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那一抹笑容,一看就不对劲!难不成是在宫里谈恋爱了?
韩桂兰没想到朱予焕竟然如此敏锐,急忙道:“奴婢只是和同乡有些来往而已……到底是同乡……”
朱予焕见她如此,立刻知道自己猜对了,若是她本人不介意,朱予焕也不好说什么。
她摸了摸下巴,过了一会儿才道:“做好隐蔽,保护自己。”
韩桂兰本以为她会追问那人是谁、在何处当差,可没想到朱予焕竟然并未详细过问,原本到了嗓子眼儿的回答只好重新咽了回去。
朱予焕见她那副表情,笑道:“我听说宫中确实有这些事情,爹爹身边的王瑾都有姬妾,你们互相取暖,又有什么好说的?只是不要让别人拿了话柄就好。”
韩桂兰自然知道宫中不少人都盯着朱予焕这边,立刻小鸡啄米似的点点头,道:“殿下放心,我们两个平日里见面都十分小心,郑同如今在印绶监做杂役,他们这些低等太监互相轮班,鲜少能聚在一起,自然不会发现有人不在。况且那里不算什么肥差,平日里没什么人在意。”
朱予焕没想到她这样竹筒倒豆子一般地说清楚了,又听她说起郑同在印绶监做事,心里默默记下,随后有些好笑地开口道:“你们能说得清楚更好,咱们都平平安安的。”她见热水还未烧好,便倚着妆台一手托腮,上下眼皮来回打架。
待到秋英让人端着热水进来,却见韩桂兰竖起食指,只见朱予焕趴在妆台边上睡得正香,身上还披着一件斗篷,想必是韩桂兰罩上的。
两人对视一眼,默契地各自退下,韩桂兰将屋内的熏笼挪近了一些,秋英则是去前殿禀明缘由。
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都懂事,就今日这一日,让公主好好休息休息吧。
第91章 长春宗
在边境吃了小半个月的苦,朱予焕瘦出了一身腱子肉,原本放量就宽的衣裳,现在挂在身上更显得空荡,让太后和妃嫔们都心疼坏了。
不是给朱予焕送补品,就是让自己宫里的小厨房送点心零食。宫里没有小厨房的,便时不时送点绣品衣裳给朱予焕,好像朱予焕在外面受了多大委屈似的。
新年一过,二月初六,朱瞻基正式下旨册封皇长子朱祁镇为皇太子,几日后便是朱瞻基的生日,俗称万圣寿节,往后又是二皇子的生辰、张太后的五十大寿。
如此一来,连着好几个月的喜事,宫中上下都是一片欢庆。
朱予焕年年都格外注重生辰贺礼,只是先前已经送了纺车,朱予焕一时半会儿还真想不出送些什么好。
韩桂兰见朱予焕拿着笔,却始终没有写下一个字,只是盯着灯火出神,轻轻道:“殿下,郑司衣到了。”
朱予焕放下手中的笔,呵了一口气,低声问道:“没让人瞧见吧?”
“天色早就暗了,没人看的,况且司衣最近常常带着人给娘娘们夏衣的尺寸,这次也带着尺子针线,即便被人瞧见了也有理由,殿下放心。”
朱予焕起身走到正厅,对韩桂兰道:“快让她进来吧,外面冷。”
郑司衣进来,还未行礼,朱予焕已经开口道:“免了吧,就是来量量衣裳,不必特意行礼。”
韩桂兰和秋英对视一眼,对门口守着的宫人吩咐几句,让她们退下休息。
郑司衣见其他人都下去,这才走到朱予焕身边,帮她测量身量,低声道:“前些日子各宫娘娘都给陛下和老娘娘准备寿礼,贵妃娘娘给老娘娘备的是白玉金座观音,给陛下的寿礼,臣未曾看到……”
朱予焕听她报备了一番,道:“我知道了。只是你怎么亲自前来?往年尚服局可忙得很。”
郑司衣轻叹一声,道:“如今内官得用,便是我们也要退避三舍,前些日子,臣手下的女官和内官起了冲突,可竟然是尚宫和宫正司一同处置……可见宫正司管的是越来越宽了。这事一出,那些个内官更是扬眉吐气,刘真人入宫做斋醮,陛下赐服,这差事原本是尚服局的,也被那些内官揽了过去……”
朱予焕心中也明白这件事无解,只能宽慰道:“如今陛下重用宦官,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郑司衣也知道公主就是再聪明伶俐,也不可能劝说陛下信任重用女官,只是一边为朱予焕量尺寸道:“尚宫有言,让我们多多辅佐公主,臣如今帮不上什么忙,心中有愧……”
朱予焕只是摇摇头,道:“你们尽力而为即可,千万不要强行乱来,保护好自己才是最要紧的,将来总有你们的一席之地。”
“是。”
朱予焕思索片刻,开口问道:“刘真人是那个长春派的刘渊然真人吗?我记得他好像还曾被曾爷爷御赐宝剑呢,原先也没见爹爹这么赏识他。”
太祖爷朱元璋崇道,正一派认为“忠孝,大道之本也”,加上从太祖到太宗都有道士相面的奇遇,因此道教颇受宫廷推崇。这位刘渊然因身兼全真、清微、净明诸派之传,得以开宗长春派,只是刘渊然在永乐年间曾因得罪权贵被贬谪,是洪熙元年才被召回京城。
朱瞻基要向朱棣看齐,自然也希望在寿命这方面“赶宗超祖”。
哪个皇帝没有永生梦?谁嫌皇帝宝座坐的累?尤其是如今朱瞻基“继祖宗基业,开天下太平”,还不能享受享受吗?
