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镇国公主_黎侯【完结】(205)

  他这一着急,连自己都一起骂了进去,全然忘记自己当初是怎么在朱予焕面前求一把登云梯的。

  想到这里,朱予焕故意开玩笑,问道:“如此说来,镇哥儿不怕我攀龙附凤吗?”

  朱祁镇理所当然地说道:“我们兄弟姐妹本就是龙凤,哪用得着攀龙附凤?”

  朱友桐撇撇嘴,拿着画笔在纸上点来点去,小声嘟囔道:“溜须拍马……”

  朱予焕倒是不在意,反而将手中的一摞书都递给身边的怀恩,道:“让人摘录书名汇总成两份,一份交到太子的王伴伴那里,让他没事多让太子看看这些,另一份给成伴伴。”

  怀恩应声道:“是。”

  朱祁镇一看到这么多书就发愁,抱怨道:“大姐姐,你怎么还有这么多书?上次送过去的书一点意思都没有,王先生还没有讲完呢。”

  朱予焕笑盈盈地说道:“这都是我以前看过的典籍,大都是侍读讲官们推荐。你现在不看,出阁读书之后也得看,还不如早些看完,到时候还能让讲官们大吃一惊呢。”

  朱祁镇瞟了一眼那高高的书,最后还是沉痛地点点头,道:“我知道了。”他生怕朱予焕又拿出一摞书,赶紧跑到朱祁钰身边,和他一起踢蹴鞠玩去了。

  反正大姐姐管不到仁寿宫,也从不在他来玩的时候考校功课,就算他没有看,大姐姐也不知道。再说他也不是不看,就是看得慢一些,也不算糊弄大姐姐。

  朱予焕看他的表情便知道朱祁镇十有八九没把自己的话放在心上,倒也不在意。

  自从嘉兴公主府的谈话之后,朱予焕别说是把朱祁镇当亲弟弟,简直是把朱祁镇当做亲儿子,没事就哄着朱祁镇多读书。反正她只要把张太后糊弄过去就行,朱祁镇看了挺好,不看更好。

  几个孩子正热闹,不一会儿吴妙素和何惠妃等几个妃嫔一起走了出来,何惠妃见状打趣道:“永清公主又在作画呀,莫非是又要送到太平茶坊去办什么画展?”

  朱友桐嘻嘻笑道:“这次我要把小钰画下来,这可是送给吴娘娘的礼物。以后要是有机会,每年都画一幅,这样等将来小钰长成俊俏的郎君,吴娘娘还能看看小钰小时候的样子。”

  吴妙素哎呀了一声,笑道:“那我可得好好想想之后该怎么回礼,才能衬得上桐桐这番心意。”

  朱祁钰闻言有些不好意思,也不管脚下的蹴鞠,躲到了自家娘亲的身后。

  朱予焕见吴妙素身旁的宫人拿着账簿,不由一笑,对吴妙素道:“有劳娘娘们每日来娘这里。”

  吴妙素笑着说道:“也是我们没什么事情做,娘娘把善堂的事情也分给我们,也算是打发时间。”

  何惠妃看着朱家兄弟两个,不免有些羡慕,道:“唉,每日里看着哥儿姐儿长大,我们却还一点动静都没有……”

  吴妙素知道她的忧愁和焦虑,道:“你们也不要总想这些,娘娘不是说了,近来北直隶一带有蝗灾的迹象,陛下忙于公务,来后宫的次数难免少些,不能照顾到每个人。”

  何惠妃听到这里就来气,只是想到太子就在这里,也不好说什么,只是长叹一声。

  吴妙素明白她的心思,宽慰道:“反正日子还长着呢,总会有喜信儿的。”

  一行妃嫔向坤宁宫外走,朱予焕在旁边听了一耳朵,一边为自家妹妹研墨,一边算起了日子。

  眼看着七夕将近,一年到头也是迟早的事情,这日子恐怕是不长了。

  第69章 阿鲁台

  朱予焕心中对朱瞻基的身体情况算是有底,目光很快便放到了京师附近的蝗灾。

  蝗虫要成灾,多是因为干旱导致的土壤僵硬,或者是河道偏移致使河床暴露,这两种情况给蝗虫创造了繁殖的条件。

  蝗虫啃食庄稼和成群移动的速度都极快,所过之地的庄稼基本上都一干二净,因此即便蝗群规模不大、持续时间不久,但造成的危害依然不小。

  好在自从阮安在京师一带兴修水利之后,河道偏移的问题已经鲜少发生,加上先前朱予焕让人编撰的农书中也曾经总结和写过一些防治蝗灾的方法,各地的劝农官也有讲解,因此这次蝗灾在京城附近仅仅是波及了六七个县城,在朱瞻基委派锦衣卫前去督促抓捕蝗虫后便基本上都被捕杀,之后要考虑的便是赈灾放粮的问题。

  臣子们自然是纷纷称赞陛下有先见之明,朱瞻基倒是也不吝啬,将务农寺和朱予焕夸赞了一番,连编撰农书的虞瑛和吴宁也另有奖赏,让本就觉得顺德公主出挑的朝臣们拿不准皇帝的意思。

  原本他们只当陛下是太过宠爱顺德公主,但如今看来,顺德公主的特殊之处不是简单的宠爱,毕竟自唐朝之后,还有哪位公主能够影响朝臣升迁受赏?

