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镇国公主_黎侯【完结】(180)

  有刘永诚和朱予焕的师生关系就已经足够证明这一点,倒也不必额外费心。

  朱予焕见刘永诚颔首,接着说道:“想必师父也知道他究竟几斤几两,自然有提拔他的方式,这一点上,我一个外行就不过多置喙了。”她转移话题,道:“我这次来,明面上是为了完成爹爹吩咐的运送布匹和赏赐,其实是为了借此机会查看互市,爹爹派遣这么多人马随行,想必也有自己的打算,大抵是想借此机会来间接巡视边境,师父也要小心才是。”

  刘永诚原本就曾在朱瞻基的命令下干过针对汉王的监视工作,自然是知道朱瞻基虽然看似宽容随性,但对于帝王权力却十分谨慎小心,派遣朱予焕来这个公主前来,当然不是简单地押送货物。

  刘永诚犹豫问道:“既然如此,公主私下与我见面……”

  要是让朱瞻基知道了,恐怕也是一桩麻烦事。

  朱予焕坦然地笑道:“我一个女儿家,能有什么坏心思?况且师父一向恪守本分,也不会与我说什么出格的话。”

  刘永诚公然“反对”朱瞻基缩边,认为应当主动出击,朱瞻基却依然信任和重用他,那是因为刘永诚是个内官,即使拼上命挣得功名,那也只能给自己的侄子,也就不必担忧太多。

  同样的,朱予焕本人争气,又是流着自己的血脉的女儿,朱瞻基自然多几分信任。更何况朱予焕一旦出嫁便不能再随意干涉皇家事务,后代更是直接随了他人的姓氏,就更没有什么值得畏惧的。

  且如今太子逐渐开始读书识字,只要有父亲引导,假以时日,自然能成为一代雄主,朱予焕又一向“识趣”,朱瞻基自然也不会有太大的危机感。

  公主的利益本就和皇家绑定一体,哪有人自己造自己的反?朱予焕得力反而能成为太子未来的帮手。

  所谓“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便是如此。

  刘永诚立刻明白过来,道:“殿下说的是……”

  朱予焕不想再提,接着问道:“不说这些了,师父,什么时候才是互市啊?”

  说起相对轻松的话题,刘永诚脸上这才露出几分笑意,道:“确认互市前便已经算好了用于交换的布匹数量,既然如今布匹已经送到,过些时候就能运往边境互市了。”他见朱予焕面露期待,立刻明白了朱予焕的内心想法,立刻道:“边境实在太过危险,殿下金尊玉贵,万万不能……”

  “师父肯定能保护好我的,对吧?”朱予焕一脸期待,道:“出宫之前我就和爹爹说过这件事,爹爹也已经同意了……”

  刘永诚见朱予焕眼巴巴地看着自己,知道她比谁都要倔强,只好松口道:“既然陛下准许,臣自然不好再说什么,只是既然如此,殿下更要注意自己的安危,臣也会派得力之人保护殿下。”

  朱予焕立刻笑着答应下来。

  朱瞻基虽然答应了朱予焕北上的事情,但是并没有同意朱予焕亲自去,朱予焕也不过是两头骗罢了,看样子朱瞻基在给刘永诚的旨意中也并没有提起严禁朱予焕去官市。

  既然如此,她也就不客气了。

  朱予焕忽然想起什么,开口道:“对了,师父,我还有一件事想问。”

  刘永诚见她神情如此庄重,有些困惑,问道:“什么事?”

  朱予焕郑重地问道:“阿鲁台战败逃窜,师父可知道他们逃到了哪里?”

  刘永诚没想到朱予焕会关心起阿鲁台的事情,先是一愣,随后道:“想必是回老巢了吧,阿鲁台势微,南下被拦,也只能先退回老巢。”

  朱予焕沉吟片刻,道:“曾爷爷曾亲征阿鲁台,为的便是北境太平,但所谓势力,此消彼长,阿鲁台、兀良哈都败退下去,那岂不是要让别人做大?”

  刘永诚一愣,顺着朱予焕的话思考片刻,立刻想到了瓦剌的存在,道:“之后臣便向陛下上书,搜寻阿鲁台踪迹。”

  算来瓦剌已经安定许久,要是真的吞并阿鲁台,岂不是要侵占漠北东部?

