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镇国公主_黎侯【完结】(111)

  朱瞻基摇摇头,对女儿总这样体恤下人无可奈何,转移话题道:“前朝有司农寺,主管农桑水利,太祖爷将这些衙门的职权分散到六部,擅自收回确实有些难度。”他将茶盏放到一旁,手指轻轻扣着椅子扶手,道:“而如今国家冗余衙门实在是太多,擅自增添衙门不是一件好事。”

  朱予焕没想到朱瞻基会和自己说这个,听完之后又不由腹诽。

  你都做了违背祖宗的决定,开始正式教内官读书了,还怕什么擅作主张?

  不过面上朱予焕还是赞同地点点头,道:“爹爹说得有理,若是衙门冗余,便是重蹈宋之覆辙。”

  朱瞻基这才接着说道:“爹爹思来想去,将这批有功的工匠单独拎出来做一个衙门,另取新名,不受原本的衙门和工部管辖,如何?到时候还是由你来管理他们,再让你五叔陪着你,也不必担心外面的风言风语。”

  朱予焕顿时明白了朱瞻基的意思,试探着开口问道:“那他们算是新衙门的官员还是工匠……?”

  朱瞻基没想到朱予焕问起的第一件事竟然是这个,先是一愣,随后道:“自然还是工匠,这衙门之内还要设置负责管理的官员。”他微微蹙眉,道:“你是说让这些工匠也成为官员?这匠籍自古有之,历朝历代都这样沿袭下来,怎么能轻易取消?”

  朱予焕实在是不得不佩服朱瞻基这短短几句话的含金量。

  让朱予焕干活但不给朱予焕一个名正言顺的官位,再派朱瞻墡负责整个衙门的运营,直接将朱予焕置于朱瞻墡的阴影之下,让这叔侄俩不免心生嫌隙。而对于那些工匠来说,也不过是从一个衙门到另一个衙门,薪俸也好、身份也好,都没有任何变化。

  他要不是皇帝,早就被套麻袋了……

  朱予焕只好委婉开口道:“先前这些工匠在院内做工的时候,都有额外的薪俸……”

  朱瞻基的眉头这才舒展开来,他笑道:“这个不是什么难事,到时候自然会给他们额外的工钱,比你给他们的再多几分。”

  朱予焕知道自己胳膊拧不过大腿,便解释道:“工匠世世代代虽然都为匠籍,不得脱离原籍,轮班住坐,但并非人人都精通工艺,其中滥竽充数之人也不在少数。我也听外城的百姓提起过,有的匠人为了脱离匠籍,甚至怠工、隐冒、逃亡。如此一来,不仅耽误工匠的进度,也大大浪费官府的人力搜寻这些工匠,既然如此,若是可以以月钱来雇佣这些工匠,不仅免去了人力物力,还能让这些工匠专注于自己的工艺提升,尤其是这些工匠都是老手,对于自己的工艺颇为了解,互相管理也更加规范……”

  朱瞻基听出她的弦外之音,道:“这些事情不是一时之功,全国工匠不在少数,为一部分人这样费心,实在没什么必要。”

  朱予焕对此无话可说,只能顺着朱瞻基的话道:“焕焕明白了。”

  朱瞻基见她不再过多言语,缓声提醒道:“焕焕,待人以宽未必能换来人心,有些人天生不懂得知足。”

  朱予焕认真地点点头,心底却哼笑一声,这话还是让朱瞻基留给自己吧。

  朱予焕如今虽然有几分话语权,但到底没有决定权,只能在朱瞻基的意愿下尽量为这些工匠们争取权益。

  既然已经争无可争,朱予焕也不想在这个话题上过多纠缠,转而道:“前些日子,奶奶说她头痛,宫外善堂正好有一位不错的女医,是陆老夫人的孙女,还曾为英国公家的郎君看过腿疾,颇有些成效。焕焕便想着请她进来为奶奶看诊。只是当时爹爹不在宫中,焕焕不敢擅作主张……”

  朱瞻基倒是对陆老夫人有些印象,道:“既然确实是个人才,便如同当初征用她祖母一般,召她入宫为太后看诊,再赏她一个女官官职便是,如此平日里也能让她为后宫中的妃嫔们请脉看诊。”

  朱予焕露出一个有些羞涩的笑容,道:“她倒是不求这个,只是若她真能为奶奶调理好身体,爹爹能不能也如善堂一般,赐她一幅亲笔题字?”