郑司衣点点头,“正是那位刘真人,万圣寿节陛下准他入宫斋醮,为天下百姓祈福,想必也会进献丹药。陛下处理全国事务,劳苦疲惫也是在所难免,听说刘真人会炼一种提神的丹药呢。”
朱予焕摸了摸下巴,这下放心不少,嘴上道:“难怪爹爹自号长春真人。”
除了个别特例,一般人吃重金属丹药都逃不过中毒,倒是也能合上朱瞻基短寿的果。
朱予焕略一思索,道:“正好,我想托你们尚服局帮我办件事。”
郑司衣听说能帮上朱予焕的忙,立刻眼前一亮,道:“公主尽管吩咐。”
“我想做套衣裳。”
说罢,朱予焕回到桌前,重新拿起纸笔,开始在纸上画画写写。
第92章 万寿节
二月初九便是万圣寿节,初八日拜谒长陵、献陵,初九当日朱瞻基先前往奉先殿诣祖,再到张太后前行礼,最后前往奉天殿接受大臣使者的朝贺。
皇帝和朝臣有大宴,太后和后妃们有小宴,朱瞻基参加完前朝的宴席,还要再来后宫。
今日是大节,妃嫔们都打扮得如花似玉、身子更是娉婷袅娜,纷纷乖顺地上前行礼,无疑是想吸引朱瞻基的注意力。
妃嫔们这般费心,朱瞻基自然受用,开口道:“你们身上这料子倒是别致,虽然轻薄,但颜色却并不寡淡,看着和先前的不大一样。”
何惠妃笑道:“这还是先前顺德殿下带回来的布料,说是皇庄孝敬的,虽然是棉线织成,但飘逸得很,颜色也染得艳丽又不失雅致,叫人看着就喜欢。这布料各宫都有送,妾身等便想着裁了做衣裳,一同给陛下贺寿。”
万圣寿节,孙贵妃好不容易可以堂而皇之地和儿子团聚,一直将朱祁镇搂在怀里不肯撒手,满心满眼都是自己的孩子。可骤然听到朱予焕的名号,孙贵妃手一抖,原本逗儿子用的金刀跌落,好在刀未出鞘,否则见了血光可就不吉利了。
她急忙打量周围人一番,这才发现她们身上的衣裳都像是一起准备的,不由心中一紧。
惠妃说是妃嫔们商量的,她怎么不知道?
旁边的瑞兰急忙将金刀捡起来拿好,低声安抚道:“娘娘慢些,这是御赐之物,皇长子抓周拿到的,一定要小心才是。”
孙贵妃强笑了一下,见胡善祥也只穿着平日的吉服,并未有特别之处,这才松了一口气。
安心之后,孙贵妃这才看向瑞兰,问道:“殿下没有给咱们送?”
瑞兰有些难堪和羞愧,小声道:“送了,可是这妃嫔们一同裁衣的事情……奴婢确实不知。”
孙贵妃便知道这是妃嫔们将她排挤在外,再无奈也没有办法,只是对瑞兰道:“这样的小事不必放在心上。”
妃嫔们面上不敢给贵妃脸色,可私底下的弯弯绕绕也不少,尤其是见孙贵妃使尽手段也没能把皇后挤下去、却依然能够独霸皇帝,妃嫔们更是和她疏远。
要她们看,孙贵妃的儿子都做了皇太子,怎么还继续霸占陛下呢?她们这些低位妃嫔可都指着为陛下生儿育女来保命呢。
孙贵妃这时方才能够体会皇后的不易,她确实想着有机会再生个孩子陪在膝下,可陛下去哪宫也并非完全由她控制,她能请皇上来,可总不能请皇上走吧?
原本的宠爱这会儿反而成了靶子,这样的小事便是告诉了陛下又能如何?只会让这些妃嫔更加针对她这个贵妃罢了。
是以孙贵妃也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另一边,朱瞻基上上下下打量何惠妃一番,笑道:“这衣裳有几分南直隶那边的韵味。看来焕焕的纺机确实不错,如今都能织布制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