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可曾怨怪过你什么?怕你忧心,我连老妈子都不敢请,家中一应事务都由我来打理,难道我做的还不够好吗?”
冯舒窈看周无为激动得双眼通红,立刻哄道:“无为,你缓一缓,我没说你做的不好,你是君子,做事从不用我操心,斌儿没有学坏也有你的功劳,你是首功。”
“离婚我也不过是这么一提。”冯舒窈拍了拍周无为的手背,“你一个人,斌儿又在学校,我走以后怕你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你不想离,那就不离,只记得我的话,倘若你真的对别人动了心,别辜负好人,叫人受委屈,同有妇之夫来往,说出去名声不好。”
周无为目光复杂地看着冯舒窈,眼中含泪,强忍着没叫泪落下来。
冯舒窈:“……我说的话不好听,可也是真心话。”
周无为垂下头,单手摆了摆:“舒窈,这些话我不爱听。”
冯舒窈:“那我就不说了,这回表彰大会你真不去?听说连马二周昌都会来,都好几年没见过他们了,也不知道如今是什么样,阮姐像是也会来。”
“阮姐也来?”周无为眼睛像兔子一样红,但还是奇道,“她不是在夏川吗?”
“夏川的事不算什么。”冯舒窈姿态轻松,“辽国那边谈不了什么条件,几个关口打了这许多年,粮食过不去,辽国日子也不好过,如今咱们肯松口叫粮食运过去,解他们的燃眉之急,还有什么可说的?”
“兴庆和夏川到咱们手里也不过是这几日的事。”
周无为:“这是好事!咱们如今的地盘都是从宋人手里抢来的,到底没从辽国手里割下一块肉,真能不费一兵一卒的拿下兴庆夏川,不说辽地的汉人,就是咱们这边,也得受此鼓舞!”
“阮姐的意思是,此事尘埃落定之前还是不要传出去为好。”冯舒窈,“就怕出什么变故,不过要我说,如今辽地的日子恐怕还不如宋人,宋人那边好歹有鱼米之乡,辽地有什么?没有宋人运过去的粮食,辽地的贵族都得饿肚子。”
冯舒窈冷哼一声:“辽地的贵族还不知道什么叫时移世易,如今哪还有他们谈条件的余地?别说和咱们打,只要咱们掐住关头,不叫他们运粮,饿都饿死他们。”
“可惜了,辽地还有那么多咱们的百姓,这种事做不得。”
“否则阮姐何必跑这一遭?”
第310章 大会之前(二)
北地的山头绿荫葱葱,阮响脚下踩着石块,手中拿着望远镜眺望周遭的村镇,她不再是当年的小女娃,近二十岁的年纪叫她看上去多了几分曾经没有的威严。
她收回望远镜,从石块上跳下来,顺手将望远镜交给副官,语气轻松道:“比我想的情况好些。”
副官拿着望远镜,嘴里忍不住说:“也就饿殍没那么多。”
阮响微微摇头:“地里的农人有男有女,可见夏川的元气要恢复过来了。”
“要我说,您都不必跑这一趟。”副官小声抱怨,“过来就是受罪,那些贵族简直像听不懂人话,他们都不配同您打交道,这么大的事,皇室都不出人。”
“大权旁落嘛。”阮响拍拍自己裤腿上的灰,“走吧,我饿了,回去吃点东西。”
副官落在阮响身后,视线放在阮响的背影上。
小时候受了罪,阮响没能长到一米七以上,到如今这个年纪已然长不上去了,个头稳定在了一米六七。
不过在这个时候,阮响的个子已经算是高挑,倘若在一些乡村,几乎就是个巨人。
阮响也不怎么遗憾,毕竟她活下来了,且走到了如今。
这么一点小遗憾,实在无足挂齿。
夏川只是一个小城,位于如今阮地和辽地的交界处,辽人宋人混居在一处,因着这些年阮地崛起,夏川的汉人也好过了许多——毕竟无论宋人还是阮地的人,归根结底都是汉人,还是一家子,有汉人政权崛起,辽地还是得投鼠忌器。
尤其在几处边关发起战事,被当地人勇猛反击后,辽地贵族也肯稍微让步了。
从两年前开始,夏川其实就是阮地在代管。
夏川的土地贫瘠,本身就不是产粮的地方,手工业也没有发展,换句话说,当地人能活到如今没饿死,全靠他们能扛——全靠处在粮路的关口上,能捞上一点。
外加本来就是宋地,宋人多,管理成本高,所以辽地这么多年也没有认真管理或者剥削过,本地人穷得荡气回肠,就是想卖身都没人买。
自从有了阮响的武器支持,边关各地开始反击后,辽地更为焦头烂额,对夏川这样的地方管理更加疏松。
权力一旦出现真空,必然会有人取代。
阮响的人就是这个时候进入的夏川。
不过这一次他们没有像以往那样进入乡村,而后辐射城镇,反倒是先进的城镇,毕竟土地太过贫瘠,乡村太散,村里的人口超过百人的都是极少数。
这些人都是阮响这些年培养出的吏目,他们很快得到了当地人的拥戴。
原因也很简单,夏川的人对阮响没什么感情,也没什么信任,但这些吏目带去的粮食和成药足够获得他们的信任了。
尤其是成药。
百姓看不起病,生了病就硬扛,扛不住死了算命不好。
但百姓不惜命吗?不想活吗?
