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镇国公主_黎侯【完结】(41)

  张皇后见她若有所思的样子,便知道自己的话没有白说,她笑着揉了揉朱予焕的头,道:“你娘现在也跟着我学这些,不能总是围着你爹的后院转了,自然就要松手一些事务,宽泛出来的部分,你自己把握就是,奶奶就是因为这点,才要提前教会你这些。”

  朱予焕点点头,心里却有些犯嘀咕。

  话是这么说,张皇后又何必特意说这么一番呢?不过她倒是能明白为什么张皇后为何会有人称呼她为“女中尧舜”——在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里站着把事情办了,掌握至高权柄,最后挥一挥衣袖留下一片贤名,实在不是常人所能为。

  转眼间便又过了一年,纵使朱予焕有千万个不舍,永乐的最后一年就这样度过,新一年是为洪熙元年。

  朱予焕跟着张皇后简单学了一段时间,对这些事务虽然算不上了然于胸,但也不至于胡子眉毛一把抓。

  张皇后看着朱予焕递交来的册子,满意地点点头,道:“别的不说,你这账目倒是算得一清二楚。”

  朱予焕笑嘻嘻地说道:“曾爷爷着人编撰《永乐大典》,虽然未将正本带来顺天,但是也收录了不少藏书,正好有《丁巨算法》一书,焕焕就简单学了学,倒是很简单。”

  张皇后点点她的额头,笑道:“正好,既然管物没问题,那就该管人了。”

  朱予焕眨巴眨巴眼睛。“管人?”

  张皇后对一旁的女官吩咐道:“将本宫之前为郡主挑选好的宫人带来。”

  “是。”

  女官很快就带了八人来,四男四女,分别站在下首,低眉顺眼,其中一个内官手中还捧着个托盘,上面盖着红绸,不知道放着的是什么。

  张皇后笑眯眯地说道:“你身边空缺太多,之后就把这些人带回你宫里调教,别忘了奶奶是怎么教你的。”她见朱予焕点头,这才对下面的其中一人开口道:“将郡主要的东西呈上来。”

  那捧着托盘的小宦者应了一声是,这才走上前来。

  朱予焕原本还在想托盘里是什么东西,可只是余光一扫,她立刻认出对方是谁,狠狠地掐了一下自己的手心,朱予焕才没让自己露出太过惊讶的神情。

  张皇后笑眯眯地说道:“除了他,你们几个都下去吧。”

  宫人们闻言依次退下,只留下了张皇后、朱予焕与那个小内官在殿内,殿内一片寂静。

  朱予焕好不容易才缓过神,转头看向张皇后,道:“奶奶……”

  张皇后却不搭理朱予焕的话茬,只是道:“知道本宫为什么不杀你吗?”

  小内官跪倒在地,道:“奴婢不知。”

  帝位交接之时正是宫里最乱的时候,这时即便是死几个人也在“情理之中”。

  只是朱予焕有些纳闷,张皇后既然可以直接秘密解决这个小内官不留后患,又为什么要留下他呢?

  “是郡主心中仍旧惦记你,不忍心夺走你的性命,甘愿冒着牵连自己的风险求本宫饶你一命。”张皇后淡淡开口道:“若非郡主求情,又有刘偏将的面子,本宫早在新皇登基的时候便将你秘密处死了。”

  小内官闻言立刻跪倒在地,道:“奴婢叩谢皇后娘娘不杀之恩,叩谢郡主宽宏仁厚的求情之恩。”

  朱予焕微微一愣,这才算是明白张皇后绕这么大个圈子的意思。

  原来这就是张皇后的“恩威并施”,怎么说这小内官也是刘永诚的人,要是真的贸然杀了,即使这小内官真的无足轻重,也会让刘永诚留下心结,认为太子一家不够信任他。毕竟刘永诚虽然是内官,但他身负行军打仗之才,还能在那样的时候想尽办法给宫内的朱予焕传信,这无疑是对太子一家的支持,比起英国公张辅等人立场更加坚定。

  朱高炽在太子之位多年,经手了不少官员的拔擢选举,文官自然是都对朱高炽这个皇帝忠心耿耿,可新皇登基,还有汉王朱高煦在旁边虎视眈眈,皇帝更需要拉拢武将一方的势力,尤其是像刘永诚这样事前就抛出橄榄枝的“帝派”。

  所以这个内官交给谁都不合适,只能交给朱予焕,毕竟只有她是刘永诚的学生。

  朱予焕不由抬眼看向自家奶奶,却看到张皇后的目光也落在她的身上,还冲着她眨了眨眼。

  朱予焕只觉得后脊一凉,她这才清清嗓子,道:“起来吧,以后你就跟在我的身边。”

  那小内官还浑然不知,起身道:“谢郡主收留恩典。”

  第50章 心生疑

  坤宁宫正殿是张皇后居住,朱予焕则是住在后殿,朱予焕把新分拨来的人手带回去,分别安排了差事,这才将那个小内官留下。

  朱予焕认真地打量他许久,这才开口道:“你叫什么名字?”

