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镇国公主_黎侯【完结】(134)

  妃嫔们蔫蔫道:“妾身明白。”

  要不是担心自己会被殉葬,看见贵妃此情此景,谁敢生孩子啊?

  张太后端着茶碗,淡淡开口道:“这生育是苦了些,比不过那些朝天女①,一根绳子来得快。”

  想起这位太后连生了儿子的郭贵妃都照殉不误,众妃听完哪还有敢说话的,都如鹌鹑一般瑟缩。

  胡善祥在心底叹了一口气,也不再说什么,只是让宫人又上了一壶热茶。

  朱含嘉被朱予焕抱在怀里,不一会儿便睡着了,朱予焕见状便向张太后等说明,带着两个妹妹到了朱含嘉的院子内,让宫人为朱含嘉铺床,这才算是安置好了自己的三妹妹。

  朱予焕见王振低眉顺眼的样子,便说想留下来守着妹妹,朱友桐想起孙贵妃的惨叫,也不大想回正殿去,便跟着留了下来,她一早便起来,无所事事便开始有些犯困,索性跟着朱含嘉挤起了被窝,姐妹两个抱着睡成一团。

  王振见此便让宫人拿了几卷书来,又让人上了茶水,见朱予焕捧着书看得认真,这才冲着其他宫人挥挥手,示意他们退下,不要打扰朱予焕看书,自己则是慢慢退下。

  果不其然,朱予焕开口道:“王伴伴,将三公主平日里看的书拿来,我有事要问你。”

  宫人们只当顺德公主是心血来潮想了解妹妹的学业,因此并不在意,纷纷退了下去。

  朱予焕先是问了问朱含嘉开蒙如何,刚问了几句,王振便跪下叩首,低声道:“奴婢向公主请罪,先前贵妃一事,奴婢……奴婢也不知情啊。”他说这话的时候很是惶恐,可见对朱予焕还是有些惧怕的。

  好在有屏风隔着,外面又有风声,两人对话倒也不会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朱予焕放下手中的书,似笑非笑道:“先前那件事是孙家所为,贵妃都未必清楚,你一个宫人如何能知道?”她见王振像是暗自松了一口气,接着意味深长地说道:“更何况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你不是出自我身边的宫人,有些自己的心思我也明白。”

  王振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急忙道:“公主折煞奴婢了,奴婢永远记得公主推举的恩情,若非公主,奴婢还在帮曹婕妤跑腿呢。”

  朱予焕抿了一口热茶,道:“眼看着弟弟就要出生了,嘉嘉又在开蒙的好时候,你可是读过书的宫人,又得过爹爹的赏识,得好好表现啊。”

  王振一愣,又有些犹豫,小声问道:“公主如何知道贵妃娘娘会产下皇子……?”

  朱予焕闻言有些好笑,道:“我说是便是,瞧着吧,贤妃娘娘那胎也是皇子。”

  朱瞻基先生的生育水平实在是太差,总共就没几个孩子,挨个儿点卯也知道接下来这两个就是她的倒霉弟弟了,一点悬念都没有。

  王振见她如此笃定,心里不由纳罕,难不成这顺德公主还有掐算的本事?

  朱予焕的心思却在朱瞻基身上,一手托腮,喃喃道:“也不知道他们在商量什么……”

  第63章 朱祁镇

  宫殿内,朱瞻基在自己的内阁大臣之间扫视了一圈,这才开口道:“关于交趾,朕心意已决,你们也不必再劝了。”

  众臣闻言都不好说什么,唯有户部尚书夏原吉还想再争取一番,朱瞻基已经开口道:“自皇爷爷起,对交趾大加挞伐,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这三年间陆陆续续死了多少将士?又有多少迁移交趾的百姓永眠他乡?”

  他此言一出,几位阁臣皆不言语。

  为了保证交趾始终处于控制之下,这些年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和财力,加上还要考虑北征的事情,虽然夏原吉一再表示国库尚可支撑,只要选取精兵良将,定能平定交趾。

  国库虽能支撑,于民生来说却未必是一件好事。出门去问百姓,又有几个愿意打仗的?

  “务农寺还未成立之时,朕去顺德公主在皇城内的农田,亲自耕种,更觉百姓之不易。”朱瞻基面色严肃,道:“朕用的是公主所制的新式农具,半日下来尚且觉得疲累,更何况那些一年四季、不分寒暑的农人们呢?”

  官员们自然是也有庄田的,只是无需亲自耕种,自然有下面的人安排妥当。

  “如今国家正是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朕创立务农寺,准顺德公主与工匠改良农具,为的便是与民更始。”朱瞻基郑重地开口道:“朕不打仗不是畏战,是要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唯有国富民强,才是国家真正的兴盛之道,一旦国家真正步入兴盛,又何愁天下不平?”

