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废土满级后,穿越荒年当女帝_竹野【完结】(224)

  阻卜的妻子就是个普通农女,被当地大族充作自家女儿抵了债,阻卜自己也是农人出身,两人在路上渐生情愫,阻卜找了不少关系,花了不少钱,才将妻子赎买出来。

  毕竟他的妻子年纪轻,看着瘦,但精神头好,一张小嘴能叭叭说个没完。

  阻卜的汉话不差,两人能从早说到晚。

  成婚以后,妻子很快生了女儿,女儿长得像他祖母,于是两人的感情越发好了。

  阻卜缩手缩脚的敲响一户人家的大门,小声报出自己的姓名后,门内才有人将门打开了一条缝。

  “新古弥里在家吗?”阻卜问门房。

  门房压低嗓门:“在呢,你往里头走。”

  阻卜谢过门房,他穿过院子,走进堂屋,果然见到了坐在堂屋里的新古弥里。

  “是阻卜啊。”新古朝阻卜招招手,“过来坐。”

  阻卜应了一声,坐到了新古面前,他有些局促,不知话该怎么出口。

  毕竟作为一个契丹人,问契丹人什么时候走,似乎是有点大不敬的意思。

  “行啦,别磨磨蹭蹭的,知道你要问什么。”新古,“看在你耶耶对我有救命之恩的份上,我给你透个底,夏川必然要给女皇帝管,无论你是要逃还是留在这儿,就这两天准备好吧。”

  新古:“你媳妇是汉女,有她求情,应当不碍着什么。”

  阻卜心里一喜,嘴里却说:“哎!到底是汉人皇帝,不知咱们大辽皇帝何时能收复夏川。”

  新古也叹:“倒好在是酒娘子,心肠软。”

  阻卜:“新古弥里不走吗?预备着留下来?”

  新古:“走?能走到哪儿去?在夏川我是弥里,去了别处我就是个普通老头子,留在夏川就是不当这个弥里我也能养养马,女皇帝也缺养马的人,况且我看这些吏目也没苛待契丹人,在哪儿讨生活不是讨?”

  “同族也未必对咱们更好些。”

  阻卜:“倒也是这个道理,那我走了,家里娘俩还等着我借袋绿豆回去。”

  新古伸手留人:“我家就有,我叫人去给你拿。”

  “那就多谢了!”阻卜没料到来趟弥里家能解决两件事,他跟着弥里家的老仆去厨房拿了袋绿豆,又给老仆塞了一把自家炒的豆子。

  老仆同阻卜也是老相识,提醒道:“听说司徒要带契丹人走,你好歹有官职在身,到时候有人来叫你,你躲着别应声。”

  阻卜神色一变,忙说:“多谢多谢。”

  这消息还是他头一次听人说。

  待回了家,阻卜思前想后,还是觉得留在夏川城内不安全,司徒要带人走,自然要带年轻力壮的男人,他如今才二十三四,到时候就算不应声,司徒的人硬闯进来,被抓住了恐怕还要治罪。

  “咱去乡下躲一阵。”阻卜转头对躺着的妻子说,“咱家人少,就三个,家里还有些积蓄,躲上十天半月的,等司徒他们走了咱再回来,弥里也不走,到时候叫他家老仆也帮咱们看看屋子,给点钱就是了。”

  妻子:“乡里?粮食够不够?乡里可穷,咱们妮子可饿不得。”

  阻卜:“也就十天半月,忍忍就过去了,总比我被带走强吧?”

  妻子:“也是,那成,咱们今晚别睡了,我去收衣裳,你收拾收拾屋里的东西,家里的粮食也全包好,咱天一亮,城门一开就走。”

  “算了!你先别收拾,去把豆糕做了,我去收拾。”

  “多放点糖!”

  第313章 大会之前(五)

  自从阮响来到夏川,整个夏川几乎没有安宁过,有外地的汉人逃来,也有本地的汉人契丹人逃走,在最后时刻还在驻守城门的辽兵为此甚至发了一笔小财,边关嗅觉灵敏的商人们在城外建了简陋的仓房,就等着之后与钱阳青州等地通商。

  阮响难得换上了体面的衣裳,她平时根本不在意衣衫是否体面,也不愿意将时间花在打扮上,毕竟她连睡眠的时间都有限,别的自然无足轻重。

  “真的不围外裙?”乔荷花有些发愁,“毕竟来谈的是辽人。”

  阮响不太在乎,她抬手理了理衣领:“未必是辽人,本地著族还是汉人。”

  乔荷花:“汉奸?”

  阮响摆摆手:“不能这么说,将来难道我不会统治契丹人?”