况且这些药是不要钱的。
当夏川的官员反应过来的时候,整个夏川已经被渗透的不能更透了,连粮仓有多少粮食,阮响的吏目都比夏川的官员了解的更清楚。
这个时候,有关阮响的传闻自然也就毫无阻碍的传进了夏川百姓的耳朵里。
北边出了个女菩萨,她宽容大方,对百姓有慈母般的心肠,但凡是华夏百姓,都是她的子女,否则她为什么肯送来这么多粮食和成药?只有慈母会这么对待孩子。
至于阮响的年纪,则被他们完全忽略了。
在夏川的民间传说里,阮响应当是做祖母的年纪。
毕竟慈爱这个词,仿佛跟年轻女子没什么干系,上了年纪的老人才能慈爱。
比起宋人,辽地的百姓对女主统治的抵抗更小,毕竟辽国以前也是太后治国,对女子执政这种事已然习惯,要是皇室没有女眷干政,那才是奇事。
再说了,饭都吃不饱,也没几个读书人,对天地君亲师不甚了了,更生不出什么反抗的意识来。
阮响回了帐篷,她吃的简单,她就算不出门也没什么享受,比起废土时期,能吃上有肉有菜的饭已经算是十足的享受。
穿越之前,她即便是最大基地的统治者,也得一周才能吃上一回肉。
还多是腌肉或是腊肉,鲜肉估计半年才能吃上一回。
“荷花,过来吃。”阮响冲副官招手。
乔荷花有些局促地走过去,思索良久后才一屁股坐下,端起碗来狠刨了两口白米饭:“阮姐,我怕这是辽人的阴谋,要不咱们还是回吧,我出事没什么,就怕您出事,您出了事,多少地方都得乱。”
阮响夹了一筷子鸡肉,她笑道:“不要怕,就是我出了事,还有马二能支撑一段时间,别小看她,她可是我看重的人。”
乔荷花叹了口气,她的升迁之路格外平坦,也不知道是她运道好还是天生注定是个将才,从她入伍开始,不是在立功就是在立功的路上,等她回过神来的时候,自己已经成为大将了。
尤其在陈五妹因伤退居二线后,她立刻取代了陈五妹的位子,成了阮响最器重的将军之一,也是此次来夏川谈判的主力——自然了,她负责的是武力谈判,一旦辽人露出爪牙,她得立刻组织进攻。
乔荷花:“马主任的本事我不怀疑,可是阮姐,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夏川毕竟是个小地方,还不必您亲自来……”
“这不是地方大小的事”阮响放下碗筷,“辽地不好啃,如今能啃下来一块,不知牺牲了多少人,那些来夏川的吏目不会嫌这是小地方,牺牲了将士,也绝不会以为夏川小。”
“凡事都要个开头。”阮响,“拿了夏川,下一步就是拿兴庆。”
“更何况民心不可辜负,辽地百姓既然盼着我,我就不能让他们失望。”
“不能让他们觉得我这个做老大的,不肯为了他们涉险。”
“当年我不过一个垂髫小儿尚能剿匪,如今却缩头缩尾,贪生怕死?”阮响摇头,“我当然怕死,但怕的是无能而死。”
“至于辽人不肯派皇室中人来同我谈……”
阮响笑道:“这无损我的颜面,谁割地,谁才没有颜面。”
第311章 大会之前(三)
难得的艳阳天,夏川城内人声鼎沸,吏目们站在街头,拿着喇叭催促百姓回家,但百姓可不搭理他们,仍热火朝天的在街头驻足。
“咱真就不归辽人管了?”
“我听吏目说,今日就能定下来。”
“好啊!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