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镇国公主_黎侯【完结】(302)

  按照胡善祥与朱祁镇的意思,皇后人选从两京直隶挑选,先是举荐军官女子参加初试,光是这一轮便入选了千余人,交由派遣下去的内官和女官进行筛选。南直隶由于路途遥远,再三筛选后才确定了最终人选,相较之下,天子脚下的选拔更加方便。

  这样层层筛选之下,最终进入皇宫的人选只有五十名。

  王振当然不好说这是皇帝和胡善祥商量后的结果,只是道:“皇爷的意思是只册封一人为皇后,不立其他妃嫔。”

  孙太后闻言更加不快,冷哼道:“又是因为那个周盈盈,我看那个丫头口蜜腹剑的模样,就知道她不安好心,两三下就将皇帝的魂也勾去了。”她看向旁边的瑞兰,道:“皇帝大婚前总该通晓人事,待到年后,在寿宁宫中挑选一人送到皇帝身边。”

  周盈盈比皇帝小两岁,尽管已经入宫一年有余,但仍旧不能侍寝,而胡善祥又没有推举自己身边人的意思,孙太后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瑞兰急忙应声道:“是。”

  送入宫内的五十名淑女每日都有观察记录留档,由女官们汇总送到两宫太后面前。

  孙太后在其中精挑细选,自然是奔着能够分走周盈盈的宠爱的方向去。

  王振对于这些人选也早已有所了解,听到孙太后询问起的几个人选都和周盈盈性格相似,活泼开朗,赶忙劝说道:“老娘娘三思,皇后是一国之母,更应该贤淑温仁,方才能统领六宫。”

  孙太后面露不快之色,反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我挑的人选有何不可?”

  若不是王振是从常德身边出来的,也算得上和孙太后关系密切,如今又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只怕孙太后早就发作了。

  王振立刻察觉到自己刚才的话无形之中踩到了孙太后的尾巴,赶忙道:“老娘娘不知,若皇爷身边都是周女官这般的人,只怕不能专心国事,到时候反而让他人渔翁得利……”

  王振的话没有说完,但两人都知道这“他人”二字是在代指谁。

  孙太后眯起眼睛,问道:“那你说选谁更合适?”

  皇后的人选,王振也提前过目询问,其中最为满意的便是出身南直隶的钱氏,钱氏温柔贤淑、品性端庄,倒是和宫中的慈惠皇太后颇为相似。

  王振欣赏她的原因无他,他实在是不想皇家再出现一个像太皇太后或者是顺德长公主这样的女人了。

  连着两任皇帝都不到半百便驾鹤西去,若是朱祁镇也步了后尘,王振当然是要提前把着皇后和长子的脉,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权势。

  当然,最重要的是朱祁镇选中了钱氏成为未来的皇后。

  王振立刻道:“钱氏,南直隶淮安府海州人,祖上曾跟着太宗爷一起靖难,其父钱贵也有些战功在身,任都指挥佥事一职。钱氏性情温和,若是得以入宫,必定待上温和,对下宽仁。宫中如周女官这般的女子多了,反而更能衬托钱氏这样的女子与众不同,老娘娘以为呢?若是老娘娘不喜欢,有个魏氏也很不错。”

  孙太后心中确实有几分不情愿,但柔善的皇后对她这个皇帝生母也应该更加顺从,肯定要比周盈盈那般表面看着恭敬,实际心中只知道曲意媚上的妃嫔要好。

  况且如王振所说,有周盈盈作比,钱氏的个性未必不能吸引皇帝,就如朱瞻基这般,宣庙妃嫔的个性还不是五花八门、什么样子的都有。

  “还是钱氏为好,虽然是军官出身,但到底家中官位更高,想必多些涵养,至于妃嫔……”孙太后不悦地说道:“总该多选几个妃嫔伺候皇帝,我宫中的王氏、刘氏、高氏都很不错,让她们到皇帝身边近前伺候。”

  赶不走周盈盈,多找几个人分宠总是好的。

  王振对此自然是应了下来。

  反正朱祁镇只说不想册立嫔妃,又没说不让人伺候,皇帝该有的妃嫔还是要有。

  孙太后话锋一转,开口问道:“顺德长公主如何了?”

  第88章 生一计

  孙太后一问起政事,王振立刻提起自己的十八个心眼子,讪笑道:“自然是大胜,否则皇爷怎么会接连下旨封赏长公主呢?”

  孙太后只是哼了一声,沉默半晌又问道:“等到顺德长公主回来,皇帝想必也已经大婚礼成……长公主辅政的事情,皇帝与你商量过吗?”