  朱瞻基没想到她竟然会提出这样一个要求,有些哭笑不得地开口道:“照你这么个赐法,只怕不久后满京城都是朕的亲笔题字了。”

  朱予焕尴尬地笑了几声,道:“奶奶那边我也说过了,奶奶答应给她一座医馆……”

  朱瞻基:“你这丫头……”

  有的时候真不知道他这个女儿是聪明还是愚笨,什么东西都敢轻易许人……

  不过这样也好,他现在只希望自己的这个女儿想法越单纯越好,免得未来兄弟姐妹之间勾心斗角、不得安宁。

  大明的继承人聪慧固然是好,可若是因此手足相残……他实在不想看到这样的场面,大抵先帝在的时屡次宽恕汉王和赵王,心中的想法也和他一样吧。

  第35章 入宫时

  两人一同坐在马车内,徐望之扯了扯身上宽松的衣裙,比起之前理直气壮找朱予焕要医馆的样子多了几分羞涩,她有些扭捏地开口问道:“这衣裳你是从哪里找到的?竟然刚刚好合适。”

  之前答应了朱予焕“男扮女装”,徐望之本想着随便穿一身衣裳即可,没想到朱予焕已经为她备好了,绿裳蓝裙,纹饰简单,但一看便知道这衣裳也不是普通人家能够穿得上的,可见朱予焕确实出身大富大贵之家。

  朱予焕笑眯眯地说道:“问了张郎君家的仆人,英国公夫人说打算为你裁几身新衣裳,我就将尺寸也一并要过来了。”

  徐望之一头雾水,疑惑问道:“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夫人掌管着府中大大小小的事务,对于你这个上门客人的衣食住行自然也十分清楚了。”朱予焕摆弄着手中的折扇,笑着开口道:“你倒是也不惊讶我是个女子。”

  徐望之脸上多了几分得意的神情,笑着说道:“那是自然,我可是大夫,你是男是女,我一眼就能看得出来,和石璟那些傻小子可不一样。”她有些好奇地问道:“是顺天的风气更加狂放吗?你家中竟然让你随意出门。”

  朱予焕摇摇头,笑着说道:“这倒也不是,只是我和别人不一样而已。”

  徐望之思考片刻,很快明白过来,道:“我知道了,你家既然非富即贵,你还能帮皇后娘娘打理善堂,莫非你是顺德公主的伴读?我听说公主会召大臣的女儿入宫,陪自己一同读书……”

  朱予焕看她如此确定,也不解释,只是有些好奇地问道:“只顾着说我,我倒是想问你,陆老夫人家中有陛下御赐之物,她又有医术傍身,看着应该是传了下来,你怎么从家中跑出来了?”

  听她问起这个,徐望之叹了一口气,道:“前几年祖母还在世的时候,我想着能够将祖母的行医经验编撰成书,可是伯父和叔父都不同意,说是没有女子出书先例,传出去要惹人非议。况且这医术是徐家的医术,不能轻易外传,若是让别人都学会了,徐家的医馆便开不下去了。”说到这里,她撇撇嘴,道:“我爹不在了,我娘也说不上什么话,反正家中有兄长,我便自己跑出来了。”

  朱予焕咦了一声,道:“如今江南已经可以随意辗转他地了吗?”

  “江南赋税极重,有农户会偷偷逃跑,我是跟着他们一起逃出来的。”说起这个,徐望之还有些感慨,道:“当时听说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受先帝之命变卖库存、织布裁衣筹钱,四处赈灾,各个州府纷纷效仿,这些百姓才躲过了杀身之罪,还得以重新安定下来,我便也借着这个机会在丹徒一带行医。多亏了太后娘娘和皇后娘娘……”

  朱予焕垂眼想了想,道:“丹徒与无锡也没差多远啊。”

  “没差多远?”徐望之瞪大了眼睛,道:“你要是只用一双脚走过去,你就知道厉害了。”

  朱予焕哑然失笑,这才想起以古代的交通水平来说,地图上相差不远的无锡和丹徒不知道要花几日才能往返,尤其是对于没有任何交通工具的百姓来说极为不易。

  朱予焕有些不好意思地开口道:“对不住,我还没有出过远门呢。也不过是这一两年才时常出来走动。”

  徐望之没想到她竟然会道歉,先是一愣,随后委婉道:“我也是第一次离家这么远,要不是跑到丹徒,我还不知道这世间竟然这么广阔,还有那么多我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病症……不知者无罪,你也不用这么说……”

  她原本以为这些高门大户的人都是眼高于顶,可与朱予焕的几次交谈,都分明地告诉她朱予焕的与众不同。

  朱予焕莞尔一笑,提醒道:“你在顺天还不知道要呆多久呢,可别忘了给家中去信,不然他们该担心你了。”

  “我走前就在家中留了信,之后不再联系是怕被他们发现,把我抓回无锡去。”徐望之抬手摸了摸脸颊,随后又笑道:“不过如今我在英国公府也算是稳定,还能在善堂看诊,将祖母的医术发扬光大,想必娘和兄长都不会责怪我,就给他们去了一封信,大概两三个月便能有回信了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