  话已经说到了这个地步,朱瞻基心意已决,他们这些大臣又有什么好说的?是以众人只能称是。

  王瑾见议事完毕,这才上前小声道:“陛下,贵妃娘娘诞下了皇长子。”

  朱瞻基听到这个消息自然是龙心大悦,起身宣布道:“朕的皇长子出生了。”

  不仅仅是皇帝高兴,大臣们也轻松不少,纷纷向朱瞻基贺喜。

  一朝天子一朝臣,朱瞻基要是后继无人,他们这些大臣也很为难,现在皇长子出生,虽然并非皇后之子,但至少大明未来有了继承人,总比将来过继藩王的孩子要好吧?

  人逢喜事精神爽,更不用说是苦等儿子多年的朱瞻基,大步流星地回了后宫,只见殿内的一众妃嫔正围在张太后身边,逗着她怀里的孩子。

  见朱瞻基来了,妃嫔们纷纷请安,朱瞻基只是随意一摆手,便接过了张太后怀中的赤红襁褓。

  看着里面哭闹的奶娃娃,朱瞻基喜不自胜,又亲又哄,反倒惹得尚在襁褓的婴儿愈发嚎啕大哭。

  朱予焕见状解下腰间的玉佩,递到朱瞻基手边,道:“爹爹用这个哄弟弟吧。”

  她那玉佩上挂着的穗子是身边的宫女编的,朱予焕又让她们在上面挂了珍珠、铃铛,平时佩在身上叮当作响,很是有趣,只是朱予焕习武写字的时候戴着佩饰不方便,因此鲜少佩戴,今日特地带上也是给自家亲爹准备的。

  朱瞻基接过玉佩,在小娃娃面前一晃,那孩子登时不哭也不闹,眼巴巴地看着朱瞻基手里的玉佩,伸手去捉。

  朱瞻基大喜,忍不住亲了一口这红彤彤的小娃娃,道:“这孩子当真聪明。”

  朱予焕心想,刚出生的时候什么都看不清,只能凭着声音做判断,小孩子听见玉佩叮叮当当,当然会被吸引注意力了。

  她好歹也是从小孩子过来的,对于小不点的生活自然很是了解。

  朱友桐笑嘻嘻地说道:“当然聪明啦,弟弟的头可大了呢。”

  朱瞻基微微一愣,伸手掀开襁褓,发现这孩子的头确实要比寻常的孩子大①。

  朱予焕在一旁适时拍马屁道:“民间常说头大而圆乃有福之相呢,更何况弟弟出生的时候有霞光闪现,可见弟弟必然天资出众,卓尔不凡。”

  朱瞻基转念一想也是,相面之道最讲究奇异独特,头大一些又不是什么坏事,笑着应承下来,又问道:“怎么不见嘉嘉?她弟弟出生了,她也该看看。”

  朱予焕答道:“嘉嘉关心孙娘娘的身体,先去产房里探望孙娘娘了。”

  朱瞻基感慨道:“她最心疼她的母亲。”

  朱予焕心道废话,面上还是笑盈盈的。

  张太后见状笑道:“这哥儿和他姐姐是个有缘的,除了奶娘,就数和焕焕最亲近,可见这孩子心里是知道他的大姐姐是个好的。”

  朱予焕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奶奶说笑了,弟弟还小,能知道些什么呢。”

  妃嫔们身上有香膏香粉的味道,小孩子刚出生,不喜欢刺鼻气味,也就只有朱予焕身上没什么特别的香气,这便是所谓的“亲近”。

  张太后笑眯眯地说道:“就是因为年纪还小,正是需要人好好教导的时候,得多向他大姐姐学习,不能净学那些拿不上台面的小家子气。”

  朱瞻基明白这是母亲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当初的承诺,只好讪讪一笑,道:“娘说的是,儿子都记得的。”

  只是到底孙贵妃刚刚生产,也不好就这么将孩子直接带回仁寿宫,总要让母亲见见儿子吧。

  胡善祥见母子之间气氛微妙,便接口道:“皇长子出生,按照序齿,以后要叫大哥儿,不知道陛下与贵妃有没有取个乳名?”

  算来这还是两人吵架之后,胡善祥第一次主动和自己说话,朱瞻基虽有些讶异,但还是仿佛什么都未曾发生过一般,笑道:“也不知他是个哥儿还是个姐儿就没有取,翰林院过些时候便会呈交皇子的名字上来,到时候一定给他取个好名字。”

  胡善祥闻言也露出一个温婉的笑容,道:“陛下说的是,待到翰林院查阅玉牒再定也不迟。”

  反正是喜事一件,朱予焕也就不憋着笑了,看着比朱瞻基还要高兴,嘴角都要咧到后脑勺去了,要是被王振瞧见了,保准吓得两股战战。

  朱祁镇确实是个好名字,可惜沧海桑田、音韵更换,这个名字也被赋予了特别的意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