  “倒也是……”乔荷花呼出一口气,“要我看,夏川的契丹人外逃的不算多,十有三四还是会留在夏川,这都是仰赖阮姐你的好名声。”

  阮响笑道:“可见名声是个好东西。”

  人们大多不想当个好人,却都希望自己的领导者是个好人。

  连土匪,哪怕自己喜怒无常,都希望头目能讲义气,重承诺。

  契丹人不怕吗?不怕夏川重回汉人手里之后自己被清算,被掠夺财物,甚至投入大牢挖矿吗?自然是怕的,他们愿意留下来,除了离开后不知靠什么过活以外,更重要的是阮响的名声。

  一个慈悲的女皇帝,自然好过一个手段强硬的男皇帝。

  乔荷花:“说到底还是小瞧您,以为您手握利器却不敢对人挥刀。”

  她说着自己都笑了——估计也只有夏川这种小地方会这么看待阮响。

  “天下人都以为女子心软,心善,甚至软弱可欺。”乔荷花饶有趣味地说,“不过有时想来,也不是坏事,他们越是这么以为,就越好操控。”

  阮响打断她的话:“好了,越说越不像话。”

  操控两个字都出来了,阮响微微摇头:“百姓一生劳碌,希望统治者是个好人,能叫他们休养生息,这也不是错处。”

  乔荷花收敛神情:“是。”

  阮响:“走吧,别叫客人久等。”

  这场谈判辽国没有派来皇室中人,而是派来了宰相——辽国设有南北宰相府,这也是这片土地第一次真正把宰相设为官职,且只派来了一个宰相。

  谈判的地点没有定在夏川城内,而是定在阮响的军营。

  也就是说,这位宰相要孤身深入敌营,以示诚意和对阮响的尊重。

  阮响对这位宰相也有几分敬意,平心而论,当国家势微,官员的尊严也会被剥夺殆尽,但越是如此,官员们越是会竭尽全力维护自己本就不多的尊严,能舍下骄傲踏入敌营的高官少之又少。

  无论他是自愿还是被迫,阮响都愿意给他几分体面。

  乔荷花走在阮响身侧:“他们已经在帐篷里了,他们汉话极好,不必再找译语人。”

  阮响略微点头。

  她至今为止还没见过辽地正儿八经的高官。

  宋地的也没见过。

  ——

  虽然是帐篷,但用于谈判的帐篷却比普通帐篷大得多,只是里头没什么装潢,算不上奢华,只是摆放了桌椅,桌上放置着茶壶茶杯。

  茶也不是什么好茶,是连普通贵族都不会喝的次等茶叶。

  耶律兴宁坐在堪称简陋的椅子上,神情平静的看着茶杯里漂浮的茶叶,随行官员站在他身后,慌乱的望向传来脚步声的帐外。

  但几人都没有说话,帐外有把守的士兵,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都在监视之下,此时此刻,不止要少说,最好要做到不说。

  耶律兴宁垂着头,他在临行前就听说过这位汉人女皇的事迹,在心里有过计算,这位女皇同他知道的则天大帝,或是辽国的几位太后皇后不同,她是愿意示弱的。

  无论是曾经的大唐还是如今的辽国,女性掌权者更愿意彰显自己的强硬手段,她们甚至要比男皇更为强硬,才能抵消女性身份带给他人的轻视。

  示弱等于喂大旁人的权欲,给自己增添数不清的麻烦。

  毕竟男皇帝示弱,那叫礼贤下士。

  女皇帝示弱,则是软弱可欺。

  但这位名叫阮响的汉女则从未在辽人面前表露过自己强硬的一面。

  甚至还有了酒娘子这样不尊重的诨名。

  她不仅售卖美酒琉璃杯,还源源不断运来粮食,即便在辽国内忧外患的时候,也肯自掏腰包养活边关的数万百姓。

  一个爱财如命的女人,一个爱财如命却又心软柔善的女人。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不过几年时间,就已经收买了边关百姓的心。

  这些边关百姓里甚至还有契丹人,他们宁愿在酒娘子手里当个小民,也不愿意继续当大辽勇士。

  为什么呢?

  耶律兴宁曾经百思不得其解——人们盼着统治者是好人,却只会臣服强者。

  什么是好皇帝?要有铁血手腕,也要有有冷酷心肠,知道活民,也知道治民,能救人,也要能杀人。

  只会救人的皇帝不是好皇帝,只是软弱罢了,被权臣蒙骗利用都是常事。

  现在他知道了,当他踏入军营那一刻起,就知道为何了。

  这个在辽国贵族嘴里柔弱的女人,她有着最为强大的军队,令行禁止,多简单的四个字,可这世上又有几人的军队能做到这一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