  小内官恭敬地跪下,道:“请郡主赐名。”

  朱予焕微微一愣,她看着眼前这个小内官许久,道:“你先站起来。这跪礼也不是常用的,你总在我面前跪下,我看着觉得不舒服不说,要是让别人看到,说不定还要去皇爷爷那里告状呢。”她对上对方有些不知所措的目光,道:“况且你跪着我看不清你的脸啊,这样的话只能我跪在你的对面了。”

  小内官微微一愣,显然是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随后急忙站了起来,道:“奴婢明白。”

  朱予焕看着他起来的动作一踉跄,又见他的青袍空荡荡的,想必这几个月与世隔绝的日子并不轻松,她一手托腮,思考许久,道:“你之前的名字……是不是不能用了?”

  毕竟这件事若是被人揭发可是大祸一件,自然不能让他“继续活着”,直接将原本的名字处理掉即可,除了张皇后、胡善围和朱予焕,又有谁还会记得这么一个花房内官呢?

  小内官没想到朱予焕会问这个,或者说没想到她会这么快就意识到,他先是愣了愣,这才道:“皇后娘娘吩咐过了,是郡主救下了奴婢的命,以后郡主要奴婢做什么、奴婢就做什么。”

  听他这么说,朱予焕忍不住抬手揉了揉额角。

  说实话,她还真没做什么,生杀予夺到底都是张皇后做主,现在看他这样感激自己,朱予焕还真有点心虚。

  许久之后,朱予焕才开口道:“那……你想叫什么名字?”

  两人面面相觑许久,朱予焕为了避免尴尬,接着说道:“这取名本是寄予了长辈的祝愿,我算不得你的长辈,为你取名于礼不和,倒不如你自己取一个寓意更好的名字,从今以后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怎么样?”

  对方思考许久,再次叩首道:“奴婢愿更名怀恩,以后将郡主的救命之恩铭记于心,追随郡主左右。”

  朱予焕今天受了他这么多大礼,见他这样,便站起来伸手扶他,道:“好了,起来吧,以后和别人一样正常见礼即可,千万不能让人看出端倪,明白了吗?”

  张皇后将人交到朱予焕的手中,除了给刘永诚一个信号,未尝没有安抚朱予焕的意思,到底她还是个小孩子,看到长辈这么做,必然孺慕至极,对张皇后言听计从。

  “奴婢明白。”

  朱予焕打量他许久,这才开口问道:“怀恩,你为什么帮刘师傅传信?”

  提到刘永诚,怀恩眼眶微红,道:“奴婢本是因为家中连累才充入宫中为奴,这样的内官无人庇佑,总做宫中最苦最累的活,有一次奴婢等几个内官办差不力,险些受到责罚,恰巧大珰看见后为奴婢说话,奴婢才得以苟活。况且……”

  他这话说的模糊,朱予焕却已经了然,心中不免有些怜悯。

  本来就是受累才入宫为奴,每日提心吊胆不说,办错差事别人都把错误推到他的头上,毕竟像他这样的身份,在宫中这样到处攀关系的地方是很难得到庇护的,最适合做替罪羊。若不是遇上了刘永诚这样的好人,说话也有分量,恐怕怀恩早就没命了。

  朱予焕摸了摸下巴,好奇地问道:“况且什么?”

  “况且刘偏将是为了国家社稷才命奴婢早早支会郡主,转告太子与太子妃,这样大明才能江山永固、天下升平。”怀恩恭敬道:“奴婢虽然人微言轻,但是也知道家国大义与个人性命究竟孰轻孰重,理应鞍前马后。”

  朱予焕微微挑眉,来了兴趣,问道:“听你说话头头是道的……你读过书?”

  明太祖朱元璋下令不允许内侍宦官读书识字,虽然朱棣继位后风气稍有转变,也出过像郑和、刘永诚这样能文能武的内官,但大部分内官都不识字,在宫中大多负责粗活,只有少部分地位较高、受皇帝信赖的太监能够识文断字。

  相较之下,女官们反倒是才学深厚,但由于朱棣对太监的信赖,她们手中的权力也渐渐缩小,被移交到了太监们的手中,而胡善围离宫之后,似乎再也没有女官能够如胡善围一般“出挑”。

  “以前在家中开蒙过,虽然不比郡主学富五车,但也略微识得几个字,知道些圣贤之言。”怀恩不卑不亢道:“入宫后虽然不再读书,但遇到一位好心的女官,曾经教导过怀恩一段时间。”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女强文