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着刘妈妈的面,青杏掏出了银票,又看着刘妈妈烧毁契书,这才让茶楼的小二把月娘请过来,叫月娘和杨竹书再签一份契书,等把月娘领走了,杨竹书能用这份契书去官府备案。
签新契书的时候,茶楼的东家还被请来做个见证。
证明从此月娘换了主人,与刘妈妈再没有瓜葛。
刘妈妈还在月娘签完新的契书后对她说:“你是个命好的,以前受了些苦,但如今都找补回来了,陈公子对你一片真心,将来的夫人又是个贤惠大度的,你的好日子还在后面。”
月娘给刘妈妈跪下,语气真诚:“多亏了妈妈照顾,女儿一生记妈妈的好,逢年过节都求菩萨保佑妈妈无病无灾。”
“这话说出来就肉麻了,也不必求菩萨。”刘妈妈一脸慈爱,亲手将月娘扶起来,将她耳边的头发捋到耳后,“你要记得自己的身份,听未来夫人的话,人的路都是自己走的,是好是歹全看你自己。”
杨竹书看着这一场母慈女孝的戏,胳膊上都冒出了鸡皮疙瘩。
刘妈妈把月娘敲骨吸髓,还要月娘对她感恩戴德。
世上怎么有这样荒唐的事?
第581章 盛世气象(十八)
没地方安置月娘,青杏只能再拿了一笔钱,请杨竹书在客栈给月娘租了个小院,她也细细叮嘱月娘:“平日里最好不要出门,到时候我来叫你走,你什么都不用问,跟我走就是了,行李不带也没什么。”
月娘不多问,她知道陈公子的打算。
她原本是想带着姐妹一起走,但陈公子再没能出来,之前的种种打算都落了空。
好在她的一点积蓄能带出来。
人算不如天算,倘若陈公子没被关在家中,两人细细打算一番,不是没有机会把姐妹一起带出来,但事到如今,她自己都前途未卜,实在没办法央求杨竹书把姐妹也赎出来。
对着陈公子她还能开口,但对着杨竹书,她张开嘴也求不出来。
她虽不是主动,却也抢了对方的男人,叫两人明明是未婚夫妻,却做不得夫妻。
杨竹书一连几日都没有闲下来的时候,她似乎“突然”发现了外面天地广大,出去了一回心就野了,平日最规矩不过的人,央求了姑母好几回想出去走走,买回府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几乎快比她的嫁妆都占地方了。
下人们倒是因此奉承起了她,表小姐出手大方,他们说是护卫她,但表小姐也无非是看看戏喝喝茶,另给他们置了席位,有贴身丫鬟在,他们也不必时时盯着,还能跟着表小姐一起吃茶看戏,这可是难得的享受,以前这样的待遇可只有管家和少爷的贴身小厮才有。
“到底是乡下来的,原还看她规矩,没料到只是初来乍到!”嬷嬷瞧着夫人的脸色,小声抱怨。
夫人也不生气,似乎忘了自己也是“乡下”来的,她跪在佛像前数米,嘴里说:“还没过门,容她一些日子,过门再多教教她规矩。”
嬷嬷叹气:“少爷还是起不了床。”
说起这个,夫人便气道:“砚儿是不成器!但好歹砚儿也是他的亲生儿子!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不好好护着,还下这样重的手!他算是个什么爹!”
“夫人……”嬷嬷连忙左右看看,发现门窗都关着,这才松了口气,“老爷也是教子心切。”
夫人冷哼一声:“我看他人老心不老!听说在外头又雇了个妾,我不管他,他还真不派人来告诉我,那个妾嫁作人妇后生了三个儿子,他以为他也能有一份呢!”
“归总夫人只有您这一个。”嬷嬷给她端来一杯茶,“老爷在外头舒心,您瞧不见他,心里也舒服一些。”
“他是觉得砚儿不成器,还想再生一个。”夫人笑得有些狰狞,“也不看看他能不能叫人生出来,恐怕生出来了,也是生个便宜儿子,不是他的种!我盼着他生,生十个百个!”
嬷嬷吓了一跳,连声说:“夫人、夫人慎言。”
夫人扔了米站起来,她抬头看向菩萨金身,深吸了一口气:“我宁愿我也生不出来!好叫他认命,既然叫我生出来,又为何只叫我生了一个?!”
她刚嫁给他的时候,也幻想过和丈夫郎情妾意,也幻想过夫妻相敬如宾。
但等她进门三年无所出的时候,公婆就换了嘴脸,公公敲打她,婆婆逼迫她,话里话外不过是说她妒心强烈,自己生不出来还不给丈夫纳妾。
可那时后院里已经全是女人了!都是婚前丈夫的通房和妾室!