  王振未曾想到孙皇后竟然如此直白,愣了片刻才开口道:“这……倒是还未曾商量。”

  这话并非假话,朱祁镇忙着为麓川的开局顺利而欢欣雀跃,哪有空在意这种小事?

  更不用说皇帝对顺德长公主确实百般信任,丝毫不担忧长公主存在不愿下场的可能。

  只是以王振料想顺德长公主也不会想不开地赖在辅政的位置上不肯走。

  就算是再爱权,顺德长公主也要为自己的未来着想,继续辅政可是会得罪皇帝的,这么做可谓是得不偿失。

  孙太后有些恨铁不成钢地说道:“顺德长公主自幼狡黠过人,皇帝一点都不设防便罢了,你难道也不知道提醒皇帝一二吗?”

  她虽然不知道朱予焕的内心想法,更不清楚她会有什么计策,但孙太后知道一点,那便是顺德长公主总有应对的法子,且让人挑不出来丝毫错处。

  要是不好好提防,谁知道这个顺德长公主能够做出什么事情来?

  王振面上还是一如既往地谄媚,道:“老娘娘放心,皇爷英明神武,不会做什么糊涂事的。”

  孙太后的语气中仍旧透露着几分担忧的情绪,有些焦躁地说道:“他自恃聪明,更容易给长公主留破绽……”

  王振闻言不由在心里嘀咕起来,也不知道这孙老娘娘在惧怕什么,长公主还能造皇帝的反不成?

  上一个造反的公主是什么下场,大家都有目共睹,顺德长公主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会做这样糊涂的事情?

  即便想法万千,王振也不显现一二,只是道:“老娘娘就放心吧,皇爷运筹帷幄自有章法,老娘娘只要在宫中享福便好,不必忧心太多。”

  话里话外都是朱祁镇的意思——皇太后绝不能随意插手政务。

  孙太后只听到“享福”二字,嗤笑一声,只觉得心中多了几分凄凉和酸涩,并未听出来王振的言外之意,只是喃喃自语道:“享福……呵……享福……”

  先帝已经不在,她又有一个这样的儿子,将权力看得比她这个母亲还重,她能有什么福可享?她又没有慈惠皇太后和顺德长公主那样有着太后遗旨支持,只能顺着皇帝的脾气来……

  如今之计未有一个,那便是培养一个愿意配合自己的儿媳,早日生下长孙,到时候如太皇太后一般将未来的长孙养在膝下,这样才能有熬出头的那一日,到那时候,即便是顺德长公主也不能再高她一头。

  待到从孙太后的寿宁宫出来,王振抹了抹脑门上的汗,嘟囔道:“这孙老娘娘这些年也是越发神神叨叨的……”

  他心中很清楚,孙太后和他一般,对顺德长公主心存恐惧,但他和孙太后不同。后宫有不得干政的前提在,孙太后又没有张太皇太后的威望,不管是皇帝还是官员,都没有依附孙太后的理由。

  而王振就不一样了,至少他能够肯定,只要自己好好为皇帝办事,自然能够得到提拔,不必和顺德长公主争一时长短。

  身旁的小内官见状道:“还不是被长公主逼的,别看如今长公主的名声越来越好,民间到处都是效仿长公主抛头露面的女子,可皇爷要是大婚了,长公主还能张扬得起来吗?”

  这话说到了王振的心里,他满意地哼笑一声,道:“那是,到时候顺德长公主也就只有安分守己的份了……”他看向身边的内官,问道:“马顺那边有消息了吗?”

  “有是有了,不过……”

  王振见他面露难色,便开口问道:“怎么?那个徐恭还敢和我作对不成?”

  锦衣卫原本是皇帝心腹,只是在永乐后,几任锦衣卫指挥使都“无甚建树”,在朱祁镇对官员将领都持怀疑态度的时候,急需一个能够“做出成绩”的指挥使。

  揣摩到皇帝的心理后,王振立刻毫不犹豫地选择让投靠自己的人接任锦衣卫指挥使的职务。

  只要有锦衣卫在,还用怕那群官员吗?

  “这倒不是……”小内官赶忙道:“那个徐恭还算得上听话,自知不是咱们的对手,这些时候已经将手中的事务分下去了,不敢再像以前一般独断专行……就是马指挥使找到了一把好刀,请老爹过目。”

  王振接过小内官递来的文书,随手一翻,先是微微一愣,随后大喜道:“这简直是天赐良机啊!”

  文书中所写不是别的,正是杨士奇之子杨稷曾奸淫庶民李初之妻的事情,人证李初此时就在诏狱之中。

  杨士奇虽然未曾得罪王振,可这个冥顽不化的老头却是皇帝极为不喜的存在,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王振的“敌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