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在废土满级后,穿越荒年当女帝_竹野【完结】(39)

  县里头一个离婚的妇人,一家人,包括他姐姐在内,都觉得这事其实抬不起头来,他姐姐回了家,情况却不见变好,整个人越发消瘦了,即便是早上去上课,也是一个人走在人群的后边。

  看得他格外心痛,不明白为何明明不是他姐姐犯错,可代价,却要他姐姐来付。

  但变故很快发生了,他姐姐因为成绩好,被老师推荐去考了吏目。

  他姐姐也不敢拒绝,女人听从别人的安排是千百年间的规矩,既然是老师的安排,他姐姐也就考了,竟然还考上了!

  从此,他姐姐常常处理各户的纠纷,登记新生儿的户口,阮姐那边有什么新要求,她们这些吏目便要组织人手。

  还常常要去乡下“出差”。

  这才几个月?姐姐高了,壮了,在家吃饭的时候一个人能吃两碗!要是下乡回来,甚至能吃三碗。

  走路也不再含胸,整个人也不再瑟缩。

  在街上见到前婆婆,前公公,甚至还能去打个招呼。

  前夫虽然不怎么样,但公婆倒还好,有几分面子情。

  弟弟知道县城里有些人恨着阮姐,觉得阮姐没有体统,不讲礼仪和传统,但他觉得这些人都是贱人,自己把自己当牛马,看不得别人当人!

  他自己救不了姐姐,阮姐救了,他愿奉阮姐为主!

  弟弟搀扶着爹走进了家门。

  他娘去给叔伯们倒水,叔伯们却急着问:“老三,你快说说,阮姐找你说了什么?!”

  孙强终于回过了点神,但语气依然飘忽:“阮姐不止见了我一个……”

  “你且说阮姐说了什么吧!”

  “莫卖关子!”

  孙强:“阮姐晓得我以前做的行当。”

  众人:“……”

  孙强以前是个人牙子,但阮姐来了以后不让他们再买卖人口,若只是介绍雇工,实在没什么钱可挣,于是孙强最近也去修路,想着好好表现,之后也去工厂干活。

  堂弟小声问:“阮姐不是说不追究吗?难道又要追究了?!”

  可不止孙强干这个,他家以前也干啊!

  阮姐来了县城以后,杀了不少人,虽然心里也清楚那些人死了活该,但难免兔死狐悲,怕自己也落入后尘。

  孙强摇头:“阮姐说不追究,她让我……让我们去外头,买些活不下去的姑娘们回来。”

  “这、阮姐不是说不许人口买卖吗?”堂兄急问。

  孙强:“阮姐说,那些姑娘们在外头活不下去,我们把她们带回来,给她们一口饭吃,一身衣穿,叫她们读书认字,让她们有工可做。”

  众人互相看看,觉得这话真是没什么问题。

  以前卖女的是什么人家?穷得男丁都要死了,女儿卖出去,也算给女儿找个饭辙,哪怕卖去窑子呢?总是有口饭吃。

  有些亲爹是赌棍的,不过这样的总是少数。

  养大一只狗都有感情,更何况女儿。

  若不是走投无路了,哪里会卖呢?嫁出去收彩礼也是正经亲戚啊。

  堂兄:“我懂了,是叫你去做善事。”

  孙强点点头:“阮姐说不叫我们白干,带回来一个姑娘,就给我们二十块,女童十块。”

  “买姑娘的钱也不叫我们出,走公账。”

  孙强:“出去也都要有护卫陪同,避免我们抢掠妇人,中饱私囊。”

  “二十块!”堂兄,“这可不少了!”

  “附近的村县,卖儿卖女的可不少,只要姑娘吗?”

  孙强点头:“男童也要,也是十块,但不能是成丁。”

  堂兄和堂弟互看一眼,都点头:“是啊,成丁买回来,多了便要闹事,如今县里的护卫还是太少!”

  堂兄摸摸下巴:“这活,我也能干。”

  堂弟也说:“我家也是!我四个孩子呢!”

  孙强:“……阮姐说不能一家同去,怕同姓相护,不能起互相监督的用处,你们要去,倒是能去护卫那报名,但人数也有限,我们出去是要拿公文的,没有公文就是私下买卖人口。”

  “私下买卖人口,可是砍头大罪!”

