笑道:“清丰县,那边没海,我家住在城里,没地,靠我娘我奶给人浆洗缝补衣裳过活。”
虎妞有些羡慕:“那多好,累是累点,但风吹不着雨淋不着。”
女吏也不反驳——能在城里有房,有挣钱的营生,多少人想也不敢想的好事,倘若她反驳,倒显得她何不食肉糜了。
“你也不用羡慕,我看日后是其他人要羡慕你们。”女吏安慰道,“等港口建好了,来往的商船比如今更多,不管是扛活还是当海兵,都比内陆的人容易。”
“更何况海带都带回来了,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能咱自个儿养了。”
“行了,你明日到军营报到吧,也不必带什么东西,军营里有被褥,只用带几身换洗的衣裳,倘若带的多了,还要叫你把行李送回去,浪费功夫。”
第251章 新兵入营(二)
军营如今还很简陋,新搭的军营只有木桩围着,住人的地方才搭了架子,新兵进去了只能先住临时的土胚房或木板房,不过空地已经被修整出来,夯实了。
虎妞背着自己换洗的衣裳,在爹娘的陪同下走到军营门外。
来报到的人不少,虎妞在人群中看到了不少熟面孔——多是家里穷苦,爹娘给他们买不起船。
“进去了要听话,别怕吃苦。”有父母叮嘱孩子,“人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
“委屈了也忍着,回来跟爹娘说。”
“就是当学徒也要吃苦头,何况当兵呢?”
虎妞有些怕了,她拽着娘的衣摆,生平头一次开始不舍。
倒是虎妞娘推着她说:“快去!又不是没法回家!”
虎妞小声说:“半年才回一次呢。”
虎妞爹:“半年怕啥,那些出海的商船,哪个不是一年到头都回不了家?”
“爹娘如今还干得动,多给你攒些钱,等你退伍了,日子好过呢!”虎妞爹乐呵呵地说,“到时候咱就在城里买房,你也有活干,再给咱家找个姑爷……”
按虎妞的年纪,原本应当是老姑娘了,十七岁还没成亲,原本只能考虑穷苦人家的子弟或是二婚头,甚至于因为她太能吃,恐怕没毛病的贫苦子弟或二婚头都轮不到她挑。
可如今,她甚至还不算完全成年,就算以后退伍了,那也还不到二十五。
一般当兵也就五年,五年后留在军营或是退伍都能自己选。
到时候她正值壮年,前途光明,想成亲有得挑,不想成亲也养得活自己。
原本虎妞一家在渔民里都算日子难过的,可一旦她进了军营,拿了军饷,日子仿佛一下就能美起来。
虎妞缩着脖子,排进了队伍里。
许多跟着父母长大,从未离开过父母的新兵在进军营前还流了几滴泪,可不等父母哄一哄,便被老兵催着去领牙刷被褥。
虎妞拿出考核过关的凭证,签上自己的名字,按了手印以后,也一步三回头,只差没有垂泪。
看着女儿进了军营,只留背影以后,虎妞娘才低头揩去眼角的泪水。
“好歹是条出路……”虎妞娘抓着丈夫的胳膊,“总比下海好。”
虎妞爹宽慰道:“是啊,下海的苦头那真是吃不尽。”
————
“如今钱全投码头去了,没军服给你们穿。”老兵一边走一边对身后的新兵说,“日后码头建好了,咱也能有一样的军服能穿。”
老兵的态度并不倨傲,毕竟不是班长排长:“刚开始站军姿的时候多,这是要叫你们懂规矩,听指挥,过几个月就好了,能学枪和怎么开炮了。”
新兵们不敢说话,虎妞走在人堆里,浑身都有些不自在——身边不止有女兵,还有男兵,她长到这个大,还是头一回和陌生男人走得这么近。
老兵又说:“习惯了也就不苦了,理了军营才不习惯呢!”
“像我,倘若不受伤,我宁愿在军营待到老死。”
终于有新兵忍不住问:“那……在军营里头,怎么娶媳妇?”
老兵:“……小娃娃就想着娶媳妇啦?”
“你有本事,在哪儿都不耽误你成亲,你没本事,就是把你扔女人堆里去,也没人看得上你。”
老兵骂道:“你是来当兵的,要是满脑子娶媳妇成亲,有你的苦头吃!”
新兵被吓得埋头不语。
老兵“哼”了一声:“看来你们还是书读少了,道理知道的少了!”
新兵们一脸茫然。
他们以前所知的道理,不过就是挣钱建房娶媳妇生娃。
生娃就是他们一生的最大追求,挣钱建房都是为了生娃这个目标,无论是当渔民还是当兵,在他们看来都一样,都是为了攒钱起屋,目标是不变的。
老兵也经历过这个阶段,可他如今已经全然忘了自己曾经是怎么想的了,很有些自得地说:“人活着,难道只是为了那档子事吗?世道不变好,生了娃又如何?娃能生娃吗?”
新兵们更听不懂了,那……娃不能生娃?
老兵领着他们到一间土屋前,如今日头还早,进军营的新兵还不多,他们没排多久队就领到了自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