  朱予焕摇摇头,想起当初朱瞻基对自己说的话,道:“痛打落水狗再痛快,也不如将恶犬收为己用。阿鲁台虽然可恨,但若是能做我们的棋子,用于平衡草原上的各部势力,未必不是一步好棋。只可惜到底曾爷爷是因为征讨阿鲁台才在京外去世,所以爹爹从心底里就不想和阿鲁台有什么来往……”

  刘永诚也明白这一点,如今整个大明以休养生息为主旨,对外挞伐的时代早已经彻底过去。

  第34章 民市里

  官市和民市的区别很大,官市基本上就是以物易物的场面版,定价权在大明这边,早就将货物的价格折算成宝钞,再换算成绢布、粮食等。交易的双方只要清点数量、互换商品即可。

  朱予焕特意换上先前曾经穿戴过的暗甲,扮作了士兵跟在官员身边,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兀良哈的人,她之前就见过兀良哈的俘虏,此时此刻倒也并不觉得有什么值得好奇的。

  比起这个,朱予焕更好奇的是双方交易的流程。

  没办法,这种官方的场面鲜少有私下交流的机会,朱予焕也只能根据穿着打扮来判断对方的身份等级。

  多亏先前朱瞻基抓回了不少兀良哈俘虏,朱予焕见过他们的穿着打扮,这才能迅速得出结论。

  兀良哈对于这次互市确实十分重视,派遣出的都是有一定身份的人,倒也称得上正规。可见刘永诚这一仗确实打得漂亮,至少在威慑力上足够恫吓兀良哈。

  只是真见到了这群蒙古人,朱予焕临时抱佛脚的语言明显就不够用了,加上对方语速又快,朱予焕只能大概听懂个你我他,顿感后悔。

  掌握一门语言的重要性就在这里啊!回去后她得找几个人恶补一下……

  待到官市结束之后,她这才好奇地询问当地的官员,中间发生了什么。

  和朱予焕相比,官员们明显懂得更多,朱予焕一问,他们立刻将整个流程讲得清清楚楚。

  大抵是考虑到大明也有懂得鞑靼语言的官员,因此兀良哈的使团成员说话都格外小心谨慎,应该也是考虑到可能会泄露情报。

  朱予焕知道必定会是这样的结果,并不气馁,只是乐呵呵地说道:“这下我明白该怎么参与其中了,等到民市的时候保准不会露馅。”

  跟随而来的徐恭吃了一惊,忍不住道:“殿下,您还要看民市?”

  朱予焕嘿嘿一笑,道:“我就是看看,又不会做什么?”

  徐恭对上她的笑容,只觉得有一种不祥的预感,赶紧劝阻道:“民市鱼龙混杂,要是一不小心出了什么事可怎么办?”

  朱予焕见他如此紧张,宽慰道:“放心吧,我相信你们的能力,绝对不会让我置于险境的,对吧?”

  徐恭陷入了沉默。

  这话他是该应下来还是不该应下来啊!赛指挥使让他乖乖跟着公主前可没教过这些啊!

  “放心吧,我不会做危险的事情,我就是想知道兀良哈的那些牧民都需要些什么。”

  徐恭啊了一声,想到朱予焕在京中和江南那一堆赚钱的生意,也就没话说了。

  边境生意一向管理严苛,不是寻常商人可以碰触的,但朱予焕身份特殊,是皇家公主,陛下连公主出关都同意了,和鞑子做生意恐怕也不算什么……

  朱予焕见他保持沉默,这才看向旁边目瞪口呆的官员,笑眯眯地说道:“还有什么要注意的,你都和我说说,到时候我扮起来更不容易出岔子。”

  待到民市开放那日,朱予焕带上怀恩和韩桂兰,换上寻常百姓的打扮,带着一箱布缎,借了一辆驴车前去,至于徐恭等人,则是也扮作百姓,假装也是去市集的,实则暗中保护朱予焕。

  也多亏从京师到边关,一路上风吹日晒,朱予焕三人都没有刚出宫的时候那样细皮嫩肉,用心装扮一下,再换上合适的衣裳,倒是和周围的百姓没什么区别。

  唯一有些麻烦的大概就是口音问题,好在韩桂兰还记得些北边的方言,加之宽河卫本就接近辽东一带,口音也更加相近。

  因此三人各自分好了身份,韩桂兰是大姐,特意过来带着弟妹一同买过冬用的皮毛等。

  朱予焕不是没有去过市集,但互市还是第一次。民市虽然也有管控,但显然要比官市热闹多了,乍一看和寻常的市集没有什么区别,但范围内都有各个官员和士兵监管,其中大都是大明和兀良哈的普通百姓。

  因着民市会持续几日,所以有不少从不同地方来的百姓,三人的口音放入其中,反倒不那么引人注意,让朱予焕更松了一口气。

  只是看着这些百姓们的穿着打扮,朱予焕才更能明白什么叫做“贫苦”。

  先前她在善堂也曾见过京畿地区的流民,那也没有像这些百姓一般,虽然不是衣不蔽体,但见他们衣衫发白,个个身材清瘦,便知道他们的也只是勉强度日罢了。

  民市内的商品要丰富许多,里面大多是牛羊和动物皮毛,如貂皮、狐皮、猞猁狲等等,虽然比不上宫中的品质,但也都是不错的皮毛,朱予焕让怀恩看着布缎,自己则带着韩桂兰来回看,不一会儿就挑中了好几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