  第52章 消化过程(六)

  厂房陆续在县城外建了起来,都距离县城有一段距离,但因为县外的这截路修得早,已经可以走人了,所以也就没有县城百姓觉得厂房远。

  其中阮响最在意的,就是玻璃厂——其实她也不清楚能不能烧成功。

  因为废土也没人烧玻璃。

  但试一试,似乎也不会费太多成本,玻璃厂相比较制衣厂和榨油厂,厂房大小实在有点可怜,也没有对外招聘工人,而是从从里技术员的徒弟中挑了八个。

  等他们能弄出平整的大块玻璃后再想着扩招生产吧。

  玻璃,也就是如今的琉璃,烧制的技术已经存在,但受限于技术,通常是用低温烧制,内部结构不稳定,遇热很容易炸裂,所以即便朝廷那边有工匠能烧制,也是作为奢侈品,只有装饰作用。

  但这玩意对阮响来说是必需品——没有玻璃,沼气煤气都无法利用,而不管水泥房、土房、木房,采光都很差。

  如今在县衙办公的吏目们,哪怕白天,都必须点灯。

  哪怕把窗户和门板拆了,看不见还是看不见。

  阮响在废土上没小说可看,如果她看过,应该更能理解为什么穿越前辈们穿越的第一件事就是烧玻璃。

  一块透明玻璃能带来的好处和效率是惊人的。

  还能减少很多浪费——点灯需要油啊。

  玻璃还能拿到做灯罩,村子里的沼气池至今还没有利用上,阮响很是扼腕,她见不得这样的浪费,有资源可用但用不上,世上还有比这更让人痛心的事吗?

  烧制玻璃的材料阮响找了很久,花费了不少人力和财力,这些东西固然可以找商人买,但作为一个小小的割据政权,阮响并不想在必需品上被人卡脖子。

  阮响只有造玻璃的材料清单,这还多亏她记性好,但究竟怎样才能烧出稳定的,可供使用的玻璃,就要靠这些技术人员去调配比例,慢慢尝试了。

  由于造玻璃的原料不少都是烧制陶瓷的原材料,导致周昌他们还以为阮响要去朝廷的嘴里抢饭吃。

  毕竟朝廷的收入里,有一大块是每年外番航船过来购买瓷器。

  这笔收入绝对不小。

  但阮响这边连海都没有,就算烧了瓷器,也无处可卖。

  “带人回来了?”阮响本来在办公,听见外头的喧哗声不由抬头问了声坐在不远处的马二。

  马二站起来:“我出去看看。”

  第一批出公差的“人牙子”们已经走了一个多月,陆续送回来了十几个姑娘,女童居多——毕竟成女在他们父母眼里也是劳动力,再养养就能嫁出去换彩礼,没必要卖。

  倒是五到十岁的女童,干不了什么活,又要吃饭,送出去当童养媳又太亏,父母卖的格外利索。

  女童大多是没法做活的,现在也在上课,也是上半天,下午去做些轻省的活,像是挑拣豆子,剥花生等等。

  但其实依旧是靠阮响白养着,她们干活速度慢,量少,只是给她们找个事情做,好叫她们到了新环境以后不至于像无头苍蝇一样。

  人只要在群体当中,有饭吃,有活干,自然就会安稳下来,去遵守原有的规矩。

  成女倒是一旦扫盲结束,立刻就要分配工作——也可以考吏目,或是自己去找工作,但现在县城里除了去工厂当工人,哪怕男丁能找的工作也很有限,待遇也没有当工人好,所以她们在念了几天书后,都认为等着分配工作是最靠谱的。

  壮年男女们都有活要干,一些大户人家没了仆人,只能花更多钱去聘请雇工。

  一些扫盲结束的农妇看到了机会,没进工厂,在大户人家干起了活。

  阮响也并不让人阻止。

  毕竟这些农妇年纪都不小了,如果是壮年,她们必然会选择工资更高,待遇更好的工厂,但五十多的农妇,她们也更愿意干点买菜做饭的活,打扫屋子这些事,她们在家也会做,不如出来换些钱。

  马二很快从外头回来:“这回带回来了不少!足有二十多个,一半都是成女。”

  “有四个男童,看着很不好,都是皮包骨。”

  “真是可怜。”马二叹了口气,“又不是之前大旱,怎么还这么多人过不下去?”

  阮响知道人数后就不再关心这件事,她看着公文,签字以后说:“盛世王朝的底层百姓都会卖儿卖女,更何况现在了。”

  封建王朝的兴衰和底层百姓有什么关系?兴亡都苦。

  难道地主士绅会因为王朝兴盛,就不再剥削压榨他们了?

  一个农民生产的劳动价值是有限的,而一个贵族的一件首饰,就是几十上百个农民一生的劳动果实,这些贵族们不事生产,他们需要压榨多少农民,才能得到奢侈的享受呢?

  马二:“对了,商人们要来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 基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