她忍着羞耻,去买求子药,雇了良家女来做妾。
幸好她怀了,幸好她生了,否则她不知道等待她的是什么,可生了儿子,她还是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日子,儿子读书不成,丈夫宁肯置外宅跟妾室厮混也不肯待在家里。
她盼夫妻恩爱,盼儿子成才,盼到如今,她已经不知道自己还能盼什么了,盼孙子吗?
娘家的外甥女也不如她想的那样贤良淑德,能陪着她,贴着她。
这府里上上下下,竟没有一处让她满意的地方,没有一个叫她满意的人。
嬷嬷伺候着夫人换了一身衣服,陪着她出去坐一坐,她是夫人的陪房,原是老太太的丫鬟,后来夫人出嫁,老太太就把她给了夫人,她亲眼看着夫人一步步走到如今,看着夫人从一个伤春悲秋的姑娘变成如今的模样。
她知道夫人心里苦,可夫人的苦任何人都开解不了。
“你去院门守着。”嬷嬷招来一个小丫鬟,“别叫人过来。”
小丫鬟:“表小姐也不行吗?”
嬷嬷摇头:“也不行。”
恐怕天底下所有人都消失了,夫人才能稍微有点安慰。
表小姐被夫人冷落,陈府的下人们一夜间全知道了,杨竹书在几次求见姑母都没见到之后便吓得躲在屋里痛哭——姑母一日不肯见她,她一日都要活在恐惧中。
青杏忙得焦头烂额,还得安慰杨竹书,心里骂夫人竟然这样拿捏人。
不过是被冷落几天,杨竹书已然被拿捏了,恐怕只要夫人肯见她,她立刻就能忘记自己出逃的计划,要乖乖听夫人的话了,说不定还要指天发誓。
“少爷,不能再等了。”青杏看了眼陈公子被盖住的屁股,“能走动了么?”
陈公子眨眨眼:“能,但不能让他们知道,我现在都不信。”
连同他一块长大的小厮,他都不敢在对方面前站起来走动,只能等入夜,小厮在外间打瞌睡睡着了,他才敢起床走一走。
“那好。”青杏松了口气,“我去找黎大官人。”
陈公子:“他与我有一诺,必会帮我,我再给你一些钱,无论他要多少你都一口答应下来!倘若不够,我这里还有些砚台茶饼,你拿出去当了。”
他们的路引和一路的安全都要靠对方,买命钱,无论如何都不能小气。
青杏:“可……到时候你和表小姐怎么出府?”
陈公子:“我有法子,我这儿有小厮的衣裳。”
青杏叹气:“少爷,那你记得驼背,千万别像平时走动一般。”
陈公子倒是很有信心:“你就安心吧,保管没人看得出来!”
第582章 盛世气象(十九)
承担着被扭送官府的风险,青杏打着替表小姐出门买糕点的招牌,将陈公子这些年保存的极品砚台和茶饼带出府变卖——她甚至不敢典当,这些东西都是有出处的,但凡被识货的人看见,保不齐什么时候就传进老爷夫人的耳朵里。
她只敢用低于市面的价格,将这些东西都打包卖给了一位只在临安短暂停留的盐商。
这还是托了黎大官人的面子,否则那盐商看到卖家是个小丫鬟,无论如何都不会敢买。
黎大官人是陈公子的好友,说是好友,但在青杏看来,自己少爷在对方手中走不过五步,她自诩比少爷精明,但和对方相比,也是小孩比之大人。
黎大官人的身份很多,他往来几国,如今虽然定居在青州,但却在临安有几个干亲,他的两个女儿分别和两个五品官的庶子订了婚,奇异的是,虽然订了婚,但两个女儿一直陪伴在他左右,也是几国来往经商。
坊间传闻说,黎大官人曾在花楼里见过圣人,每年都会专从阮地运送稀奇物件给圣人把玩。
他虽然不是官身,可在临安地位不低,与其来往的不是高官显贵就是各地豪商。
青杏不明白,黎大官人这样的人物,为什么会帮自家少爷——自家少爷可不是什么万人迷,他要是有这个本事,也就不必被关在家中了。
黎家的大小姐在带青杏去找月娘的时候发现了青杏的疑惑,她笑着说:“你们以为我爹爹是什么人?无利不起早么?”
青杏低着头,她并不真心崇敬少爷和表小姐,但对着这位黎家大小姐,她却深感自己的无知,对方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哪怕离开黎大官人,黎家大小姐和三小姐,都有自己的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