  但内阁那边没什么动静,大部分人自然都不好说什么,倒是有几个御史上书提过几句,用词也都十分温和,只说听闻皇后娘娘编撰女书心得、训导六宫,顺德公主也应该多多参与,总是在宫外开什么书展、画展,招揽文人墨客为太平茶坊题词作画,于公主的贤名还是不大好的……

  没办法,大家都怕一不小心惹怒了朱瞻基,自己一家都要遭罪。

  就算有太祖爷定下的规矩,可太祖爷是死的,陛下是活的,得罪谁也不能得罪陛下啊。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顺德公主正是受陛下重用的时候,且张太后和三位杨阁老都没有说什么,他们就更没那个胆子了。

  “娘请过目,这些都是我的心得。”

  胡善祥接过翻了翻,看着上面的字迹,不由好笑道:“这都是你一日写出来的吧?”

  朱予焕笑嘻嘻地说道:“虽然是一日写出来的,但这些可是好几个月的分量,娘先替我攒着,慢慢拿出来,免得大家总担心我没有妇德。”

  胡善祥挑出一篇看了看,不由微微一愣,哑然失笑,道:“你这里面写得哪里是什么女书心得?分明是偷梁换柱。”

  朱予焕也不否认,只是莞尔一笑,道:“自文王武王以来,圣人之言浩如烟海,但真正能读懂的人却不多,所以才会有各类注释文章和典籍,我也不过是模仿先贤来诠释典籍而已,读书本就应该通晓百家之言,博采众长嘛。”

  胡善祥只是命人取来一只匣子,将朱予焕的文章全都收进去,道:“这些我先帮你收着,如今正是风大的时候,总这样冒头不好。”

  朱予焕也不反驳,乖乖应声道:“好。”

  胡善祥刚刚命人将东西收好,就听得外面有人通传皇帝驾到,母女两个急忙到门口迎接,不一会儿皇帝銮驾便停在了坤宁宫门口,朱瞻基见只有母女二人在,先让两人起身,这才问道:“怎么不见桐桐?”

  朱予焕笑着说道:“她去仁智殿了,说是有不懂的地方想要请教商先生。”

  朱瞻基带着胡善祥母女两个往内走,道:“你先前为她办了什么画展,也难怪她现在一门心思扎在画画一道上。”

  朱予焕摆手一笑,道:“这有什么不好?这也算是一技之长呢,将来说不准还能卖画赚钱。”

  朱瞻基闻言不免有些无奈,道:“堂堂公主,哪有卖画为生的道理?”

  朱予焕对此不以为意,道:“不说公主,爹爹每年给各地藩王赐下多少食禄?若非这几年收成还算不错,蝗灾也未能伤及根本,哪能供得起各地藩王?我们为人儿女的,不好给爹爹添麻烦呀。”

  朱瞻基听她这么说,不由摇摇头,道:“别人也就算了,你们可是爹爹的亲生女儿,爹爹怎么舍得你们吃苦?”

  一家人各自落座,朱予焕笑道:“师傅曾经和我讲过,老鹰培育自己的子女,往往耐心细致,待到儿女们学会父母翱翔捕猎的本领,便会独自生活。于焕焕而言,爹爹便是雄鹰,焕焕作为爹爹的女儿,岂能甘居人后?”

  “你最是能言善辩,爹爹现在都要说不过你了。”朱瞻基半开玩笑是,随后道:“过些时候爹爹要去巡边田猎,你留在京中好好看顾你的两个弟弟。”

  朱予焕有些好奇地问道:“爹爹怎么忽然想去巡边?”

  胡善祥心中一紧,下意识地看向朱瞻基,却见他并不在意朱予焕的“打探”,这才暗自松了一口气。

  朱瞻基见她好奇的样子,笑道:“你师傅巡视边境、修筑边防也已经三四年了,这次巡边除却田猎,更是要检阅边防情况,到时候也该将你师傅换回京中,好好修养一段时间,分领武骧左、右卫。”

  朱予焕听他这么说,立刻明白过来,朱瞻基是要去检查工程,顺便阅兵,她起身行礼道:“那焕焕便先替师傅谢过爹爹体恤了。”

  朱瞻基摆摆手,问道:“怎么这回不见你要跟上爹爹了?”

  朱予焕笑嘻嘻地说道:“如今太子已经渐渐长大,若要巡边田猎,应该带镇哥儿才对,焕焕岂敢自作主张。”

  她当然不能说我记不清你具体是什么时候死的,万一你学曾爷爷死外面了,我跟在旁边容易沾上麻烦。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